最近,我在抖音上看到一个视频——一位39岁的前房地产公司高管,在失业之后连续创业5年,最终把过去十年挣的钱全部赔光,甚至“连地下室都没有了”。
这不仅是一个人的失败故事,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无数中年职场人的现实困境。
一、从上市公司的部门经理到负债累累的小老板
这位朋友曾经是某上市房地产公司的中层管理者,职位可能是部门经理,年薪不低,积蓄也丰厚。2019年,随着房地产行业寒冬来临,大公司开始裁员,高薪员工首当其冲。
他说:“领导找我谈话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拿了补偿金,第二天就离开了。”
听起来很洒脱,但他没意识到: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真正独立面对社会。
他原本以为自己经验丰富、人脉广、眼界高,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能力东山再起。可现实却是:
- 简历投出去上千份,没人要。
- 只有保险公司、培训机构愿意请他做销售。
- 他不愿接受这种“低端工作”,于是决定创业。
二、两次创业,一次比一次惨烈
第一次创业:开火锅店
他听亲戚说有个烧烤店转让,便拉上两个大学同学一起接手。但他们没有继续原来的烧烤生意,而是转行加盟了一个重庆火锅品牌。
问题来了:他们三个人对餐饮行业几乎一无所知,却敢租下900平米的店面,投入140万启动资金。
每天运营成本超过3000元,再加上疫情冲击,一年后门店被迫关闭。140万,全军覆没。
第二次创业:养鱼
不甘心的他,又在南京买下40亩鱼塘,养殖黑鱼(低音)。这一次,他依然自信满满。
结果呢?
2022年夏天持续高温,鱼池水质恶化,大量鱼死亡。加上市场行情突变,黑鱼价格暴跌,从每斤25元跌到13元。他再次血本无归。
他说:“我现在想想,真的很后悔。”
三、他的失败,只是冰山一角
看完这个故事,我为他着急,也为无数中年人揪心。
他不是不努力,也不是运气差,而是犯了几乎所有中年人在失业初期都会犯的错误:
错误一:盲目自信,低估创业难度
很多从中高层岗位出来的人,总觉得自己管理过团队、做过营销、懂财务,干点小生意绰绰有余。
但现实是:大公司的经验,在小生意面前几乎毫无用处。
高端企业的资源、平台、影响力都不是创业者能复制的。真正的创业,是从零打地基、从头盖楼。
错误二:起点太高,抗风险能力太弱
他第一次开店就敢租900平、投140万。而真正有经验的创业者,会先从小规模试水,比如70平米的小餐厅,几十万起步。
他不是不想谨慎,而是放不下身段。
他曾是上市公司的高级经理,现在去端盘子、买菜、切肉,心理落差太大。他承受不起。
错误三:情绪化决策,忽视行业常识
第二次养鱼,他其实是被同学的情绪所裹挟。明知农业是高风险、低回报的行业,还是冲动进入,结果被天灾人祸击垮。
真正的创业者,必须冷静、理性、敬畏市场。
四、写给所有中年失业者的忠告
如果你也是刚失业的中年人,尤其是从大公司出来的高管,请你一定要记住以下几点:
1. 不要急于创业,尤其不要重资产入场
你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调整、学习、观察。不要急着证明自己。否则,只会越陷越深。
2. 创业不能靠面子,要靠实操
别想着找个品牌加盟就能成功,真正赚钱的是那些每天坐在店里看客流、研究菜单、处理投诉、跑市场的实干者。
3. 向“高出你一两级”的人请教,而不是读马云传记
富人成功的路径往往不可复制。你要学的是那些比你稍好一点、有实战经验的人。他们能给你接地气的建议。
4. 如果实在没法创业,那就“放下尊严”,重新做人
可以送外卖、修手机、开网约车、做自媒体……这些不是羞耻,而是普通人活下去的方式。
5. 最重要的是:守住财产,控制情绪,稳住心态
你现在最宝贵的不是能力,不是人脉,而是你手中还剩下的那点钱。保护它,比什么都重要。
别让一时冲动,毁掉一生积累。
五、中年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
你可能曾呼风唤雨、风光无限;你可能曾被人尊敬、被称为陈总、李总;但现在,你只是一个普通人。
你会被人忽略、轻视、冷落。你会感到自卑、愤怒、迷茫。
但这不是世界错了,是你还没学会接受新的身份。
中年人的智慧,不在于如何逆袭,而在于如何体面地活着。
六、最后想说
如果你此刻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请记住一句话:
“中年失业不是终点,但它要求你重新做人。”
你可以不发财,但你不能失去理智;
你可以不成功,但你不能失去尊严;
你可以不辉煌,但你不能失去希望。
未来的人生路还很长,愿你能在风雨中站稳脚跟,走出属于自己的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