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改善五要素:
1.改善从哪来(改善规划);
2.要到哪里去(改善目标);
3.应做哪些事(改善内容);
4.用什么办法(改善形式);
5.实现自管理(全命周期管理)。
1.改善从哪来(改善规划):改善的出处和最终目的必须要服务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不能是散点式、偏心化的。一方面企业要自上而下地主动分配基于顶层目标分解后的任务,驱动各类改善活动开展,另一方面自下而上地通过奖励与活动形式引导基层改善聚焦企业顶层目标。
2.要到哪里去(改善目标):系统性开展改善,必须成立改善管理组织,从制度、流程、绩效上给与各类改善活动开展的标准依据,包括评价改善成果的依据上,要与财务部门共同制定参照指标。
3.应做哪些事(改善内容):通过组合拳的方式拉动全系统、全业务、全流程参与。A.对于关重事项改善要从方针展开中驱动,服务于企业核心指标,以PDCA的方式持续迭代;B.对于主辅业务流程,建立正常管理模式后,更加关注重点、瓶颈的管理要素,通过建立异常管理的方式,实现对主辅业务的管差、消差管理;C.最后一项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企业忽略的组织活力管理,借助各类特色活动,更容易让员工具备成就感、激发组织创新活力,也让企业可以更简单的识别关键人才,以点带面拉动整体改善氛围。
4.用什么办法(改善形式)。精益各类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企业高效、科学的开展各类改善活动,同时实现知识的积累和延续。让老员工成为企业的工匠、师傅,充满成就感;让新员工更快地学习进步,投身于热爱的岗位中。
5.实现自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强调改善从需求到推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在过程中保持评价的公正透明,不断地激发团队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