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欧美的推理小说不是很多,这可能是半年多来的第一次。
以前看过的欧美小说也屈指可数:
《福尔摩斯探案集》全集看过三遍,初中和高中时读过一遍,大学时读过一遍,考研期间又看了一遍。还有美国作家特德·利卡迪给福尔摩斯写的续集《东方探案》,描写了福尔摩斯和宿敌莫里亚蒂教授在莱辛巴赫瀑布决斗后消失的三年内的经历,即1891到1894年间的探案故事。以及柯南道尔的小儿子艾德里安·柯南·道尔写的《福尔摩斯续集》。这些续集感觉写的都不错,尤其是柯南道尔的儿子写的续集,在各方面模仿原作都很像。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看过《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看了一半读不下去了。
爱伦坡的作品只看过一个《红死魔的面具》,卡斯顿·勒鲁的作品看过《黄色房间的秘密》。
然后其他欧美的非推理小说看过《鲁宾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堂吉诃德》《麦田里的守望着》。
欧美人的行文风格和亚洲人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即使经过翻译读起来还是怪怪的,因为欧美人的思维和语法很多地方和我们是颠倒的。推理小说还好,故事性强一点,像《堂吉诃德》这样的文学名著,读起来真是要有点耐心的。名著的特点就是里面有大段的风景、情感、心理和回忆描写,经常读了十几页之后情节没有一点发展,一直在描写各种不搭边际的东西。日本的小说翻译过来读起来就很顺畅,基本上不存在思维方式的障碍。
艾勒里奎因(Ellery Queen)不是一个人名,是美国两个推理小说作家的合用笔名,在其作品中,艾勒里奎因也是首席侦探的大名。
《希腊棺材之谜》这部作品节奏还是很紧凑的,没有一句不搭边的废话,非常纯的本格推理。
其实这类的读多了也会烦,因为太机械了,没有一点情感夹杂在里面;但长时间不读也会想试试这种快节奏。
这部作品真的是一波四折,一共推理出四个凶手,最后一个才是真凶,前面三个都是根据当时的已知条件推出的凶手,但后来随着隐情的逐渐暴露,又不断推翻现有结论。案件中的真凶也够厉害的,先是为自己找了个替罪羊,败露后紧接着拉出第二号替罪羊,又败露后找到三号替罪羊。
结局也很逆转,真凶是负责办案的副检察长。
其实我一直不太喜欢这种警察或侦探最后被查出是凶手的情节。
推理十诫中第七条就说了:“
侦探自己绝对不可以犯罪。”
但不少推理小说乐此不疲的让侦探去犯罪,为的就是制造读者猜不出的结局。
——2013年3月28日 masik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