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理论分析

6 篇文章 1 订阅
6 篇文章 2 订阅

转载请附本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maxlovezyy/article/details/104038481

先上结论:当消费方队列足够长时,如果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那么在某一时刻消费方必定会对外表现出雪崩的状况, 即所有请求都失败。

假设有两个系统P(producer)和C(consumer),P是生产方,C是消费方,P-throughput(producer throughput)为P的生产能力,C-throughput为C的消费能力,C-workers(consumer work units)为C的最大并行工作单元,P-req-lifetime为P侧单个请求的生命周期,P-req-deadline为P侧设定的单个请求的死亡线。下面根据C侧有无待处理任务队列对任务处理情况做分析:

  • C无队列:根据生产消费能力不同分两种情况
    • P-throughput <= C-throughput
      这种情况下P的所有请求都会成功,因为所有P的请求都有C-workers能为其服务。当C-workers性能出现负向抖动时,等价于C-throughput降低了,情况参考下一个case。
    • P-throughput > C-throughput
      这种情况下P产生的超过C-workers数量的请求会被直接拒绝掉。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问题,在外部看来C也不可能出现雪崩,因为C所接受的请求都是会执行成功的,系统运行良好。至于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是另一个问题。
  • C有队列:依然根据生产消费能力不同分两种情况
    • P-throughput <= C-throughput
      这种情况和C无队列的相同情况case一样。
    • P-throughput > C-throughput
      这种情况下C的队列会从0开始逐渐增长,如果C的队列容量无限大,那么C的队列长度会无限增长。由于C-workers是给定的,所以过程中一定会在等待队列达到某个长度(C-throughput * P-req-lifetime)时,开始有请求的P-req-deadline大于当前时间。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P侧就会判定请求超时,要么重试,要么放弃,而无论哪一种情况,这种已经到达P-req-deadline的请求都是无意义的请求了。假设C没有其他机制,那么P的对外表现就是完全死掉了,没有任何一个请求会成功。另外,可以看出,随着队列的增长,一旦队列长度超过C-workers,队列中的请求的处理总时长也会增加(入队到出队时间逐渐增加)。

所以可以看出,只要保证队列长度小于C-throughput * P-req-lifetime,就能保证C不会出现雪崩。实际实现的时候还需要考虑比如并发个数等维度来保证 QoS。

看完本文,是不是觉得限流、熔断、计算机网络的拥塞控制、网络中间设备的尾部丢弃策略都是一脉相承?

  • 2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