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语言中的线性表和非线性表

一、线性表

线性表是数据结构中的一种基本类型,它由一组线性排列的元素组成。线性表的特点是可以进行顺序访问,但不支持随机访问。
线性表

二、非线性表

非线性表是数据结构中另一种类型,如树和图,它们由多个节点组成,节点之间可以有多个连接。

非线性表

三、随机访问

3.1 为什么随机访问速度快?

数组支持随机访问,这意味着可以直接通过下标访问数组中的元素,而不需要按顺序遍历。这种访问方式的时间复杂度为 O(1)。

例子:
int a[10] = {0}; // 假设数组a的长度为10
int index = 5;   // 假设我们要访问第6个元素,下标为5
int element = a[index]; // 直接通过下标访问元素

数组是如何实现根据下标随机访问数组元素的?

  • 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储的,计算机通过一个基地址 base_address 和元素的下标来计算元素的内存地址。
  • 寻址公式:address = base_address + index * data_type_size
  • 其中 data_type_size 表示数组中每个元素的大小。
代码示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10]; // 创建一个长度为10的int类型数组
    int base_address = (int)&a[0]; // 获取数组首元素的地址
    int data_type_size = sizeof(a[0]); // 获取int类型数据的大小,通常是4个字节
    int index = 5; // 假设我们要访问第6个元素
    int address = base_address + index * data_type_size; // 计算元素的内存地址
    printf("Element at index %d is at address: %p\n", index, (void*)address);
    return 0;
}
3.2 删除、插入一个数据速度慢

插入或删除数组中的元素时,需要移动元素以保持数组的连续性,这使得操作变得低效。

插入操作:
  • 如果数组长度为 n,将一个数据插入到第 k 个位置,需要将第 kn 的元素都向后移动一位。
  • 插入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删除操作:
  • 类似地,删除第 k 个位置的元素,需要将第 k+1n 的元素向前移动一位。
  • 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同样为 O(n)。

结论

数组在随机访问方面具有优势,但在插入和删除操作上效率较低。链表由于其结构特点,在插入和删除操作上更为高效,但不支持高效的随机访问。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名栩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