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第五版 复习 (一)

复习目标:进制转换;定点数取值范围;加减运算;奇偶校验码;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1943-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机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的组成: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指令组成:  操作码和地址码;

电子计算机发展的五个阶段:

  1.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2.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3.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4.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5. 第五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冯诺依曼结构的特点:

  1.  计算机的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构成;
  2. 程序预先存放在存储器中,计算机工作时能高速的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和数据加以执行;
  3. 数据采用二进制码表示;
  4. 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构成;
  5. 指令按执行顺序存放在存储器中,通过程序指针PC来指明要执行的指令地址;
  6. 以运算器为中心,I/O设备与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

 

 第三章  运算方法和运算部件

由于现实生活中的数字不只0,1两个;              所以引入不同进制;

数字除了正数还需要有负数的表示;                所以引入反码、原码、补码;

为了提高负数的精度和范围;                          所以引入浮点数;

避免运算在存储过程的错误;                        所以引入检验码;

 

定点数是由符号位数值构成;

浮点数阶码尾数构成;  N=M*R^E    E为阶码,M为尾数

 

定点数的取值范围:

 定点小数: 小数点固定在最高位之后称为定点小数。

 -(1-2^(-n+1))≤X≤1-2^(-n+1)       比如n为3时   范围为: -3/4<=X<=3/4

定点整数:  小数点位固定在最后一位之后称为定点整数。

-(2^(n-1)-1)≤X≤2^(n-1)-1        比如 n为2时  范围为:-1<=X<=1

 

原码、反码、补码:

浮点数的加减运算流程:

数据校验码:一种常用的带有发现某些错误或自动改错能力的数据编码方法;

海明校验码、循环冗余校验码 (了解)

奇偶校验码

只能发现奇数个传递错误; 

数据:0101010    用奇校验时的值为0;所以写成:00101010    所以才数1的个数,奇数个就是奇校验

数据:1100000    用偶校验时的值为0;所以写成:01100000     所以1的个数为偶数,为偶校验

 

 

 

 

 

 

 

 

  

  • 20
    点赞
  • 14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4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