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总结

排序类别		平均时间复杂度	最坏时间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  稳定性
插入排序		O(n^2)	         /		     1	       √
希尔排序		O(nlogn)	 O(n^s) 1<s<2	     1	       ×
冒泡排序		O(n^2)	         /	             1	       √
选择排序		O(n^2)	         /	             1	       ×
快速排序		O(nlogn)	 O(n^2)	           O(logn)     ×
堆排序		O(nlogn)	 /	             1	       ×
归并排序		O(nlogn)	 /	             O(n)      √

排序算法总结(1)——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属于交换排序) 时间复杂度为: O(n^2)
(1)第一种冒泡排序法:

void BubbleSort(int s[],int n)       
{
	int i,j,temp;
	for(i=0 ; i<n-1 ; i++)
	{
		for(j=0 ; j<n-i-1 ; j++)  /*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
			if(s[j] > s[j+1])
			{
				temp=s[j];
				s[j]=s[j+1];
				s[j+1]=temp;
			}
		}
	}
}

(2)第二种冒泡排序法:

void BubbleSort(int s[],int n)       
{
	int i,j,temp;
	for(i=0 ; i<n-1 ; i++)
	{
		for(j=i+1 ; j<n ; j++)  /*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
			if(s[i] > s[j])
			{
				temp=s[i];
				s[i]=s[j];
				s[j]=temp;
			}
		}
	}
}

以上两种都是一般的以交换为主要操作的冒泡排序,执行次数为:
(n-1)+(n-2)+(n-3)+……+3+2+1 = (n-1)*n/2 = (n^2 - n)/2
即时间复杂度为: O(n^2)

已排好序的冒泡排序
//对n个元素的序列进行冒泡排序时,最少的比较次数是:(n-1)。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i , j ;
 
 	int a[10] = {9,8,7,6,5,4,3,2,1,0};
 	int len = sizeof(a)/sizeof(a[0]);
 	int iCount = 0 ;  //每一趟的交换次数
 	int sCount = 0 ;  //总共的交换次数
 	int nCount = 0 ;  //总共的比较次数
 	int temp ;
 	for (i = 0 ; i < len-1 ; i++)
 	{
		iCount = 0 ;
 		for (j = 0 ; j < len - i -1 ; j++)
 		{
 			if (a[j+1] > a[j])
 			{
 				temp = a[j+1];
 				a[j+1] = a[j];
 				a[j] = temp ;
 				iCount++ ;
 			}
 			nCount++ ;
 		}
 
 		if (iCount == 0)
 		{
 			break ;
 		}
 		sCount = sCount + iCount ;
 	}
 
 	for (i = 0 ; i < len ; i++)
 	{
 		printf("%d ",a[i]);
 	}
 	printf("\n");
 	printf("总共的比较次数:%d\n",nCount);
 	printf("总共的交换次数:%d\n",sCount);
  }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i , j ;

	int a[10] = {4,8,5,6,7,4,2,2,1,0};
	int len = sizeof(a)/sizeof(a[0]);
	int iCount = 0 ;  //每一趟的交换次数
	int sCount = 0 ;  //总共的交换次数
	int nCount = 0 ;  //总共的比较次数
	int temp ;
	for (i = 0 ; i < len-1 ; i++)
	{
		iCount = 0 ;
		for (j = i+1 ; j < len ; j++)
		{
			if (a[j] < a[i])
			{
				temp = a[j];
				a[j] = a[i];
				a[i] = temp ;
				iCount++ ;
			}
			nCount++ ;
		}

		if (iCount == 0)
		{
			break ;
		}
		sCount = sCount + iCount ;
	}

	for (i = 0 ; i < len ; i++)
	{
		printf("%d ",a[i]);
	}
	printf("\n");
	printf("总共的比较次数:%d\n",nCount);
	printf("总共的交换次数:%d\n",sCount);
  }

排序算法总结(2)——选择排序

每趟先从s[i]+1~s[n-1]找出最大元素或者最小元素,与s[i]进行比较、交换;
总的比较次数为: n(n-1)/2,即时间复杂度为: O(n^2)。

void SelectSort(int s[],int n)          
{
	int i,j,kmin,temp;
	for(i=0;i<n-1;++i)
	{
		kmin=i;
		for(j=i+1;j<n;++j)
		{
			if(s[j]<s[kmin])
			{
				kmin=j;
			}
		}
		if(kmin!=i)
		{
			temp=s[i];
			s[i]=s[kmin];
			s[kmin]=temp;
		}
		
	}
}

以上为简单的选择排序,后面还会有树形选择排序,堆排序——另一种选择排序。

排序算法总结(3)——插入排序

(一)直接插入排序

①第一种直接插入排序 时间复杂度: O(n^2)

void InsertionSort(int input[],int len) /* 按照升序排列 */
{
     int i,j,temp;
     for (i = 1; i < len; i++) 
     {
          temp = input[i];  /* 操作当前元素,先保存在其它变量中 */
          for (j = i - 1;j>-1&&input[j] > temp ; j--) //从当前元素的上一个元素开始查找合适的位置
          {
               input[j + 1] = input[j]; /* 一边找一边移动元素 */
               input[j] = temp;
          }
     }
}

②第二种直接插入排序 时间复杂度: O(n^2)

void InsertSort(int s[],int n)          
{
	int key=0,i,j;
	if(s[1]<s[0])
	{
		key=s[1];
		s[1]=s[0];
		s[0]=key;
	}
	for(i=2;i<n;i++)
	{
		if(s[i]<s[i-1])
		{
			key=s[i]; 
			for(j=i-1;j>-1&&key<s[j];--j)
			{
				s[j+1]=s[j];
			}
			s[j+1]=key;     /* 比上一种好一些,执行的操作少 */
		}
	}
}

(二)带哨兵的直接插入排序 时间复杂度: O(n^2)

/* 带哨兵的直接插入排序,数组的第一个元素不用于存储有效数据
 * 将input[0]作为哨兵,可以避免判定input[j]时,数组是否越界
 * 因为在j--的过程中,当j减小到0时,变成了input[0]与input[0]
 * 自身进行比较,很明显这个时候说明位置i之前的数字都比input[i]小
 * 位置i上的数字不需要移动,直接进入下一轮的插入比较。
 */
void InsertionSortWithPiquet(int input[],int len) 
{
     int i,j;
     /* 保证数组input第一元素的存储数据无效,从第二个数据开始与它前面的元素比较 */
     for (i = 2; i < len; i++) 
     {
          input[0] = input[i];
          for (j = i - 1; input[j] > input[0] ; j--) 
          {
               input[j + 1] = input[j];
               input[j] = input[0];   /*  input[j]一直都是排序的元素中最大的那一个 */
          }
     }
}

(三)折半插入(二分插入)排序 时间复杂度: O(n^2)

void HalfInsertSort(int a[], int len)   
{
     int i, j,temp;
     int low, high, mid;
     for (i=1; i<len; i++)
     {
          temp = a[i];/* 保存当前元素 */
          low = 0;
          high = i-1;
          while (low <= high) /* 在a[low...high]中折半查找有序插入的位置 */
          {
               mid = (low + high) / 2; /* 找到中间元素 */
               /* 如果中间元素比当前元素大,当前元素要插入到中间元素的左侧 */
               if (a[mid] > temp)  
               {
                high = mid-1;
               }
               else /* 如果中间元素比当前元素小,当前元素要插入到中间元素的右侧 */
               {
                low = mid+1;
               }
          }       /* 找到当前元素的位置,在low和high之间 */
          for (j=i-1; j>high; j--)/* 元素后移 */
          {
           a[j+1] = a[j];
          }   /* j == high */
          a[high+1] = temp; /* 插入到high后 */
     }
}

(四)希尔排序(ShellSort) 时间复杂度: O(nlogn)
希尔排序(Shell Sort)是插入排序的一种。是针对直接插入排序算法的改进。该方法又称缩小增量排序,因DL.Shell于1959年提出而得名。
该方法实质上是一种分组插入方法。

void sort(int v[],int n)
{
     int gap,i,j,temp;
          /*设置排序的步长,步长gap每次减半(也可以步长gap每次减2: gap -= 2),直到减到1 */
     for(gap=n/2;gap>0;gap /= 2)   
     {
          for(i=gap;i<n;i++)  /* 定位到每一个元素 */
          {
               /* 比较相距gap远的两个元素的大小,根据排序方向决定如何调换 */
               for(j=i-gap;(j >= 0) && (v[j] > v[j+gap]);j -= gap )             
               {
                temp=v[j];
                v[j]=v[j+gap];
                v[j+gap]=temp;
               }
          }
     }
}

后面还有 2-路插入排序、表插入排序。。

排序算法总结(4)——快速排序
平均时间复杂度: O(nlogn) 最坏时间复杂度: O(n^2)
①第一种快速排序(QuickSort) (属于交换排序)
快速排序时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由C.A.R.Hoare在1962年提出。它的长基本思想是:
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要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

int part(int s[],int low,int high)  
{
	int i = low, j = high , key = s[i] , temp ;
	while (i < j)
	{
		while(i<j&&s[j]>=key)
		{
			--j;
		}
		if (i < j)
		{
			temp = s[i] ;
			s[i] = s[j] ; 
			s[j] = temp ;	
		}
		while (i<j&&s[i]<=key)
		{
			++i;
		}
		if (i < j)
		{
			temp = s[i] ;
			s[i] = s[j] ; 
			s[j] = temp ;	
		}
	}
	return (i);
}
void QuickSort(int s[],int low,int high)
{
	if(low<high)
	{
		int pi=part(s,low,high);
		QuickSort(s,low,pi-1);
		QuickSort(s,pi+1,high);
	}	
}

②第二种快速排序
/*

  • 首先选一个中间值,第一个元素data[low],然后从该元素的
  • 最右侧开始找到比它小的元素,把该元素复制到它中间值原来
  • 的位置(data[low]=data[high]),然后从该元素的最左侧
  • 开始找到比它大的元素,把该元素复制到上边刚刚找到
  • 的那个元素的位置(data[high]=data[low]),最后将
  • 这个刚空出来的位置装入中间值(data[low]=mid),
  • 这样一来比mid大的都会跑到mid的右侧,
  • 小于mid的会在左侧,最后一行,返回的low是
  • 中间元素的位置,左右分别递归就可以排好序了。
    */
int Partition(int data[],int low,int high) 
{
	int mid=data[low]; 
	while(low < high) 
	{
        /* 从high的位置开始往low的方向找,找到比data[low]小的元素,存到data[low]中 */
		while((low < high) && (data[high] >= mid))   {   --high;   }
		if (low < high)
        {	
            data[low]=data[high]; 
    	} 

        /* 从low的位置开始往high的方向找,找到比data[high]大的元素,存在data[high]中 */
		while((low < high) && (data[low] < mid)) 	{   ++low;   }
		if (low < high)
		{   		
        	data[high]=data[low];  	
    	}
	}
	data[low] = mid;    /* 在新的low位置 存上原来的data[low]的数据 */
	return low;     /* 递归时,把它做为右侧元素的low */
} 

/* n 个元素被分成三段(组):

  • 左段left,右段right和中段middle。中段仅包含一个元素。
  • 左段中各元素都小于等于中段元素,右段中各元素都大于等于
  • 中段元素。因此left和right中的元素可以独立排序,
  • 并且不必对left和right的排序结果进行
  • 合并。使用快速排序方法对a[0:n-1]
  • 排序,从a[0:n-1]中选择一个元素作为middle,该元素为支点,
  • 把余下的元素分割 为两段left和right,使得left中的
  • 元素都小于等于支点,而right中的元素都大于
  • 等于支点,递归地使用快速排序方法对left
  • 进行排序,递归地使用快速排序方法对right进行排序,
  • 所得结果为left+middle+right
  • /
void Quick_sort(int data[],int low,int high) 
{
	int mid; 
	if(low<high) 
	{
		mid=Partition(data,low,high); 
		Quick_sort(data,low,mid-1); /* 递归调用 */
		Quick_sort(data,mid+1,high);
	} 
}

排序算法总结(5)——堆排序
时间复杂度: O(nlogn)
/********************************************************************

  • 堆的定义: n 个元素的序列 {k1,k2,…,kn}当且仅当满足下列关系时,称为堆:
  • ki<=k2i ki<=k2i+1 (i=1,2,…,n/2)
  • ki>=k2i ki>=k2i+1 (i=1,2,…,n/2)
  • 堆排序思路:
  • 建立在树形选择排序基础上;
  • 将待排序列建成堆(初始堆生成)后,序列的第一个元素(堆顶元素)就一定是序列中 的最大元素;
  • 将其与序列的最后一个元素交换,将序列长度减一;
  • 再将序列建成堆(堆调整)后,堆顶元素仍是序列中的最大元素,再次将其与序列最后 一个元素交换并缩短序列长度;
  • 反复此过程,直至序列长度为一,所得序列即为排序后结果。
    ***********************************************************************/
void HeapAdjust(int data[],int root,int m) /* 排列成堆的形式 */
{ 
	int j,rc; 
	rc = data[root];     /* 保存处理元素 */
	for(j = 2*root ; j <= m ; j = 2*j)        /* 处理父亲元素 */
	{
		if(j < m  &&  data[j] < data[j+1])   ++j;   /* 取较大的孩子结点 */
		if(rc > data[j]) break; 
			
/* 父结点比较大的孩子结点大则互换 ,保证父结点比所有子结点都大(父结点存储在前面)*/
		data[root] = data[j];   		
root = j; 
	} 
    data[root] = rc;     /* 相当于data[j]=rc */
}

void Heap_sort(int data[],int len) /* 堆排序函数 */
{
	int i , temp; 
	for(i = len/2 ; i > 0 ; --i)  
	{
		HeapAdjust(data,i,len); /* 处理后,data[i]是这个数组后半部分的最大值 */
	}
	for(i = len ; i > 0 ; --i)/* 把根元素(剩下元素中最大)放到结尾 ,下一次只要排剩下的数就可以啦*/
	{
		temp = data[1];    
		data[1] = data[i]; 
		data[i] = temp;   
		HeapAdjust(data,1,i-1);
	}
}
在实现时,数组下标从零开始,所以做了如下相应的改变。
void HeapAdjust(int data[],int root,int m) /* 排列成堆的形式 */
{ 
	int j,rc; 
	rc = data[root];     /* 保存处理元素 */
	for(j = 2*root+1 ; j <= m ; j = 2*j+1)        /* 处理父亲元素 */
	{
		if(j < m  &&  data[j] < data[j+1])  /* 取较大的孩子结点 */
		{
			 ++j;
		}
		if(rc > data[j]) 
		{
			break; 
		}
		data[root] = data[j];  
		root = j; 
	} 
    data[root] = rc;     /* 相当于data[j]=rc */
}	
void Heap_sort(int data[],int len) /* 堆排序函数 */
{
	int i , temp; 
	for(i = (len-1)/2 ; i >= 0 ; --i)  
	{
		HeapAdjust(data,i,len-1); /* 处理后,data[i]是这个数组后半部分的最大值 */
	}
	for(i = len-1 ; i >= 0 ; --i)
	{
		temp = data[0];  
		data[0] = data[i]; 
		data[i] = temp;   
		HeapAdjust(data,0,i-1);
	}
}
void main()
{
	int len = sizeof(a)/sizeof(a[0]) ;
	Heap_sort(a,len);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