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在 《为什么使用抓包工具》 文章中已经讲过。
在我们提交bug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前端(客户端展示)和后端(服务端的逻辑)的争议,那么可以通过抓包工具,确实是数据传递问题还是前端显示的问题。如果抓出来的数据就有问题的话,那么一般是后端的问题;如果抓出来的数据是正确的,那么基本上可以断定是前端显示的问题。
以前很多开发人员又写前端又写后端(现在也有很多)。前端就是所谓单纯的 UI,只是写出整个页面的模板(主要是界面样式),然后后端开发人员在这个模板上绑定数据。
这种情况下,但凡出问题,一般都是后端开发的问题。因为前端只处理用户体验、排版、样式等。
现在前后端分离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加上 App、小程序等多种类型的前端,前端不仅仅是样式了,界面上的数据显示和处理都会由前端人员去完成。而后端开发专注于接口,前后端之间通过接口(协议)传递数据。
那么如果你在测试的时候,发现界面上的数据错误。这时候你去找前端,前端就会告诉你是后端的问题(有时候 bug 都不会看 #手动捂脸(*/ω\*)
);你去找后端吧,后端又告诉,这是前端的问题。于是你站在中间,一脸懵逼!
这时候就是抓包工具啦,通过抓包工具分析接口传递的数据,如果接口返回的数据是正确的(参考需求和接口文档),那么就可能是前端显示的问题了,这时候后端至少是无辜的。
接下来,参考原型图,分析是你自己理解的问题,还是显示错误。如果确认是显示错误,那么一般可以断定是前端的问题。
当然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要多结合相关的文档(如果没有就找产品经理沟通)。
在技术面前,一切的狡辩都是徒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