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体”之名,始见于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具体所指,即钟嵘《诗品》所说“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太康是晋武帝的年号
(
公元
280
—
290)
,“三张”指张载、张协、张亢;“二陆”指陆机、陆云,“两潘”即指潘岳、潘尼;“一左”即由指左思。“太康体”的特点大致如刘勰“彩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文心雕龙·明诗》),“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
(
《文心雕龙·情采》
)
,即内容、骨力较建安、正始贫弱而文采过之。其中陆机;潘岳为代表人物,他们的诗歌比较注重艺术形式的追求,讲究辞藻美和对偶工整,诗歌曲技巧虽更臻精美,但有时过分追求形式,往往失于雕琢;流于拙滞,笔力平弱。如陆机的《长歌行》:“寸阴筋停晷,尺波岂徒旋?年往迅劲矢,时来亮急弦。远期鲜克及,盈数固希全。容华夙夜零,体泽坐自捐”,不过是时光易逝、人生难久的这点意思,却敷衍成对偶的八句。潘岳的诗与陆机一样缺乏深厚的内容,又往往平援繁冗而缺电含蓄,但他的诗有真挚的感情。左思在太康诗风中独树—帜,其思想内容充实,语言质朴,气势雄浑;充满反抗精神,具有浪漫主义的特色,在五言诗的表现艺术上则更为成熟。他的诗较陆、潘为高,其
(
咏史
)
八首是不朽甜名作,做到了“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诗品》称之为“左思风力”,被列为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