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合格的学术论文一定会引用参考文献。正确的引用格式在论文查重时能够使得引用的文献标绿;没有引用的重复部分在论文查重时则会被标红。表现在查重率上,体现为去除本人文献复制比和去除引用文献复制比这两个重复率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的文献复制比和去除引用文献复制比是一样的,那肯定是你引用的格式没有被查重系统正确检测到,你可以参照本文的步骤调整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
1将参考文献的正确引用格式粘贴进论文
首先,我们要从看论文的网站(如中国知网)上复制正确的文献引用格式(一般是国标),粘贴进论文。如下图所示。
2用自动编号调整参考文献的编号
复制下来的引用格式一般前面带有“[1]”,我们需要删掉自带的编号,删掉自带编号后如下图所示。
全选参考文献下方的引用格式,在菜单栏-开始中,找到自动编号按钮,下拉找到“自定义编号”,鼠标左键确认,如下图所示。
弹出“项目符号和编号”对话框,选择“编号”,如图所示,选择一个编号模板(选别的也行),点击右下角“自定义”。
弹出“自定义编号列表”对话框,将编号格式修改为如图所示的样子,圆圈1实际上表示的是“1”,在预览界面可以看到[1][2][3]。注意,WPS和Microsoft Office Word显示的效果略有不同,以预览界面为准。
点击确定,回到文档界面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情况,已经生成了自动编号。
有的同学说,诶,我的自动编号怎么独占了一列,如下图所示。没有此问题的其他同学可以跳转到本文目录的“3设置交叉引用”。
不要慌张,这是你的文档自动设置了悬挂缩进。全选参考文献下方的引用格式,鼠标右键,选择段落。
弹出“段落”对话框,选择缩进和间距,在“缩进”的“特殊格式”将悬挂缩进(或首行缩进)改选成(无)。点击右下角的确定。
现在,你的自动编号不会独占一列了。
3设置交叉引用
假如“属予作文以记之”是引用了参考文献[1]的部分,我们选择在“属予作文以记之”末尾,句号之前增加引用上标。
菜单栏-引用-交叉引用。
鼠标左键点击交叉引用后,弹出“交叉引用”对话框,选择“引用类型”为“编号项”,选择“引用内容”为“段落编号”【不要选“段落编号(无上下文)”】,“引用哪一个编号项”选择这段文字的文献来源,这里以“[1]崔同.现在不想写论文[J].学习论坛,1995,(04):43-44.(演示案例,假设这是“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参考文献)”为例,点击右下角的插入。
类似的,交叉引用其他参考文献,本文的三个参考文献都引用完毕后如图所示。
此时我们发现,引用标志不是以上标的形式呈现的,没有关系,我们选中引用标志,菜单栏-开始,找到角标按钮,下拉选择“上标”。仔细对比下方的两张图,可以发现已经变成了上标。
检验交叉引用的效果,按住键盘“CTRL”键,鼠标移动到[1]等引用标签上,可以发现变成了小手,鼠标左键点击可以超链接到文末参考文献处。
4后续又增加/删减参考文献了怎么办?
上文我们已经设置好了参考文献,在修改论文的过程中,有的小伙伴可能会增加或者删去一些参考文献,这时候怎么办呢?
只要你的参考文献顺序没有更改过,就可以用更新域自动更新。
假如要在第二个参考文献和第三个参考文献中插入一个新的参考文献(符合正文的引用顺序),只需要将光标放在当中,按回车键“ENTER”,发现自动新增了一个[3],原来的[3]变成了[4]。
在[3]后面粘贴新的参考文献。
按“3设置交叉引用”的教程引用,引用完成后如下,我们发现,文章里出现了两个[3],其中“其喜洋洋者矣”后面应该从[3]变成[4],但是还没有变。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更新域”。
选中需要更新的部分,鼠标右键,选择“更新域”。
“更新域”之后,我们发现,“其喜洋洋者矣”后面从[3]变成了[4],符合了我们参考文献的逻辑。
5调整参考文献格式
在一篇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往往既有英文的又有中文的,经常出现参考文献中字符间距不一致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第三个文献的第二行字符间距很宽,我们给指导老师看的时候肯定会被指导老师说。
一般来说,参考文献要两端对齐,且字符间距要统一。怎么办呢?
(1)两端对齐
全选参考文献下方的引用格式,在菜单栏-开始中,找到两端对齐,鼠标左键点击两端对齐。
(2)允许西文换行(使得字符间距统一)
全选参考文献下方的引用格式,鼠标右键,选择段落。
弹出“段落”对话框,选择“换行和分页”,在换行中找到“允许西文在单词中间换行”,勾选此项,点击右下角确定。
我们可以发现,经过上述两步调整,参考文献的格式已经像正式发表的论文一样美观工整了。
你可以自行在参考文献中进一步调整文本的格式,包括字体、字号等,以进一步满足学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