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蛇形填数

如下图所示,小明用从 1 开始的正整数“蛇形”填充无限大的矩阵。
1 2 6 7 15 …
3 5 8 14 …
4 9 13 …
10 12 …
11 …

容易看出矩阵第二行第二列中的数是 5。请你计算矩阵中第 20 行第 20 列的数是多少?

【答案提交】

这是一道结果填空的题,你只需要算出结果后提交即可。

本题的结果为一个整数,在提交答案时只填写这个整数,填写多余的内容将无法得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思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讨论 n n n行 n n n列位置上的数,可以发现要求这个 ( n , n ) (n,n) (n,n),可以通过求 p 1 p1 p1和 p 2 p2 p2,计算它们的平均数。 p 1 p1 p1是 n n n阶三角形的最大一个数, p 2 p2 p2是 n − 1 n-1 n−1阶三角形的最大一个数再加上1。
a n s w e r = ( f ( m ) + f ( m − 1 ) + 1 ) / 2 answer=(f(m)+f(m-1)+1)/2 answer=(f(m)+f(m−1)+1)/2
而 p 1 > p 2 p1>p2 p1>p2,且 p 1 p1 p1和 p 2 p2 p2都可通过计算三角形底边 m m m得到。从1开始累加到 m m m即可得到 n n n阶三角形中最大的数字。于是先计算底边 m m m。
f ( x ) = x ∗ ( x + 1 ) / 2 f(x)=x*(x+1)/2 f(x)=x∗(x+1)/2

不是每个三角形的底边都穿过 n n n行 n n n列,而是隔一个三角形才出现一个,由此出现线性关系 2 n 2n 2n。三角形最长的边为 m m m,代入 n = 2 n=2 n=2时, m = 5 m=5 m=5,由此有:
m = 2 n − 1 m=2n-1 m=2n−1

代码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计算从1累加到x的值
int f(int x){
    return x*(x+1)/2;
}

int main(){
    int n;
    while(1){
    cin>>n;
    //计算三角形的底边
    int m=2*n-1;
    //大三角形+小三角形加一,两数取平均数
    cout<<((f(m)+f(m-1)+1)/2)<<endl;
    }    
    system("pause");
    return 0;
}

练习题:蛇形填数

如下图所示,小明用从1 开始的正整数“蛇形”填充无限大的矩阵。

容易看出矩阵第二行第二列中的数是5。请你计算矩阵中第20 行第20 列的数是多少?

以下程序实现了这一功能,请你补全以下空白处内容:

提示:

当到达边界时,判断它应该向右走还是向下走,向右走完就直接向左下走,向下走完就直接向右上走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i = 0;
    int j = 0;
    int cnt = 2;
    int a[250][250];
    a[0][0] = 1;
    while (cnt < 1000)
    {
        j++;
        while (i != -1 && j != -1)
        {
            a[i][j] = cnt++;
            if (j == 0)
                break;
            i++;
            j--;
        }
        i++;
        while (i != -1 && j != -1)
        {
            ___________;
        }
    }
    for (int i = 0; i < 20; i++)
    {
        for (int j = 0; j < 20; j++)
        {
            cout << setw(5) << a[i][j] << ' ';
        }
        cout << '\n';
    }
    cout << a[19][19];
    return 0;
}

Aa[i][j] = cnt++;
if (i == 0)
    break;
i++;
j++;
Ba[i][j] = cnt++;
if (i == 0)
    break;
i++;
j--;
Ca[i][j] = cnt++;
if (i == 0)
    break;
i--;
j--;
Da[i][j] = cnt++;
if (i == 0)
    break;
i--;
j++;

 答案:

a[i][j] = cnt++;
if (i == 0)
    break;
i--;
j++;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便起见,我们将地图简化成了一个二维字符数组: ``` [['W', 'W', 'W', 'W', 'W', 'W', 'W'], ['W', 'W', 'L', 'L', 'L',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L', 'L', 'W'], ['W', 'W', 'W', 'W', 'W', 'W', 'W']] ``` 其中 `W` 表示水域,`L` 表示陆地。一个岛屿被定义为一片相邻的陆地,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相邻。在上面的地图中,有两个岛屿,一个由左下角的 3 个 L 组成,另一个由右下角的 3 个 L 组成。我们需要找到最大的岛屿,即包含陆地格子最多的岛屿,输出它的大小。 那么,我可以用深度优先遍历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会从每个陆地格子开始,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深度优先遍历,遇到水域或已经访问过的陆地格子就停止遍历。遍历过程中,我会记录已经访问过的陆地格子数量,以得到当前岛屿的大小。最后,我会将每个岛屿的大小进行比较,找到最大的岛屿。 下面是我实现深度优先遍历算法的伪代码: ``` function DFS(i, j, visited): if (i, j) not in visited and grid[i][j] == 'L': visited.add((i, j)) size = 1 for x, y in adjacent(i, j): size += DFS(x, y, visited) return size else: return 0 function find_max_land(): max_size = 0 visited = set() for i in range(rows): for j in range(cols): size = DFS(i, j, visited) max_size = max(max_size, size) return max_size ``` 其中 `adjacent(i, j)` 函数用于返回格子 `(i, j)` 的上下左右四个相邻格子的坐标。 最后,我会调用 `find_max_land()` 函数来找到最大的岛屿。对于上面的地图,最大的岛屿大小为 6。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兔子递归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