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NR标准 第6章 无线接口架构

本章简要概述了NR无线电接入网络和相关核心网络的总体架构,然后介绍了无线电接入网络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

6.1 系统总体架构

与3GPP中的NR无线电接入技术制定的同时,无线电接入网(RAN)和核心网(CN) 的整体系统架构也得到了重新考虑,包括两者之间功能划分的问题。 RAN负责整个网络的所有与无线有关的功能,包括例如调度,无线电资源处理,重传协议,编码和各种多天线方案。 5G核心网络负责与无线接入无关的功能,但需要提供完整的网络所需的功能。例如,这包括身份验证,计费功能以及端到端连接的设置。分开处理这些功能,而不是将它们集成到RAN中,是有利的,因为它允许同一核心网络为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提供服务。但是,也可以将NR无线电接入网络也连接到称为演进分组核心(EPC)的传统LTE(长期演进)核心网络。实际上,在非独立模式下操作NR时就是这种情况,其中LTE和EPC处理诸如连接建立和寻呼之类的功能。更高版本将引入独立模式运行,其中NR连接到5G核心王,以及LTE连接到5G核心。因此,与从3G到4G的过渡(4G LTE无线电接入技术无法连接到3G核心网络)不同,LTE和NR无线电接入方案及其对应的核心网络紧密相关。尽管这本书的重点是NR无线电接入,但对5G核心网络及其与RAN的连接方式的简要概述作为背景非常有用。

6.1.1 5G核心网

与EPC相比,5G核心网络基于EPC进行了三个新的增强:基于服务的体系结构,对网络切片的支持以及控制平面/用户平面拆分

基于服务的架构是5G核心的基础。这意味着规范关注的是核心网络提供的服务和功能,而不是节点本身。这很自然,因为当今的核心网络已经经常通过在通用计算机硬件上运行的核心网络功能进行高度虚拟化。网络切片是在5G环境中常见的术语。网络切片是满足特定业务或客户需求的逻辑网络,由配置在一起的基于服务的体系结构中的必要功能组成。例如,可以设置一个网络切片来支持具有完全移动性支持的移动宽带应用(类似于LTE所提供的功能),而可以设置另一个切片来支持特定的非移动,对延迟至关重要的行业-自动化应用。这些切片将全部在相同的基础物理核心和无线网络上运行,但是,从最终用户应用程序的角度来看,它们表现为独立的网络。在许多方面,这类似于在同一台物理计算机上配置多个虚拟计算机。边缘计算(最终用户应用程序的某些部分靠近核心网络边缘运行以提供低延迟)也可以成为此类网络切片的一部分。在5G核心网络架构中强调了控制平面/用户平面的划分,包括对两者容量的独立扩展。例如,如果需要更多的控制平面容量,则应直接添加它而不影响网络的用户平面。从较高层次上讲,5G核心如图6.1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该图使用基于服务的表示形式,其中重点介绍了服务和功能。在规范中,还有替代性的参考点描述,着眼于功能之间的点对点交互,但是该描述未在图中描述。用户平面功能由用户平面功能(UPF)组成,该功能是RAN与外部网络(例如Internet)之间的网关。它的职责包括数据包路由和转发,数据包检查,服务质量处理和数据包过滤以及流量测量。必要时,它还可作为(RAT间)移动性的锚点。控制平面功能由几个部分组成。会话管理功能(SMF)处理包括为设备分配IP地址,控制策略执行以及常规会话管理功能。访问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负责核心网络和设备之间的控制信令,用户数据的安全性,空闲状态的移动性和身份验证。核心网络(更具体地说是AMF)与设备之间运行的功能有时称为非接入层(NAS),以将其与处理设备之间运行的功能的接入层(AS)分开。此外,核心网络还可以处理其他类型的功能,例如,负责策略规则的策略控制功能(PCF),负责身份验证凭据和访问授权的统一数据管理(UDM),网络暴露功能(NEF) ),NR存储库功能(NRF),身份验证服务器功能(AUSF)处理身份验证功能和应用程序功能(AF)。应该注意的是,核心网络功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所有功能都可以在单个物理节点中实现,分布在多个节点上或在云平台上执行。

上面的描述集中于新5G核心网络,并且能够处理NR和LTE无线接入。但是,为了允许在现有网络中尽早引入NR,也可以将NR连接到LTE核心网络EPC。这在图6.2中被图示为“选项3”,并且也被称为“非独立组网NSA”,LTE用于控制平面功能,例如初始访问,寻呼和移动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目前,eNB和gNB可以分别视为LTE和NR的基站。在选项3中,EPC核心网络连接到eNB。 LTE处理所有控制平面功能,并且NR仅用于用户平面数据。 gNB连接到eNB,并且来自EPC的用户平面数据可以从eNB转发到gNB。此选项也有变体:选项3a和选项3x。 在选项3a中,eNB和gNB的用户平面部分都直接连接到EPC。 在选项3x中,仅gNB用户平面连接到EPC,并且通过gNB路由到eNB的用户平面数据。 对于独立组网SA,如选项2所示,gNB直接连接到5G核心。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功能均由gNB处理。 选项4、5和7显示了将LTE eNB连接到5GCN的各种可能性。

6.1.2 无线接入网

无线电接入网络可以具有连接到5G核心网络的两种类型的节点

  • gNB,使用NR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为NR设备提供服务;
  • ng-eNB,使用LTE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为LTE设备服务。

一种由用于LTE无线接入的ng-eNB节点和用于NR无线接入的gNB节点组成的无线接入网络称为NG-RANgNB(或ng-eNB)负责一个或几个小区中所有与无线相关的功能,例如,无线电资源管理,准入控制,连接建立,将用户平面数据路由到UPF和控制平面信息传递给AMF,以及QoS流管理。重要的是要注意,gNB是逻辑节点,而不是物理实现。 gNB的一种常见实现是三个扇区的站点,基站在其中处理三个小区中的传输。也可以找到其他实现,例如一个基带处理单元加几个射频拉远单元。这些射频拉远单元可以是大量的室内小区或者沿高速公路的几个小区,它们属于同一个gNB。因此,基站是gNB的可能实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图6.3所示,gNB通过NG接口连接到5G核心网络,更具体地说,通过NG用户平面部分(NG-u)连接到UPF,NG控制平面部分(NG-c)通过AMF连接到AMF。一个gNB可以连接到多个UPF / AMF,以实现负载均衡和冗余的目的。 Xn接口将gNB彼此连接,主要用于支持主动模式移动性和双重连接。该接口还可以用于多小区无线资源管理(RRM)功能。 Xn接口还用于通过数据包转发支持相邻小区之间的无损移动。还有一种标准化的方法,可以使用F1接口将gNB分为两部分:中央单元(gNB-CU)和一个或多个分布式单元(gNB-DU)。在拆分gNB的情况下,下面将详细介绍的RRC,PDCP和SDAP协议位于gNB-CU,其余协议实体(RLC,MAC,PHY)位于gNB-DU中。 gNB(或gNB-DU)与设备之间的接口称为Uu接口

为了使设备进行通信,需要设备与网络之间至少有一个连接。作为基准,设备连接到一个小区,处理所有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该小区处理所有数据流,用户数据以及RRC信令。这是一种简单而强大的方法,适用于广泛的部署。但是,在某些场景中,允许设备通过多个小区连接到网络可能是有益的。一个示例是用户平面聚合,其中来自多个小区的流被聚合以提高数据速率。另一个示例是控制平面/用户平面分离,其中控制平面通信由一个节点处理,而用户平面则由另一节点处理。将设备连接到两个小区的场景被称为双连接。 LTE和NR之间的双重连接特别重要,因为它使用选项3进行非独立组网操作的基础,如图6.4所示。基于LTE的主小区处理控制平面和(潜在的)用户平面信号,而基于NR的辅助小区仅处理用户平面,从根本上提高了数据速率。 NR和NR之间的双重连接不是版本15的2017年12月版的一部分,但可能在2018年6月最终版本15中实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2 服务质量

在LTE中已经可以处理不同的服务质量(QoS)要求,并且NR继承并增强了该框架。LTE的QoS主要原则被保留了下来,即由网络负责QoS的控制,5G核心网感知服务,无线接入网不感知服务。 QoS处理对于实现网络切片至关重要。对于每个连接的设备,都有一个或多个PDU会话,每个会话都有一个或多个QoS流和数据无线承载。作为核心网络中UDF功能的一部分,根据QoS要求将IP数据包映射到QoS流,例如根据延迟或所需的数据速率。每个数据包都可以用QoS流标识符(QFI)进行标记,以帮助上行链路QoS处理。第二步,将QoS流映射到数据无线承载,是在无线接入网中完成的。因此,核心网络知道服务需求,而无线接入网仅将QoS流映射到无线承载。 QoS流到无线承载的映射不一定是一对一的映射;多个QoS流可以映射到同一数据无线承载(图6.5)

有两种方法可以控制从QoS流到上行链路中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反射映射和显式配置。对于反射映射(这是连接到5G核心网络时NR中的新功能),设备会观察PDU会话的下行链路数据包中的QFI,为设备提供了有关哪些IP流映射到哪个QoS流和无线承载的知识。然后,设备将相同的映射用于上行链路流量。在显式映射的情况下,使用RRC信令在设备中配置到数据无线承载映射的QoS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3 无线协议架构

考虑到整个网络架构,可以讨论用于用户和控制平面的RAN协议架构。 图6.6说明了RAN协议的体系结构(如前一节所述,AMF不是RAN的一部分,而是出于完整性考虑而包含在图中)。 如图6.6所示,许多协议实体是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共有的,因此PDCP,RLC,MAC和PHY将仅在用户平面部分进行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4 用户面协议

图6.7说明了下行链路的NR用户平面协议体系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户平面许多协议层与LTE中的协议层相似,但也有一些区别。差异之一是NR连接到5G核心网络时在NR中的QoS处理,其中SDAP协议层接受一个或多个根据其QoS要求携带IP数据包的QoS流。在NR用户平面连接到EPC的情况下,不使用SDAP。并非图6.7中所示的所有实体都适用于所有情况,例如,加密不用于基本系统信息的广播。上行链路协议结构类似于图6.7中的下行链路结构,尽管在传输格式选择和逻辑信道多路复用控制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下面总结了无线接入网络的不同协议实体,并在以下各节中进行了更详细的描述。

  • 服务数据应用协议(SDAP)负责根据其QoS要求将QoS承载映射到无线承载。由于新的服务质量处理,该协议层在LTE中不存在,在连接到5G核心网络时在NR中引入的。
  • 分组数据融合协议(PDCP)执行IP报头压缩,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在切换的情况下,它还处理重传,按顺序传递和重复删除。对于具有拆分承载的双重连接,PDCP可以提供路由和复制。为设备配置的每个无线承载有一个PDCP实体。
  • 无线链路控制(RLC)负责分段和重发处理。 RLC以RLC信道的形式向PDCP提供服务。为设备配置的每个RLC信道(因此每个无线承载)有一个RLC实体。与LTE相比,NR RLC不支持将数据按顺序传送到更高的协议层,这是由减少延迟引起的。
  • 介质访问控制(MAC)处理逻辑信道的复用,混合ARQ重传以及与调度和调度相关的功能。调度功能位于gNB中,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MAC以逻辑信道的形式向RLC提供服务。在NR中,MAC层中的报头结构已更改,以比LTE中更有效地支持低延迟处理。
  • 物理层(PHY)处理编码/解码,调制/解调,多天线映射和其他典型的物理层功能。物理层以传输信道的形式向MAC层提供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总结通过所有协议层的下行链路数据流,图6.8给出了一个示例示例,其中包含三个IP数据包,两个IP数据包在一个无线电承载上,一个在另一个无线电承载上。在该示例中,存在两个无线电承载,并且一个RLC SDU被分段并以两种不同的传输方式进行传输。上行传输情况下的数据流相似。 SDAP协议将IP数据包映射到不同的无线承载。在该示例中,IP分组n和n+1被映射到无线电承载x,并且IP分组m被映射到无线电承载y。通常,来自/到较高协议层的数据实体被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DU),到/来自较低协议层实体的对应实体被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因此,SDAP的输出是SDAP PDU,它等于PDCP SDU。 PDCP协议对每个无线电承载执行(可选)IP头压缩,然后进行加密。添加了PDCP标头,其中包含解密设备所需的信息以及用于重传和按顺序交付的序列号(如果已配置)。 PDCP的输出转发到RLC。 RLC协议在必要时对PDCP PDU进行分段,并添加一个RLC标头,其中包含用于处理重传的序列号。与LTE不同,NR RLC并未按顺序将数据提供给高层。原因是由重新排序机制引起的额外延迟,这种延迟可能对要求非常低延迟的服务有害。如果需要,可以依次由PDCP层提供按顺序传递。将RLC PDU转发到MAC层,其对多个RLC PDU进行复用,并附加MAC报头以形成传输块。注意,MAC报头跨MAC PDU分布,使得与某个RLC PDU相关的MAC报头位于紧接在RLC PDU之前。与LTE不同的是LTE在MAC PDU的开头具有所有标头信息,NR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受到有效的低延迟处理的推动。利用NR中的结构,由于可以在计算头字段之前不需要组装完整的MAC PDU,因此可以“即时”组装MAC PDU。这减少了处理时间,从而减少了总体延迟。

6.4.1 服务数据调整协议(SDAP)

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负责在5G核心网的服务质量流与数据无线电承载之间进行映射,并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标记服务质量流标识符(QFI) 包。 在NR中引入SDAP的原因是,与LTE连接到5G核心时相比,新的QoS处理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如6.2节所述,SDAP负责QoS流和无线电承载之间的映射。 如果将gNB连接到EPC(与非独立模式一样),则不会使用SDAP。

6.4.2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

PDCP执行IP报头压缩,以减少通过无线接口传输的位数。标头压缩机制基于鲁棒标头压缩(ROHC)框架,鲁棒标头压缩(ROHC)框架是一组标准化的标头压缩算法,也用于其他几种移动通信技术。 PDCP还负责加密以防止窃听,并负责控制平面的完整性保护,以确保控制消息源自正确的源。在接收方,PDCP执行相应的解密和解压缩操作。 PDCP还负责重复删除和(可选)顺序交付,这些功能在例如gNB内切换的情况下很有用。切换后,未传递的下行链路数据包将由PDCP从旧gNB转发到新gNB。设备中的PDCP实体还将处理所有尚未传递到gNB的上行链路数据包的重发,因为在切换时会刷新混合ARQ缓冲区。在这种情况下,某些PDU可能会通过与旧gNB和新gNB的连接重复接收。在这种情况下,PDCP将删除所有重复项。如果需要,PDCP也可以配置为执行重新排序,以确保将SDU按顺序传送到高层协议。 PDCP中的重复也可以用于其他多样性。数据包可以被复制并在多个单元上传输,从而增加了正确接收至少一个副本的可能性。这对于要求非常高的可靠性的服务很有用。在接收端,PDCP重复项删除功能将删除所有重复项。本质上,这导致选择多样性。双重连接是PDCP发挥重要作用的另一个领域。在双连接中,设备连接到两个小区,或者通常连接到两个小区组,主小区组(MCG)和辅助小区组(SCG)。这两个小区组可以由不同的gNB处理。无线承载通常由一个小区组处理,但是也有可能出现拆分承载,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小区组都将处理一个无线承载。在这种情况下,PDCP负责在MCG和SCG之间分发数据,如图6.9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18年6月版本15总体上支持双重连接,而2017年12月版本仅限于LTE和NR之间的双重连接。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它是使用图6.4中所示的选项3进行非独立操作的基础。基于LTE的主小区处理控制平面和(潜在的)用户平面信令,而基于NR的辅助小区仅处理用户平面,从根本上提高了数据速率。

6.4.3 无线链路控制(RL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LC协议负责将PDC中的RLC SDU分段为适当大小的RLC PDU,它还处理错误接收的PDU的重传,以及删除重复的PDU。根据服务类型的不同,可以将RLC配置为以下三种模式之一:透明模式TM,未确认模式UM和已确认模式AM,以执行其中某些或全部功能。顾名思义,透明模式是透明的,并且不添加标头。未确认模式支持分段和重复检测,而已确认模式还支持错误分组的重发。与LTE相比,一个主要区别是RLC不能确保SDU依次传送到上层。从RLC中删除按顺序传送可以减少总体延迟,因为后面的数据包在传送到高层之前不必等待重新传输之前丢失的数据包,而是可以立即转发。另一个区别是从RLC协议中删除了级联功能,以允许在接收上行链路调度授权之前预先组装RLC PDU。如第13章所述,这也有助于减少总体等待时间。图6.10说明了分段(RLC的主要功能之一)。图中还包括相应的LTE功能,该功能也支持串联。根据调度程序的决定,选择一定数量的数据,即一定的传输块大小。作为NR总体低延迟设计的一部分,上行传输情况下的调度决策对于传输之前的设备来说是已知的,其顺序为之前的几个OFDM符号。在LTE中进行级联的情况下,在知道调度决策之前无法组装RLC PDU,这会导致额外的延迟,直到上行链路传输,无法满足NR的低延迟要求。通过从RLC删除级联,可以预先组装RLC PDU,并且在收到调度决定后,设备仅需将适当数量的RLC PDU转发给MAC层,该数量取决于调度的传输块大小。为了完全填满传输块大小,最后的RLC PDU可以包含SDU的一部分。分割操作很简单。在接收到调度许可后,设备将包括填满传输块所需的数据量,并更新标头以指示它是分段的SDU。 RLC重传机制还负责向高层提供无错误的数据传输。为了做到这一点,重传协议在接收机和发射机中的RLC实体之间运行。通过监视传入PDU报头中指示的序列号,接收RLC可以识别丢失的PDU(RLC序列号与PDCP序列号无关)。状态报告被反馈到发送端的RLC实体,请求重传丢失的PDU。根据接收到的状态报告,发送方的RLC实体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并在需要时重新发送丢失的PDU。尽管RLC能够处理由于噪声,不可预测的信道变化等引起的传输错误,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无错误的传递是由基于MAC的混合ARQ协议处理的。因此,一开始在RLC中使用重传机制似乎是多余的。但是,正如将在第13章中讨论的那样,情况并非如此,实际上,反馈信令差异决定了要使用基于RLC和基于MAC的重传机制。

6.4.4 媒体接入控制(MAC)

MAC层处理逻辑信道复用,混合ARQ重传以及与调度和调度相关的功能,包括处理不同的参数集。当使用载波聚合时,它还负责跨多个分量载波多路复用/多路分解数据。

6.4.4.1 逻辑通道和传输通道
MAC以逻辑信道的形式向RLC提供服务逻辑信道由其承载的信息类型定义,通常被分类为控制信道(用于传输操作NR系统所需的控制和配置信息)或业务信道(用于用户数据)。为NR指定的​​一组逻辑信道类型包括:

  • 广播控制信道(BCCH),用于将系统信息从网络传输到小区中的所有设备。在访问系统之前,设备需要获取系统信息以了解系统的配置方式,以及通常如何在小区内正常运行。注意,在非独立操作的情况下,系统信息由LTE系统提供,并且不存在BCCH。
  • 寻呼控制信道(PCCH),用于寻呼网络上在小区级别上未知的设备。因此,寻呼消息需要在多个小区中发送。注意,在非独立操作的情况下,由LTE系统提供寻呼,并且不存在PCCH。
  • 公共控制信道(CCCH),用于与随机接入的时候传输控制信息。
  • 专用控制信道(DCCH),用于向设备/从设备传输控制信息。该通道用于设备的单独配置,例如在设备中设置各种参数。
  • 专用业务信道(DTCH),用于向设备/从设备传输用户数据。这是用于传输所有单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用户数据的逻辑信道类型。

上述逻辑信道通常也存在于LTE系统中,并且用于类似的功能。但是,LTE还为NR尚不支持的功能(但可能会在即将发布的版本中引入)提供其他逻辑通道。物理层以传输通道的形式为MAC层提供服务传输信道由信息在无线接口上的传输方式和特性定义。传输通道上的数据被组织成传输块。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TTI)中,最多一个动态大小的传输块通过无线接口传输到设备或从设备传输出去(在多于四层的空间复用的情况下,每个TTI有两个传输块)。与每个传输块相关联的是传输格式(TF),它指定如何通过无线接口传输传输块。传输格式包括有关传输块大小,调制和编码方案以及天线映射的信息。通过改变传输格式,MAC层可以实现不同的数据速率,这一过程称为传输格式选择

为NR定义了以下传输信道类型:

  • 广播信道(BCH) 具有由规范提供的固定传输格式。它用于传输BCCH系统信息的各个部分,更具体地说是所谓的主信息块(MIB)。
  • 寻呼信道(PCH) 用于从PCCH逻辑信道传输寻呼信息。PCH支持不连续接收(DRX),以允许设备仅在预定义的时间点醒来接收PCH,从而节省电池电量。
  • 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 是用于在NR中传输下行链路数据的主要传输信道。它支持关键的NR功能,例如时域和频域中的动态速率自适应和依赖于信道的调度,具有软合并功能的混合ARQ以及空间复用。它还支持DRX,以减少设备功耗,同时仍提供始终在线的体验。 DL-SCH还用于传输BCCH系统信息中未映射到BCH的部分。每个设备在其连接的每个小区中都有一个DL-SCH。从设备的角度来看,在接收系统信息的时隙中还有一个额外的DL-SCH。
  • 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 是DL-SCH的上行链路副本,即,用于传输上行链路数据的上行链路传输信道。

另外,尽管随机接入信道(RACH) 不承载传输块,但它也被定义为传输信道。

MAC功能的一部分是不同逻辑信道的复用以及逻辑信道到适当传输信道的映射。逻辑信道类型和传输信道类型之间的映射在图6.11中给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该图清楚地指示了DL-SCH和UL-SCH分别是主要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输信道。在图中,还包括下面进一步描述的相应的物理信道,并且展示了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之间的映射。为了支持优先级处理,可以将多个逻辑信道(其中每个逻辑信道具有自己的RLC实体)通过MAC层复用到一个传输信道中。在接收器,MAC层处理相应的解复用,并将RLC PDU转发到它们各自的RLC实体。为了支持接收器处的解复用,使用了MAC报头。与LTE相比,MAC标头的位置得到了改进,再次考虑到了低延迟操作。与其在MAC PDU的开头定位所有MAC报头信息(这意味着MAC PDU的组装直到调度决策可用之前才开始),不如将某个MAC SDU对应的子报头放在SDU之前,如图6.12所示。这允许在收到调度决定之前对PDU进行预处理。如有必要,可以添加填充以使传输块大小与NR中支持的传输块大小对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子报头包含源自RLC PDU的逻辑信道(LCID)的标识以及PDU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还有一个指示长度指示器的大小的标志,以及一个以备将来使用的保留位。除了不同逻辑信道的复用之外,MAC层还可以将MAC控制信元插入要在传输信道上传输的传输块中。 MAC控制信元用于带内控制信令,并用LCID字段中保留值进行标识,其中LCID值指示控制信息的类型。固定长度和可变长度MAC控制信元均支持,具体取决于它们的用法。对于下行链路传输,MAC控制信元位于MAC PDU的开头,而对于上行链路传输,MAC控制信元位于紧接在填充(如果存在)之前的末尾。再次,这样放置以便于设备中的低延迟操作。如上所述,MAC控制信元用于带内控制信令。它提供了比RLC更快的发送控制信令的方法,而不必诉诸物理层L1 / L2控制信令(PDCCH或PUCCH)所提供的有效负载大小和可靠性方面的限制。

有多个MAC控制信元,可用于各种目的,例如:

  • 调度相关的MAC控制信元,用于协助上行链路调度的缓冲区状态报告和功率余量报告,以及配置半持久调度时使用的授权确认MAC控制信元;
  • 随机接入有关的MAC控制信元,例如C-RNTI和竞争解决MAC控制信元;
  • 定时提前MAC控制信元,如第15章所述处理定时提前;
  • 激活和停用先前配置的组件
  • 与DRX相关的MAC控制信元
  • 激活/取消激活PDCP复制检测
  • CSI报告和SRS传输的激活/去激活

在载波聚合的情况下,MAC实体还负责跨不同的分量载波或信元分配来自每个流的数据。载波聚合的基本原理是对物理层中的分量载波进行独立处理,包括控制信令,调度和混合ARQ重传,而载波聚合在MAC层上方是不可见的。因此,载波聚合主要出现在MAC层中,如图6.13所示,其中逻辑信道(包括任何MAC控制元素)被多路复用以形成每个分量载波的传输块,每个分量载波都有自己的混合ARQ实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载波聚合和双重连接都导致设备连接到多个小区。尽管存在这种相似性,但是存在根本的差异,主要与不同小区的协调程度以及它们是否位于相同或不同的gNB中有关。载波聚合意味着非常紧密的协调,所有小区都属于同一个gNB。一个联合调度程序对设备连接到的所有单元共同制定调度决策。另一方面,双重连接允许单元之间的协调松散得多。小区可以属于不同的gNB,并且它们甚至可以属于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如在非独立组网的情况下,对于NR-LTE双重连接性。运营商聚合和双重连接也可以组合在一起。这就是术语“主小区组”和“辅助小区组”的原因。在每个小区组内,可以使用载波聚合。

6.4.4.2 调度
NR无线接入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共享信道传输,即,时频资源在用户之间动态共享。调度程序是MAC层的一部分(尽管通常更好地看作为一个单独的实体),并且根据频域中的所谓资源块以及时域中的OFDM符号和时隙来控制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资源的分配。调度程序的基本操作是动态调度,其中gNB通常每个时隙执行一次调度决策,并将调度信息发送到所选设备集。尽管每时隙调度是一种常见情况,但是调度决策或实际数据传输都不受限于在时隙边界处开始或结束。这对于支持低延迟操作以及将来对无执照频谱操作的扩展很有用。

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调度在NR中是分开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调度决策可以彼此独立地做出(在内部半双工操作情况下双工方案设置的限制)。下行链路调度程序负责(动态)控制向哪个设备传输,以及对于这些设备中的每个设备,应在其上传输设备的DL-SCH的资源块集。下行格式的传输格式选择(传输块大小,调制方案和天线映射的选择)和逻辑信道多路复用由gNB控制,如图6.14左侧所示。上行链路调度器具有相似的目的,即(动态)控制哪些设备将在其各自的UL-SCH上进行传输以及在哪些上行链路时频资源(包括分量载波)上进行控制。尽管gNB调度程序确定了设备的传输格式,但必须指出的是,上行链路调度决策并未明确调度某个逻辑信道,而是明确地调度了设备。因此,尽管gNB调度器控制调度的设备的有效载荷,但是设备负责根据一组规则选择从哪个无线承载获取数据,该规则的参数可以由gNB配置。这在图6.14的右侧部分中进行了说明,其中gNB调度程序控制传输格式,而设备控制逻辑信道多路复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尽管调度策略是特定于实现的,而不是由3GPP规定的,但是大多数调度器的总体目标是利用设备之间的信道变化,并最好在时域和频域中,在具有有利信道条件的资源上​​调度到设备的传输,通常称为与通道相关调度。通过设备报告给gNB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支持下行链路依赖于信道的调度,该状态信息反映了时域和频域中的瞬时新下行链路信道质量,以及在空间复用的情况下确定适当天线处理所必需的信息。在上行链路中,上行链路依赖于信道的调度所必需的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基于从gNB要估计上行链路信道质量的每个设备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为了帮助上行调度程序做出决策,设备可以使用MAC控制元素将缓冲区状态和功率余量信息发送到gNB。仅当设备已获得有效的调度授权时,才可以传输信息。否则,作为上行链路L1 / L2控制信令结构的一部分,将提供设备需要上行链路资源的指示符。

尽管动态调度是基本的操作模式,但也可能在没有动态授权的情况下进行发送/接收以减少控制信号开销。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之间的细节有所不同。在下行链路中,使用类似于LTE中的半持久调度的方案。半静态调度模式会提前发送信号给设备。在通过L1 / L2控制信令激活后,该设备还包括诸如时频资源以及要使用的编码和调制方案之类的参数,设备会根据预配置的模式接收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在上行链路中,有两种略有不同的方案,类型1和类型2,具体取决于如何激活方案。在类型1中,RRC配置所有参数,包括要使用的时频资源和调制编码方案,并根据这些参数激活上行链路传输。另一方面,类型2类似于半持久调度,其中RRC及时配置调度模式。激活使用L1 / L2信号完成,该信号包括必要的传输参数(通过RRC信令提供的周期性除外)。在类型1和类型2中,除非存在要传输的数据,否则设备不会在上行链路中传输。

6.4.4.3 具有软合并功能的HARQ
具有软合并功能的HARQ提供了针对传输错误的鲁棒性。由于HARQ重传速度很快,许多服务允许一次或多次重传,因此HARQ机制形成了隐式(闭环)速率控制机制。HARQ协议是MAC层的一部分,而物理层则负责实际的软合并。HARQ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业务。例如,广播传输(其中相同信息用于多个设备)通常不依赖于HARQ。因此,HARQ仅支持DL-SCH和UL-SCH,尽管其用法取决于gNB实现。HARQ协议以与LTE类似的方式使用多个并行的停止等待过程。一旦接收到传输块,接收机就尝试对传输块进行解码,并通过指示解码是否成功或是否需要重新传输该传输块的单个确认位来通知发射机解码操作的结果。显然,接收者必须知道接收到的确认与哪个HARQ过程相关。通过使用与某个HARQ进程相关联的确认时间,或者在同时发送多个确认的情况下,通过使用HARQ码本中确认的位置来解决此问题。异步HARQ协议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也就是说,显式HARQ进程号用于指示要寻址的进程。在异步HARQ协议中,原则上与初始传输类似地调度重传任务。为了支持动态TDD,而没有固定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分配,必须使用异步上行链路协议而不是LTE中的同步协议。它还在数据流和设备之间的优先级划分方面提供了更好的灵活性,并且有利于将来扩展到无执照频谱操作。支持多达16个HARQ流程。具有比LTE中更大的HARQ进程最大数量是由于射频拉远单元,这会导致一定的前传延迟以及在高频下较短的时隙持续时间。但是,重要的是,由于并非所有进程都需要使用,因此最大数量的最大HARQ进程并不意味着更长的往返时间,这只是可能的进程数上限。对设备使用多个并行HARQ过程(如图6.15所示)可能导致数据从HARQ机制传递的顺序不正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如,图中的传输块3在传输块2之前被成功解码,需要重新传输。对于许多应用来说,这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不能,则可以通过PDCP协议提供按序交付。在RLC协议中不提供按顺序传递的原因是为了减少等待时间。如果在图6.15中强制按顺序传送,则必须将数据包编号3、4和5延迟到正确接收到数据包编号2为止,然后再将它们传送到更高的层,而如果没有顺序传送,则每个数据包都可以正确接收后立即转发。与LTE相比,NR中的HARQ机制的另一个附加功能是可以重传码块组,该功能对于非常大的传输块或传输块部分受到其他抢先传输的干扰可能是有益的。作为物理层中信道编码操作的一部分,为了保持信道编码的复杂性,传输块被分为一个或多个代码块,并且对每个最多8448位的代码块应用了纠错编码。因此,即使对于适中的数据速率,每个传输块也可以有多个代码块,而在Gbps数据速率下,每个传输块可以有数百个代码块。在许多情况下,尤其是如果干扰是突发性的,并且在时隙中碰到少量OFDM符号,则传输块中的这些代码块中只有少数几个会被破坏,而大多数代码块却被正确接收。为了正确接收传输块,重新发送错误的代码块就足够了。同时,如果可以通过HARQ机制解决各个代码块,则控制信令开销将太大。因此,定义了代码块组(CBG)。如果配置了每个CBG重发,则​​每个CBG提供反馈,并且仅重发错误接收的代码块组(图6.16)。与重新传输整个传输块相比,这可以消耗更少的资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尽管CBG重传是HARQ机制的一部分,但对于MAC层而言是不可见的,并且在物理层中进行处理。这样做的原因不是技术上的,而是纯粹与规范结构有关。从MAC的角度来看,只有正确接收了所有CBG,才能正确接收传输块。在相同的HARQ过程中,不可能将属于另一个传输块的新CBG的传输与属于错误接收的传输块的CBG的重传混合在一起。HARQ机制将快速纠正由于噪声或不可预测的信道变化引起的传输错误。如上所述,RLC还能够请求重传,乍看之下似乎没有必要。但是,可以在反馈信令中看到两个重传机制相互重叠的原因-HARQ提供快速重传任务,但是由于反馈中的错误,残留错误率通常过高,例如对于TCP性能,而RLC确保(几乎)无错误的数据传输,但重传比HARQ协议慢。因此,HARQ和RLC的结合提供了一种有吸引力的小往返时间和可靠数据传输的组合。

6.4.5 物理层(PHY)

物理层负责编码,物理层混合ARQ处理,调制,多天线处理,以及将信号映射到适当的物理时频资源。它也处理传输通道到物理通道的映射。如引言中所述,物理层以传输信道的形式向MAC层提供服务。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的数据传输分别使用DL-SCH和UL-SCH传输信道类型。 DL-SCH或UL-SCH上每个TTI最多有一个传输块(在下行链路中多于四个层的空间多路复用的情况下为两个传输块)。在载波聚合的情况下,设备看到的每个分量载波只有一个DL-SCH(或UL-SCH)。物理信道对应于用于传输特定传输信道的一组时频资源,并且每个传输信道映射到对应的物理信道。除了具有相应传输通道的物理通道外,还存在没有相应传输通道的物理通道。这些通道称为L1 / L2控制通道,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为设备提供必要的信息,以正确接收和解码下行链路数据传输,以及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用于向调度程序和混合ARQ协议提供有关设备情况的信息。

为NR定义了以下物理信道类型:

  •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 是用于单播数据传输的主要物理信道,但也用于传输例如寻呼信息,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和传递部分系统信息。
  • 物理广播信道(PBCH) 承载设备访问网络所需的部分系统信息。
  •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 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主要是调度决策,是PDSCH接收所需的,并且用于调度允许在PUSCH上进行传输的授权。
  •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 是PDSCH的上行链路副本。每个设备的每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最多有一个PUSCH。
  •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 ,设备使用PUCCH发送混合ARQ确认,向gNB指示是否成功接收到下行链路传输块,以发送信道状态报告,以帮助依赖于下行链路的信道调度,以及请求资源以传输上行链路数据。
  • 物理随机访问信道(PRACH) 用于随机访问。

注意,一些物理信道,更具体地,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信道(PDCCH和PUCCH)没有映射到它们的对应的传输信道。

6.5 控制面协议

控制平面协议负责连接建立,移动性和安全性。 NAS控制平面功能在核心网络中的AMF与设备之间运行。它包括身份验证,安全性和不同的空闲模式过程,例如寻呼。它还负责为设备分配IP地址。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控制平面功能在位于gNB中的RRC之间运行。

RRC负责处理与RAN相关的控制平面程序,包括:

  • 广播设备能够与小区通信所必需的系统信息。
  • 传输源自MME的寻呼消息,以通知设备有关传入的连接请求。当设备未连接到小区时,在RRC_IDLE状态(以下进一步描述)中使用寻呼。指示系统信息更新是寻呼机制的另一种用法,公共警告系统也是如此。
  • 连接管理,包括设置承载和移动性。这包括建立RRC上下文,即配置设备和无线电接入网络之间进行通信所需的参数。
  • 移动功能,例如小区(重新)选择。
  • 测量配置和报告。
  • 终端能力的处理;建立连接后,设备将宣布其功能,因为并非所有设备都能够支持规范中所述的所有功能。

使用与第6.4节中所述相同的协议层集(PDCP,RLC,MAC和PHY),使用信令无线电承载(SRB)将RRC消息发送到设备。在建立连接期间,SRB映射到公共控制信道(CCCH),并且在建立连接后,将SRB映射到专用控制信道(DCCH)。可以在MAC层中复用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数据,并在同一TTI中将其传输到设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上述低优先级比加密/完整性保护和可靠传输更重要的特定情况下,上述MAC控制元素还可用于控制无线资源。

6.5.1 RRC状态机

在大多数无线通信系统中,取决于业务活动,设备可以处于不同的状态。对于NR也是如此,并且NR设备可以处于三种RRC状态之一,即RRC_IDLE,RRC_ACTIVE和RRC_INACTIVE(见图6.17)。前两个RRC状态RRC_IDLE和RRC_CONNECTED与LTE中的对应状态类似,而RRC_INACTIVE是NR中引入的新状态,并且在原始LTE设计中不存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设备是否已与核心网络建立连接,还有一些核心网络状态CN_IDLE和CN_CONNECTED。在RRC_IDLE中,在无线接入网络中,不存在RRC上下文(即,设备与网络之间进行通信所需的参数),并且该设备不属于特定小区。从核心网络的角度来看,设备处于CN_IDLE状态。由于设备大部分时间处于睡眠状态,因此无法进行数据传输以减少电池消耗。在下行链路中,处于空闲状态的设备会定期唤醒以从网络接收寻呼消息(如果有)。设备通过小区重选来处理移动性。上行链路同步无法保持,因此唯一可能发生的上行链路传输活动是随机访问,它会进入连接状态。作为进入连接状态的一部分,在设备和网络中都建立了RRC上下文。在RRC_CONNECTED中,建立了RRC上下文,并且两个实体都知道设备与无线接入网之间进行通信所需的所有参数。从核心网络的角度来看,设备处于CN_CONNECTED状态。设备所属的小区是已知的,并且已经配置了该设备的标识C-RNTI。连接状态旨在用于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但是不连续接收(DRX)可以配置为减少设备功耗。由于在gNB处于连接状态时已建立RRC上下文,因此无需DRX并开始接收/发送数据相对较快,因为不需要与其相关信令建立连接。移动性由无线接入网管理,也就是说,设备向网络提供相邻小区测量,该测量命令命令设备在相关时执行切换。上行链路时间对齐可能存在或可能不存在,但需要使用随机访问来建立并进行维护,以进行数据传输。在LTE中,仅支持空闲和连接状态。在实践中,常见的情况是将空闲状态用作主要的睡眠状态以减少设备功耗。但是,由于小数据包的频繁传输在许多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中很常见,因此结果是核心网络中发生了大量的从空闲到活动的转换。这些转换是以信号负载和相关延迟为代价的。因此,为了减少信令负载并总体上减少等待时间,在NR中定义了第三状态,即RRC_INACTIVE状态。在RRC_INACTIVE中,RRC上下文同时保留在设备和gNB中。核心网络连接也保持不变,也就是说,从核心网络角度来看,设备处于CN_CONNECTED状态。因此,向数据传输的连接状态的转换很快,不需要核心网络信令。 RRC上下文已经在网络中存在,并且可以在无线接入网中处理从空闲到活动的过渡。同时,允许设备以与空闲状态类似的方式休眠,并通过小区重选来处理移动性,也就是说,无需网络参与。因此,RRC_INACTIVE可以看作是空闲状态和连接状态的混合。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不同状态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所涉及的移动性机制。高效的移动性处理是任何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部分。对于空闲和非活动状态,移动性由设备通过小区重选来处理,而对于连接模式,移动性由无线接入网络基于测量值进行处理。下面以闲置模式和非活动模式移动性为起点,介绍了不同的移动性机制。

6.5.2 空闲态和非激活态的移动性

处于空闲和非活动状态的移动性机制的目的是确保网络可访问设备。网络通过借助寻呼消息通知设备来做到这一点。发送此类寻呼消息的区域是寻呼机制的关键方面,在空闲和非活动模式下,设备可以控制何时更新此信息。有时将其称为小区重选。从本质上讲,设备会搜索候选小区并对其进行测量,类似于初始小区搜索。一旦设备发现接收功率远远高于其当前功率的小区,便将其视为最佳小区,并且,如有必要,通过随机访问与网络联系。

6.5.2.1跟踪设备
原则上,网络可以通过广播每个小区的寻呼消息,在整个网络覆盖范围内将寻呼发送到设备。但是,这显然暗示着寻呼消息传输的非常高的开销,因为绝大多数的寻呼传输将发生在目标设备不位于的小区中。另一方面,如果仅在该设备所在的小区中发送寻呼消息,则需要在小区级别上跟踪该设备。这意味着设备每次离开一个小区的范围并进入另一个小区的覆盖范围时,都必须通知网络。在这种情况下,就通知网络有关更新的设备位置所需的信令而言,这还将导致非常高的开销。因此,通常会在这两种极端情况之间做出折衷,其中仅在小区组级别上跟踪设备:①如果设备移至当前小区组之外的小区中,则网络仅会接收有关设备位置的新信息; ②寻呼设备时,寻呼消息在小区组内的所有小区上广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NR,这种跟踪的基本原理对于空闲状态和非活动状态是相同的,尽管在两种情况下分组有所不同。如图6.18所示,NR小区被分组为RAN区域,其中每个RAN区域由RAN区域标识符(RAI)识别。 RAN区域又分为更大的跟踪区域,每个跟踪区域由跟踪区域标识符(TAI)标识。因此,每个小区属于一个RAN区域和一个跟踪区域,它们的身份被提供为小区系统信息的一部分。跟踪区域是在核心网络级别进行设备跟踪的基础。核心网络为每个设备分配一个UE注册区域,该区域由一系列跟踪区域标识符组成。当设备进入属于未包括在指定的UE注册区域中的跟踪区域的小区时,它会访问包括核心网络在内的网络,并执行NAS注册更新。核心网络注册设备位置并更新设备UE注册区域,实际上是为设备提供包括新TAI的新TAI列表。为设备分配一组TAI(即一组跟踪区域)的原因是,如果设备在两个相邻跟踪区域的边界上来回移动,则可以避免重复进行NAS注册更新。通过将旧的TAI保持在更新的UE注册区域内,如果设备移回到旧的TAI中,则不需要新的更新。RAN区域是在无线接入网络级别进行设备跟踪的基础。可以为处于非活动状态的UE分配RAN通知区域,该区域由以下任意一项组成:①小区标识列表; ②RAI列表,实际上是RAN区域列表;③TAI列表,实际上是跟踪区域列表。注意,第一种情况与使每个RAN区域由一个小区组成基本上相同,而最后一种情况与使RAN区域与跟踪区域一致基本上相同。 RAN通知区更新的过程类似于UE注册区的更新。当设备进入不直接或间接(通过RAN /跟踪区域)包括在RAN通知区域中的小区时,设备将访问网络并进行RRC RAN通知区域更新。无线网络登记设备位置并更新设备RAN通知区域。由于跟踪区域的改变总是总是意味着设备RAN区域也发生变化,因此每次设备进行UE注册更新时,都会隐式地完成RRC RAN通知区域更新。为了跟踪其在网络中的移动,该设备初始小区搜索来搜索SSB并对其进行测量。一旦设备发现其接收功率超过其当前接收功率的SSB超过一定的阈值,它会读取新小区的系统信息(SIB1),以获取有关跟踪和RAN区域的信息。

6.5.2.2寻呼消息发送
与系统信息的传递类似,借助普通的调度PDSCH传输来提供寻呼消息。 为了允许较低的设备能耗,设备仅应在特定的时间实例(例如,每100ms或更不频繁地唤醒一次)来监视寻呼消息。 寻呼消息由DCI中携带的特定PI-RNTI指示。 一旦检测到这样的DCI,设备就对相应的PDSCH进行解调和解码,以提取寻呼消息。 注意,在同一寻呼传输中,可能存在多个与不同设备相对应的寻呼消息。 因此,PI-RNTI是共享的标识。

6.5.3 连接态的移动性

在连接状态下,设备已建立与网络的连接。连接状态移动性的目的是确保在设备在网络中移动时保持这种连接性,而不会造成任何中断或明显的性能下降。为确保这一点,设备会在当前载波频率(频率内测量)和已通知设备的不同载波频率(频率间测量)上连续搜索新的小区。可以以与用于空闲和非活动模式下的初始访问和小区搜索基本相同的方式在SSB上进行此类测量。但是,也可以在配置的CSI-RS上进行测量。在连接状态下,设备在切换到其他小区时不会自行做出任何决定。而是基于不同的触发条件,例如与当前小区相比,所测量的SS块的相对功率,设备会将测量结果报告给网络。基于该报告,网络决定设备是否要切换到新的小区。应该指出的是,该报告是使用RRC信令完成的,也就是说,它未被用于例如波束管理的第1层测量和报告框架所涵盖。除了彼此紧密同步的非常小的小区之外,设备的当前上行链路传输定时通常将与假定设备要切换到的新小区不匹配。为了建立与新小区的同步,设备必须执行随机访问过程。但是,这可能是使用特定分配给设备的资源的无竞争随机访问,而没有有碰撞的风险,但仅旨在建立与新小区的同步。因此,仅需要随机接入过程的前两个步骤,即,同步码传输和相应的随机接入响应为设备提供了更新的传输定时。


  • 9
    点赞
  • 5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3
    评论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sundaygeek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