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类社会便依赖地图来界定疆域与探寻地点,这一传统可追溯至数千年前。
在古代,尚未有现代测绘技术的辅助,航海士与领土规划者仅凭手工绘制的地图指引方向、划分边界。
时至今日,我们得益于经纬度的精确体系,能够轻松锁定地球上的任何坐标,勾勒出其精确的轮廓。
纬度
纬度的起源与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有关,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渡海南侵并继而东征,随军地理学家尼尔库斯在沿途搜集资料准备绘制“世界地图”时,发现沿着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由西向东季节变换与日照长短都很相仿。
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地图
于是,他首次在地球上划出了一条纬线,这条线从直布罗陀海峡起,沿着托鲁斯和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到太平洋。
地图学家巧妙地利用一系列想象中的平行线——纬线,为地球表面上的每一个点赋予了一个独特的坐标。
纬度
赤道,这条将地球均分为南北半球的虚拟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纬度的基准点,其纬度值为0°。
纬度
从赤道出发,向北延伸至北极点,纬度值递增至90°,标记为北纬(N);向南则至南极点,同样达到90°,称为南纬(S)。
纬度
每一纬度所代表的地表距离大约为111公里,这一数值的确定得益于地球近似球体形态的认识——地球被等分为360份,周长约为40,000公里,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即可得出。
例如,纽约州锡拉丘兹位于北纬 43°,新西兰基督城位于南纬 43°。
经度
相较于纬度的平行布局,经度则通过连接南北两极的子午线来界定东西方向。
经度表示的是某条子午线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角度差,本初子午线作为经度的起点,被定义为0°经线,其位置选定于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子午线,这一决定是在1884年的国际会议上达成的。
经度
从本初子午线向西,经度值递增至180°为西经(W);向东则同样递增至180°为东经(E)。值得注意的是,180°经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东经与西经在此交汇的特殊位置。
经线
与纬度不同的是,经度上每一度所代表的实际距离并非固定,而是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赤道附近,经度1°大约对应111公里,但这一距离会随着向两极的靠近而逐渐缩短,直至在两极处缩为一点。
经纬度网格
经度的概念和纬度的进一步应用则是在后来的历史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总的来说,经纬度的起源是人类为了精确地定位地球上的位置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套坐标系统,它对于地理、航海、气象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写在最后
本文为你分享经度与纬度的来自于划分原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你可以立即点击“分享”按钮,将本文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