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天在外边,也抽空读了些书,关于重构的部分没有感觉,倒是保龄球计分的例子比较有趣。
下午和朋友聊天,谈到目前国内的软件开发水平,朋友认为做外包的普遍水平较高,因为有国外客户盯着。自己做产品时间比较长的,也能总结出自己的方法。比较差的是那种为别人打零工的公司,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很难积累下来什么。也谈起从2000年起推行CMM后的变化,总体感觉还是提高比较快,一些好的做法如配置管理、评审、测试优先等现在已经很普遍。国内目前比较缺乏的是高水平的分析适和架构师,这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今天一天在外边,也抽空读了些书,关于重构的部分没有感觉,倒是保龄球计分的例子比较有趣。
下午和朋友聊天,谈到目前国内的软件开发水平,朋友认为做外包的普遍水平较高,因为有国外客户盯着。自己做产品时间比较长的,也能总结出自己的方法。比较差的是那种为别人打零工的公司,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很难积累下来什么。也谈起从2000年起推行CMM后的变化,总体感觉还是提高比较快,一些好的做法如配置管理、评审、测试优先等现在已经很普遍。国内目前比较缺乏的是高水平的分析适和架构师,这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