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整理

一、选择+填空

1、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向用户提供许多服务,就是因为互联网具有两个基本特点,即连通性和共享性

2、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eg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 )。

  1. ARPANET B. 互联网 C. NSF net D. CERNET

3、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对等方式(P2P方式)

4、三种交换方式在数据传送阶段的主要特点:

①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②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节点,全部储存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③分组

交换---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节点,储存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1.电路交换的优点有()。
I传输时延小       II 分组按序到达       III 无需建立连接         IV 线路利用率高
A. I 、 II B. II 、 III C. I 、 III D. II 、 IV

5、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

①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

②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③局域网LAN(Local)

④个人区域网PAN(Personal)

(2)按照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①公用网(public network)

②专用网(private network)

eg:计算机网络的常用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网络使用者进行分类,另一种是根据( )分类。
A. 网络协议  B. 网络操作系统  C. 网络作用范围  D. 网络服务器类型与规模

6物理层传输单位为比特数据链路层的传输单位为网络层传输单位为 IP 数据报(或者数据报), 传输层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

eg: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的传输单位(或 PDU)分别是( )。

Ⅰ.帧 Ⅱ. 比特 Ⅲ.报文段 Ⅳ.数据报

A.Ⅰ、Ⅱ、Ⅳ、Ⅲ B. Ⅱ、Ⅰ、Ⅳ、Ⅲ

C. Ⅰ、Ⅳ、Ⅱ、Ⅲ D. Ⅲ、Ⅳ、Ⅱ、Ⅰ

7、香农公式:信道的极限传输速率C = W log2(1+S/N) (bit/s)

(W:信道的带宽(HZ),S:信道内所传速率的平均功率,N:信道内的高斯噪声功率)

eg:一个传输数字信号的模拟信道的信号功率是 0.62W,噪声功率是 0.02W,频率范围为 3.5~3.9MHz,该信道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是()。
A 1Mbit/s     B 2Mbit/s    C 4Mbit/s     D 8Mbit/s
解析:计算信噪比 S/N=0.62/0.02=31;带宽 W=3.9-3.5=0.4MHz,由香农公式可知,最高数据传输率 V=W×log2(1+S/N)=0.4×log2(1+31)=2Mbit/s。

eg:如果带宽为 4kHz,信噪比为 30dB,则该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为()。
A 10kbit/s     B 20kbit/s
   C 40kbit/s   D 80kbit/s

解析:信噪比常用分贝(dB)表示,在数值上等于 10lg(S/N)(dB)。题目已知带宽 W=4kHz,信噪比S/N=1030/10=1000,根据香农定理得出该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公式,C=W×log2(1+S/N)=4kHz×log2(1+1000)≈40kbit/s。

8、在十分偏远的地方,或在离大陆很远的海洋中,要进行通信就几乎完全要依赖于卫星通信

eg:下列关于卫星通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卫星通信的通信距离大,覆盖的范围广。
B 使用卫星通信易于实现广播通信和多址通信。
C 卫星通信不受气候的影响,误码率很低。
D 通信费用高,时延较大是卫星通信的不足之处。

9、PPP(Point-to-Point Protocol)协议的特点

(1)PPP协议应该满足的需求:

①简单②封装成帧③透明性④多种网络层协议⑤多种类型链路⑥差错检测⑦检测连接状态⑧最大传送单元⑨网络层地址协商⑩数据压缩协商

(2)PPP协议的组成

①一个将IP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

②一个用来建立、配置和测试数据链路连接的链路控制协议LCP(Link Control Protocol)

③一套控制协议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eg1: PPP 协议中的 LCP 帧起到的作用是( )。

A 在建立状态阶段协商数据链路协议的选项        B 配置网络层协议

C 检查数据链路层的错误,并通知错误信息        D 安全控制,保护通信双方的数据安全

eg2: PPP 协议提供的功能有( )。

A 一种成帧方法    B 链路控制协议(LCP)  C 网络控制协议(NCP)   D A,B 和 C 都是

10、(1)将网络连接起来需要使用的一些中间设备,根据中间设备所在的层次,可以有以下四种不同的中间设备:

①物理层 ->转发器

②数据链路层 ->网桥或桥接器

③网络层->路由器

④网络层以上-> 网关(用网关连接两个不兼容的系统需要在高层进行协议的转换)

(2)适配器、转发器、集线器、网桥、以太网交换机的作用以及使用场合?

①适配器,也称为网卡,主要作用是将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与传输媒介相连,并在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之间进行通信转换。它固化有MAC地址,负责数据的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的转换,以及实现以太网协议。转发器(Repeater),工作在物理层,主要用于加强信号,延长网络的距离。

②集线器(Hub)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转发器,工作在物理层,主要用于星型网络布线,将多个设备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局域网。它对所有端口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放大,但不具备过滤功能,所有数据包都是广播式发送。

③网桥(Bridge)工作于数据链路层,主要用于连接两个相同的网络段,同时可以过滤通信量,从而隔离冲突域。网桥能够根据MAC地址表进行帧转发和过滤,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可靠性。

④以太网交换机(Switch),类似于多端口的网桥,也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通过自学功能自动构建MAC地址表,实现快速、高效的数据转发。交换机允许多对接口间的通道同时工作,显著提高了网络带宽利用率。

Eg1网卡实现的主要功能是( )。

A 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B 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的功能

C 物理层与网络层的功能

D 数据链路层与应用层的功能

Eg2:以太网交换机是按照( )进行转发的

A MAC 地址 B IP 地址 C 协议类型 D 端口号

eg3: 在互联网设备中,只工作在物理层的互联设备是()。
I 集线器 II 交换机 III 路由器 IV 中继器
A. I 、II   B. II 、 IV      C. I 、 IV    D. III、 IV

11、互联网采用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

网络在分组发送时不需要先建立连接。每个分组(也就是IP数据报)独立发送,与其前后的分组无关(不进行编号)。网络层不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也就是说,所传送的分组可能会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即不按序到达终点),当然也不保证分子交换的时限。

12、A类、B类和C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分别为1个,2个和3个字节长,1字节=8bit,在网络号字段最前面有1-3为的类别位,分别规定为0,10,和110。

A类、B类和C类地址的主机号字段分别为3个,2个和1个字节长.

eg1:22.在 IPv4 中,组播地址是( )地址。
A.A 类 B.B 类 C.C 类 D.D 类

eg2:假设有一个 B 类 IPv4 地址指定了子网掩码 255.255.255.0,则每个子网可以有的主机数为( )。
A.256     B.254      C.1024     D.1022

eg3:在两个指定主机间通信,以下列出的 IPv4 地址中,不可能作为目的地址的是(1)? 不能作为源地址的
是(2)?
(1)
A.0.0.0.0       B.127.0.0.1     C.100.10.255.255     D.10.0.0.1
(2) A.0.0.0.0          B.127.0.0.1     
C.100.255.255.255     D.10.0.0.1

解析:0.0.0.0 代表本网络,不能作为目的地址(如果某个 IP 分组是发往互联网的,
则 0.0.0.0 可以成为默认的目的 IP 地址,但是指定两台主机通信则不能作为目的地址);100.255.255.255 是A 类广播地址,不能作为源地址。

eg4:在 IPv4 首部的字段中,与分片和重组无关的是( )。
A.总长度 B.标识 C.标志D.片偏移
eg5:网络中如果出现了错误会使得网络中的数据形成传输环路而无限转发环路的分组,IPv4 协议使用( )解决该问题。
A.报文分片  B.增加校验和  
C.设定生命期  D.增加选项字段
eg5.把 IP 网络划分成子网,这样做的好处是( )。
A.增加冲突域的大小B.增加主机的数量

C.减少广播域的大小D.增加网络的数量
eg6.在一条点对点的链路上,为了减少 IPv4 地址的浪费,子网掩码应该指定为( )。

A.255.255.255.252           B.255.255.255.248
C.255.255.255.240           D.255.255.255.196
eg7.根据 NAT 协议,下列 IPv4 地址中( )不允许出现在因特网上作为公网 IP 地址。
A.192.172.56.23    B.172.15.34.128    
C.192.168.32.17    D.172.128.45.34

eg8.在路由表中设置一条默认路由,目标 IPv4 地址应为(1),子网掩码应为(2)。
(1)A.127.0.0.0            B.127.0.0.1
C.1.0.0.0            
 D.172.128.45.34
(2)A.0.0.0.0              B.255.0.0.0
C.0.0.0.255            D.255.255.255.255

eg9.如果用户网络需要划分成 5 个子网,每个子网最多 20 台主机,则适用的子网掩码是( )。
A.255.255.255.192           B.255.255.255.240

C.255.255.255.224           D.255.255.255.248
eg10.一个 B 类地址,如果不分子网,那么最多可以容纳( )个主机。
A.65536  
 B.65534      C.256      D.255

解析:B 类地址共有 16 位的主机号,最多可以有 65536 个 IP 地址,但是还需要去掉全“0”和全“1”
的情况,剩下 65534 个主机。
eg11:根据分类编制方案,总共有( )个 A 类地址。
A.254    B.127     C.255      
D.126

解析:A 类地址总共有 7 位的网络号,最多可以有 128 个地址,同样也需要去掉全“0”和全“1”
的情况,剩下 126 个网络可以分配。

eg12.如果 IPv4 的分组太大,则会在传输中被分片,那么在( )地方将对分片后的数据报重组。
A.中间路由器B.下一跳路由器C.核心路由器
D.目的端主机
eg13.下面的地址中,属于单播地址的是( )。
A.172.31.128.255/18      B.10.255.255.255
C.192.168.24.59/30       D.224.105.5.211
eg14:某端口的 IPv4 地址为 172.16.7.131/126,则其所在网络的广播地址是( )。
A.172.16.7.255            B.172.16.7.129

C.172.16.7.191            D.172.16.7.252
eg15.主机的 IPv4 地址为 172.16.2.160 属于下面哪一个子网?( )。
A.172.16.2.64/26          B.172.16.2.96/26

C.172.16.2.128/26         D.172.16.2.192/26
eg16.局域网中某主机的 IPv4 地址为 172.16.1.12/20,该局域网的子网掩码为(1),最多可以连接的主机数为(2)。
(1)A.255.255.255.0      B.255.255.254.0      C.255.255.252.0      
D.255.255.240.0
(2)A.4094     B.2044    C.1024    D.51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子网掩码的求法;从地址块 172.16.1.12/20 中可以看出子网掩码
为 20 个连续的“1”和 12 个“0”,即 11111111 11111111 11110000 00000000,转换为十进制为 255.255.240.0。由于拿出了 12 位作为主机号,所以一共可以连接 212-2=4094 台主机。

13、(1)ICMP报文是装在IP数据报中,作为其中的数据部分。是IP层的协议。

ICMP报文作为IP层数据报的数据,加上数据报的首部,组成IP数据报发送出去。

(2)ICMP差错报告报文有四种类型:

①终点不可达,当路由器或主机不能交付数据报时就向源点发送终点不可到达报文。

②时间超过,当路由器收到生存时间为零的数据报时,除丢弃该数据包外,还要向源点发送时间不可达报文。

③参数问题,当路由器或目的主机收到的数据报的首部中有的字段的值不正确时,就丢弃该数据报,并向源点发送参数问题报文。

④改变路由(重定向),路由器把改变路由报文发送给主机,让主机知道下次应该将数据报发送给另外的路由器(可通过更好的路由)。

Eg1:ICMP 报文的传输方式是( )。

A.无连接的 UDP 数据报形式传送

B.面向连接的 TCP 报文形式传送

C.放在 IP 数据报的首部字段中传送

D.放在 IP 数据报的数据字段中传送

解析:网际报文控制协议(ICMP)属于 IP 层数据报的数据,加上 IP 层数据报的首部,组成 IP 数据报发送出去。

Eg2:ICMP 协议有多种控制报文,当网络中出现拥塞时,路由器发出( )报文。

A.由重定向 B.目标不可达到

C.源抑制 D.子网掩码请求

解析:在 TC/IP 协议体系中,ICMP 协议采用的是源控制方法,即路由器或主机因拥塞而丢掉数据 报时,它就向数据报的源主机发送源抑制报文,抑制源主机发送数据报的速率。

14、OSPF和BGP的特地:

eg:因特网的 RIP、OSPF 协议、BGP 分别使用了什么路由选择算法( )。
I.路径-向量路由选择协议 II.链路状态协议 III.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
A.I、II、III   B.II、III、I  C.II、I、III   D.III、II、I

15、由场所A和B的内部网络所构成的虚拟专用网VPN称为内联网,即内联网VPN,表示场所A和B都属于同一个机构。

   有时一个机构的VPN需要某些外部机构参加进来。这样的VPN称为外联网,即外联网VPN。

16、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为了更加有效的利用NAT路由器上的全球IP地址,现在常用的NAT转换表把运输层的端口号也利用上。因此,就可以使多个拥有本机地址的主机,共用一个NAT路由器上的全球IP地址,因而可以同时和互联网上的不同主机进行通信。

17、(1)端到端的通信是应用进程之间的通信。

   (2)TCP连接的端点叫做套接字或插口,

套接字socket = (IP地址:端口号)

每一条TCP连接唯一地被通信的两端的两个端点(即两个套接字)所确定。

即:TCP连接 :: = {(IP1:port1),( IP2:port2)}

18、TCP的报文段的首部格式和UD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的异同

(1)源端口和目的端口

    • TCP:各占2字节,用于标识通信双方的端口。
    • UDP:同样占用2字节,功能相同。

(2)序号和确认号

    • TCP:序号(32位)用于标识每个报文段,使目的主机可确认已收到指定报文段中的数据;确认号(32位)用于返回确认信息,使源主机知道某个或几个报文段已被接收。
    • UDP:没有序号和确认号字段,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顺序。

(3)数据偏移和首部长度

    • TCP:数据偏移(4位)用于指示首部的长度,以32位字为单位。
    • UDP:没有专门的数据偏移字段,首部长度固定为8字节。

(4)控制位字段

    • TCP:包括紧急URG、确认ACK、推送PSH、复位RST、同步SYN和终止FIN等标志位,这些标志位用于控制连接的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的终止等操作。
    • UDP:没有控制位字段,因UDP不需要建立连接和释放连接。

(5)窗口大小

    • TCP:窗口字段(16位)用于流量控制,告知对方在未收到确认的情况下可以发送的最大数据量。
    • UDP:没有窗口字段,因为UDP不提供流量控制机制。

(6)检验和

    • TCP:检验和(16位),计算范围包括首部和数据,用于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 UDP:同样包含检验和(16位),但仅对首部和数据进行校验,以保证数据正确性。

(7)紧急指针字段

    • TCP:当URG标志为1时,紧急指针字段有效,表示紧急数据的偏移量。
    • UDP:没有紧急指针字段,因为UDP不处理紧急数据。

(8)选项字段

    • TCP:可变长度的选项字段,用于扩展TCP的功能,如最大报文段长度(MSS)等。
    • UDP:没有选项字段,因为其首部格式固定且简单。

(TCP复杂的首部格式使其支持更多高级功能,适用于可靠性要求高的场景。而UDP简单的首部则减少了处理开销,适合快速、实时的数据传输需求。)

19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能够把互联网上主机名字转换成为IP地址。

20、鉴别是网络安全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鉴别和加密是不相同的概念。鉴别内容有一、鉴别发信者(实体鉴别或端点鉴别)二、鉴别报文的完整性

二、简答题

1、网络协议三要素:

答:①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②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③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2、数据链路层上的三个基本问题:

答:①封装成帧,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帧。

        ②透明传输,在数据链路层透明的传送数据,无论什么样的比特组合的数据,都能够按照原样没有差错地通过这个数据链路层。

        ③差错检测,差错检测是在数据通信中识别数据在传输、处理或存储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的过程。

3、三报文握手建立TCP连接的过程

4、对比OSI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和TCP/IP四层协议体系结构?

答:OSI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包括(从上到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TCP/IP四层协议体系结构包括(从上到下):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链路层。

OSI七层模型和TCP/IP模型都是为了解决网络通信问题而设计的,但它们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OSI七层模型是一个理论上的网络通信模型,它为网络通信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框架和参考。而TCP/IP四层模型则是一个实际上的网络通信标准,它更加简洁和实用,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的网络环境中。

OSI模型更加注重层次之间的划分和功能的独立性,而TCP/IP模型则更加注重效率和实用性。

5、NAT的主要功能?

答:①IP地址转换:允许多个内部设备共享单个公共IP地址,节省IP资源。

②增强安全性:隐藏内部网络真实IP地址,提高网络安全性。

③简化配置:减少公共IP地址需求,使网络管理更灵活。

④解决地址冲突:避免内外网IP地址冲突。

⑤支持IPv4地址短缺:在IPv4地址有限的情况下支持更多设备联网。

6、域名系统DNS的主要功能?

答:①解析域名,将域名转换为对应的IP地址,使用户不需要记住每个网站的IP地址。

②负载均衡,将一个域名解析为多个IP地址,分散用户的访问压力,提高网站的性能和可用性。

③缓存和更新,保存一定时间内解析过的域名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加快解析速度,减少网络流量。

④将人类可读的名称转换为机器识别的IP地址,供计算机相互连接。

过滤和拦截恶意网站,提供安全的网络浏览环境。

7、路由器到IP报文分组转发的过程?

答: ①接收到IP数据包:路由器的接口设备会接收到来自网络的数据包,这个数据包包含目的IP地址和源IP地址。

②检查目的地址:路由器会对每个进入的数据包头进行检查,查看目的IP地址所指的目标是否在其路由表中。

③查找路由表:路由器内部维护了一个路由表,它包含了到达各个网络的路径信息。如果找到了匹配的目的网络,就会继续处理;如果没有,则可能会发送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错误消息给源设备。

④根据路由策略选择路径:根据路由表中的路径信息,路由器会选择最佳路径(也称为下一跳)转发数据包。

⑤添加或更新报文头信息:如果选择了新的路径,路由器可能会修改数据包的头部信息,如TTL(Time To Live,生存时间),然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⑥封装和转发:路由器将数据包封装到网络接口的帧或数据包中,然后按照选择的路径将其发送到下一个路由器,这个过程可能通过交换机或直接传输。

⑦重复过程:这个过程在每个路由器之间重复,直到数据包到达最终的目的地。

三、计算题

1、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x108m/s。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it/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it/s。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2、假定要用3 kHz带宽的电话信道传送64 kbit/s的数据(无差错传输),试问这个信道应具有多高的信噪比(分别用比值和分贝来表示)?这个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3、在图 3-30中,某学院的以太网交换机有三个接口分别和学院三个系的以太网相连,另外三个接口分别和电子邮件服务器、万维网服务器以及一个连接互联网的路由器相连。图中的A,B和C都是100Mbits以太网交换机。假定所有的链路的速率都是100Mbits,并且图中的9台主机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和任何一个服务器或主机通信。试计算这9台主机和两个服务器产生的总的吞吐量的最大值。为什么?

4、

5、

6、在TCP的拥塞控制中,什么是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和快恢复算法?这里每一种算法各起什么作用?“乘法减小”和“加法增大”各用在什么情况下?

慢开始:

    这个“慢”并非是指拥塞窗口增长的速度慢,而是指拥塞窗口是由小到大逐渐增大(翻倍增长)的,而不是一开始拥塞窗口就很大。

   慢开始算法的初始拥塞窗口是这样规定的:

若SMSS(发送方的最大报文段)>2190字节,则设置初始拥塞窗口为cwnd = 2xSMSS字节,且不能超过2个报文段

若SMSS>1095字节且SMSS<=2190字节,则设置初始拥塞窗口为cwnd = 3xSMSS字节,且不得超过3个报文段

若SMSS<=1095,则设置初始拥塞窗口cwnd = 4xSMSS字节,且不得超过4个报文段

   慢开始的拥塞窗口增长规则是:

在每收到一个对新的报文段的确认后,可以把拥塞窗口增加最多一个SMSS的数值,就是

                                  拥塞窗口cwnd每次的增长量 = min(N,SMSS)

其中N是原先未被确认的、但现在被刚收到的确认报文段所确认的字节数。

慢开始算法起的作用:试探性地控制拥塞窗口,避免网络出现拥塞。

拥塞避免(加法增大):

   当慢开始算法使拥塞窗口增长到一定大小的时候,为了避免这种增长可能带来的拥塞,因此,当慢开始算法使得拥塞窗口增长到某个阈值的时候,就要切换到拥塞避免算法来减缓这种增长。

  拥塞避免算法的规则是这样的:每经过一个往返时间RTT,发送方的拥塞窗口cwnd的大小就+1,而不是向慢开始那样加倍增长,因此在拥塞避免节点就称为“加法增大”AI,表明在拥塞避免阶段,拥塞窗口cwnd按线性规律缓慢增长,比慢开始的拥塞窗口增长速率缓慢得多。

拥塞避免的作用:显然就是减缓慢开始的拥塞窗口增长速率,以避免过快增长带来的拥塞。

快重传:

  有时,个别的报文段在网络中意外丢失,但是此时网络并没有发生拥塞,如果发送方迟迟收不到确认,就会产生超时,并误以为网络发生拥塞,这就导致发送方错误地启动慢开始算法,把拥塞窗口又置为1,因而不必要地降低的传输效率。

  采用快重传算法可以让发送方尽早知道发生了个别报文段的丢失,具体做法就是接收方在收到数据时立马发送确认,如M2出现了丢失,在发送方发送M3时,接收方向发送方发送一个对M2的重复确认,当发送方发送M4时,接收方依然向发送方发送一个对M2的重复确认,M5亦如此。这样发送方就收到了三次对M2的重复确认,发送方就知道M2只是意外丢失了,而并未出现拥塞,这样发送方就不会启动慢开始算法了,而是立即重传M2.

快重传的作用:避免发送方对网络拥塞误判引起的误启动慢开始算法,减少不必要的传输效率的降低。

快恢复(乘法减小):

当发送方连续收到三个重复确认时,就执行“乘法减小”算法,把慢开始的门限减半,这是为了预防网络发生拥塞,但是并不执行慢开始算法。

快恢复的作用:使拥塞窗口不会被过分地减小,提高传输效率。

“加法增大”和“乘法减小”各用在什么情况下?

加法增大用在当慢开始算法使拥塞窗口的大小>=门限值的时候

乘法减小用在当发送方连续收到三个重复确认的时候

7、

 (1)试画出如图5-25所示的拥塞窗口与RTT的关系曲线。

 (2)指明TCP工作在慢开始阶段的时间间隔。

 (3)指明TCP工作在拥塞避免的时间间隔。

 (4)在RTT = 16和RTT = 22之后发送方是通过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还是通过超时检测到丢失了报文段?

 (5)在RTT = 1、RTT = 18 和RTT = 24时,门限ssthresh分别被设置为多大?

 (6)在RTT等于多少时发送出第70个报文段?

 (7)假定在RTT = 26 之后收到了三个重复的确认,因而检测出了报文段的丢失,那么拥塞窗口cwnd和门限ssthresh有多大?

解:

四、综合题

1、



未完待更...

  • 22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完整版: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27595745/89522468 【课程大纲】 1-1 什么是java 1-2 认识java语言 1-3 java平台的体系结构 1-4 java SE环境安装和配置 2-1 java程序简介 2-2 计算机中的程序 2-3 java程序 2-4 java类库组织结构和文档 2-5 java虚拟机简介 2-6 java的垃圾回收器 2-7 java上机练习 3-1 java语言基础入门 3-2 数据的分类 3-3 标识符、关键字和常量 3-4 运算符 3-5 表达式 3-6 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3-7 循环语句 3-8 跳转语句 3-9 MyEclipse工具介绍 3-10 java基础知识章节练习 4-1 一维数组 4-2 数组应用 4-3 多维数组 4-4 排序算法 4-5 增强for循环 4-6 数组和排序算法章节练习 5-0 抽象和封装 5-1 面向过程的设计思想 5-2 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 5-3 抽象 5-4 封装 5-5 属性 5-6 方法的定义 5-7 this关键字 5-8 javaBean 5-9 包 package 5-10 抽象和封装章节练习 6-0 继承和多态 6-1 继承 6-2 object类 6-3 多态 6-4 访问修饰符 6-5 static修饰符 6-6 final修饰符 6-7 abstract修饰符 6-8 接口 6-9 继承和多态 章节练习 7-1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简介 7-2 对象模型建立 7-3 类之间的关系 7-4 软件的可维护与复用设计原则 7-5 面向对象的设计与分析 章节练习 8-1 内部类与包装器 8-2 对象包装器 8-3 装箱和拆箱 8-4 练习题 9-1 常用类介绍 9-2 StringBuffer和String Builder类 9-3 Rintime类的使用 9-4 日期类简介 9-5 java程序国际化的实现 9-6 Random类和Math类 9-7 枚举 9-8 练习题 10-1 java异常处理 10-2 认识异常 10-3 使用try和catch捕获异常 10-4 使用throw和throws引发异常 10-5 finally关键字 10-6 getMessage和printStackTrace方法 10-7 异常分类 10-8 自定义异常类 10-9 练习题 11-1 Java集合框架和泛型机制 11-2 Collection接口 11-3 Set接口实现类 11-4 List接口实现类 11-5 Map接口 11-6 Collections类 11-7 泛型概述 11-8 练习题 12-1 多线程 12-2 线程的生命周期 12-3 线程的调度和优先级 12-4 线程的同步 12-5 集合类的同步问题 12-6 用Timer类调度任务 12-7 练习题 13-1 Java IO 13-2 Java IO原理 13-3 流类的结构 13-4 文件流 13-5 缓冲流 13-6 转换流 13-7 数据流 13-8 打印流 13-9 对象流 13-10 随机存取文件流 13-11 zip文件流 13-12 练习题 14-1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14-2 事件处理机制 14-3 AWT常用组件 14-4 swing简介 14-5 可视化开发swing组件 14-6 声音的播放和处理 14-7 2D图形的绘制 14-8 练习题 15-1 反射 15-2 使用Java反射机制 15-3 反射与动态代理 15-4 练习题 16-1 Java标注 16-2 JDK内置的基本标注类型 16-3 自定义标注类型 16-4 对标注进行标注 16-5 利用反射获取标注信息 16-6 练习题 17-1 顶目实战1-单机版五子棋游戏 17-2 总体设计 17-3 代码实现 17-4 程序的运行与发布 17-5 手动生成可执行JAR文件 17-6 练习题 18-1 Java数据库编程 18-2 JDBC类和接口 18-3 JDBC操作SQL 18-4 JDBC基本示例 18-5 JDBC应用示例 18-6 练习题 19-1 。。。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