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什么是inode

一、什么是inode?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 sector组成一个 block。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 文件的字节数

  *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

  * 文件的Group ID

  * 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

  * 文件的时间戳,共有三个:ctime指inode上一次变动的时间,mtime指文件内容上一次变动的时间,atime指文件上一次打开的时间。

  * 链接数,即有多少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

  * 文件数据block的位置

每个文件都只对应一个inode,里面包含了与该文件有关的一些信息。linux中可以用stat命令,查看某个文件的inode信息。

  • 问:每个文件只对应一个inode,那么inode与文件是一一对应的吗?
    答:不是。每个文件只对应一个inode。但是,1个inode可以被多个文件对应。例:硬链接文件与源文件的inode是一样的。

  • 问:文件数什么情况下会比inode数多?
    答:存在大量硬链接文件时,因为硬链接文件与源文件使用同一个inode。注意:软链接文件则不是。

  • 问:inode数什么情况下会比文件数多?
    答:硬盘刚被初始化时,inode数被预设了一个值,此时inode数是最多的,且存在大量空闲inode,则inode数就比文件数多。

  • inode节点的总数,在格式化时就预设了,一般是每1KB或每2KB就设置一个inode。格式化时预设的inode数是最多的。当存放文件内容时,若文件小于block,则会独占1个block,并对应1个inode;若文件大于block,则会连续占用多个block,这时inode数量就减少了,因为连续几个block都使用同1个inode。
    由于是以block为存储单位,因此每次存储总会浪费点存储空间,有可能发生inode已经用光,但是硬盘还未存满的情况。这时,就无法在硬盘上创建新文件。

二、inode的地址与大小?

inode也会消耗硬盘空间,所以硬盘格式化的时候,操作系统自动将硬盘分成两个区域。一个是数据区,存放文件数据;另一个是inode区(inode table),存放inode所包含的信息。

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
假定在一块1GB的硬盘中,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为128字节,每1KB就设置一个inode,那么inode table的大小就会达到128MB,占整块硬盘的12.8%。

查看每个硬盘分区的inode总数和已经使用的数量,可以使用df -i命令。

三、inode编号

系统中同一硬盘分区的inode编号是唯一的,不同分区的inode编号可能相同,但不代表同一个文件。

每个inode都有一个号码,操作系统用inode号码来识别不同的文件。
表面上,用户通过文件名,打开文件。实际上,系统内部这个过程分成三步:首先,系统找到这个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其次,通过inode号码,获取inode信息;最后,根据inode信息中的block地址,找到文件数据所在的block,读出数据。

使用ls -i命令,可以看到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四、目录文件

目录文件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目录项(dirent)的列表。目录下的每一个dirent都有文件名:inode编号对应关系。用户通过文件名,在对应目录下匹配到inode编号即可操作。

struct dirent {
		ino_t          d_ino;       /* inode number */   //节点数(索引号)
        off_t          d_off;       /* offset to the next dirent *///文件偏移量
        unsigned short d_reclen;    /* length of this record */  //记录长度,比你的文件名要大
        unsigned char  d_type;      /* type of file; not supported by all file system types */ //文件类型
        char           d_name[256]; /* filename */   //文件名
};

五、链接文件

5.1、硬链接(为同一inode号添加文件名)

一般情况下,文件名和inode号码是"一一对应"关系,每个inode号码对应一个文件名。但是,Unix/Linux系统允许,多个文件名指向同一个inode号码。

这意味着,可以用不同的文件名访问同样的内容;对文件内容进行修改,会影响到所有文件名;但是,删除一个文件名,不影响另一个文件名的访问。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硬链接"(hard link)。

ln命令可以创建硬链接:ln 源文件 目标文件

inode信息中有一项叫做"链接数",记录指向该inode的文件名总数,这时就会增加1。

反过来,删除一个文件名,就会使得inode节点中的"链接数"减1。当这个值减到0,表明没有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系统就会回收这个inode号码,以及其所对应block区域。

这里顺便说一下目录文件的"链接数"。创建目录时,默认会生成两个目录项:".“和”…"。前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当前目录的"硬链接";后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父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父目录的"硬链接"。

5.2、软链接

“软链接”(soft link)或者"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实质是新建一个文件(分配全新的inode),存放的数据是原文件的文件名,文件数据大小是原文件名字的字节数;访问时通过文件名指向到原文件数据。

这意味着,文件A依赖于文件B而存在,如果删除了文件B,打开文件A就会报错:“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这是软链接与硬链接最大的不同:文件A指向文件B的文件名,而不是文件B的inode号码,文件B的inode"链接数"不会因此发生变化。创建软连接时会增加一个inode节点,而硬链接不会。

创建方式:

  • 原文件绝对路径或原文件相对与 file_link 的相对路径, 推荐使用相对路径,可移植性强
    ln -s file_path file_link file_path :
  • 读取软连接原始文件路径
    readlink file_link
  • 删除软连接
    rm -f file_link

软硬链接区别:

  • 软链接可以连接目录,而硬链接不可以链接目录。
  • 软链接可以跨分区进行链接,而硬链接不可以跨分区,更不可以跨磁盘作链接,这是由于硬链接的inode号是针对分区来说的,inode在分区里才有实际意义。

六、文件操作与inode的关系

  • cp命令执行原理
    系统分配一个空闲的inode号,在inode表中生成新条目;在目录中创建一个目录项,将名称与inode编号关联;拷贝数据生成新的文件

  • rm 命令执行原理
    链接数递减,减到零后,进而释放inode号,被系统重用;把数据块放在空闲列表中;删除目录项;数据实际上不会马上被删除,但当另一个文件使用数据块时将被覆盖。

  • mv命令执行原理
    如果mv命令的目标和源在相同的文件系统,作为mv 命令用新的文件名创建对应新的目录项;删除旧目录条目对应的旧的文件名;不影响inode表(除时间戳)或磁盘上的数据位置:没有数据 被移动!

  • 如果目标和源在一个不同的文件系统, mv相当于cp和rm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