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 19、基于STM32单片机智能RFID刷卡汽车位锁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一、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RFID技术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应用在各领域;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让人们越来越关心建筑内部的安全性。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保证建筑内部的安全性,智能门禁系统由此而研发。门禁系统集电脑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磁电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于一体,以智能卡的方式来控制门锁的开启,它不仅给管理者提供了更安全、更快捷、更自动化的管理模式,而且也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机械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门的安全要求,智能化的门禁系统已成为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智能门禁系统是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的安全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智能门禁系统把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结合起来,其研究结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我国本土厂商(如爱迪尔、华本、芯微)等已经成功研发了指纹识别芯片,国内对门禁系统的研究已经从认识研究阶段发展到自主研究阶段,而在系统的结构方面,国内的门禁系统的核心就是控制器,门控器大多由国外企业开发研制,但国内大部分厂家对门禁系统的研究仍然处于仿制阶段,没有对门禁系统核心技术惊醒自主研究开发。
传统的机械门锁仅仅是单纯的机械装置,无论结构设计多么合理,材料多么坚固,人们总能通过各种手段把它打开。在出入人很多的通道(像办公室,酒店客房)钥匙的管理很麻烦,钥匙丢失或人员更换都要把锁和钥匙一起更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出现了电子磁卡锁,电子密码锁,这两种锁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出入口通道的管理程度,使通道管理进入了电子时代,但随着这两种电子锁的不断应用,它们本身的缺陷就逐渐暴露,磁卡锁的问题是信息容易复制,卡片与读卡机具之间磨损大,故障率高,安全系数低。密码锁的问题是密码容易泄露,又无从查起,安全系数很低。同时这个时期的产品由于大多采用读卡部分(密码输入)与控制部分合在一起安装在门外,很容易被人在室外打开锁。这个时期的门禁系统还停留在早期不成熟阶段,因此当时的门禁系统通常被人称为电子锁,应用也不广泛。最近几年随着感应卡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门禁系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出现了感应卡式门禁系统,指纹门禁系统,虹膜门禁系统,面部识别门禁系统,乱序键盘门禁系统等各种技术的系统,它们在安全性,方便性,易管理性等方面都各有特长,门禁系统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
三、系统功能分析及体系结构设计:
本设计由STM32F103C8T6单片机核心板电路+LCD1602液晶显示电路+RFID模块电路+按键电路+继电器电路组成。
1、继电器模拟车位入口锁开关(类似车位前车桩),正常情况下闭合不允许其他车辆驶入,如果刷卡成功继电器断开,车辆驶入。
2、车辆驶入后,通过按键再次打开继电器,打开车桩,即将车锁在车位处。
本系统具体框图如下图所示:
系统原理框图
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1]曾非一. 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研究—MPC860目标机底层软件的实现[D]. 电子科技大学, 2014.
[2] 孙宝元、杨宝清.传感器及其应用手册.北京.
[3] 郑人杰. 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2.
[4] 任强. 传感器选用原则. 计量工作.2004.
[5] 李全利.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0~46 .
[6] 郑人杰. 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2.
[7] 胡汉才. 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8] Silicon Storage Technology Inc, SST39VF800A Datasheet.2001 .
[9] 张俊谟. 单片机中级教程原理与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10] 赵负图,传感器集成电路手册,第一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590~591 .
[11] 马建国.电子系统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12] 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 .
[13] 霍孟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4] 何立民,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5,46~50.
[15] 李广弟,单片机基础,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56~64.
[16] 何希才,新型实用电子电路400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60~65.
[17] Wolf W, 孙玉芳等译. 嵌入式计算系统设计原理.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18] Integrated Silicon Solution Inc. IS61LVI2816 Datasheet.2002.
[19] 熊媛. 传感器技术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展望[J]. 工业设计, 2016, 10(8):12-15.
[20] [杨振江,蔡德芳·新型集成电路使用指南与典型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10
[21] 卢本, 王君. 材料成形过程的测量与控制[M]. 上海: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2] 方琳. 基于ARM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D]. 南京邮电大学, 2015.
[23] 蔚承英, 陈勇刚, 杨利平等.基于GPRS和嵌入式计算机的远程监控系统研究[J]. 安防科技, 2016, 2(12):18-20.
[24] 杨希.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与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东南大学, 2012.
[25] 杨晓芬.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博物馆环境监测系统[J].电子世界, 2016, 19(10):75-78.
[26] Xiaojing X, Kunhui L. 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ies of speech recognition.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 2006, 42 (11): 66-69.
五、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按周说明):
第5—6周:在老师指导下选取参考资料,拟定设计大纲;
第7—8周:学习C51语言编程以及学习Altium Designer原理图绘图软件;
第9周:电路板焊接调试;
第10—14周: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包括绘画各种电路图,各部分的程序的编写);
第15周:请指导老师对整体设计做点评,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毕业设计做出改进;
第16周:为毕业答辩做好准备。
六、指导教师审批意见(对选题的可行性、研究方法、进度安排作出评价,对是否开题作出决定):
指导教师: (签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