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基础复习知识点

一、绪论

1. 物联网起源、发展、定义

起源

  • 1995年比尔盖茨提出“物联网”想法

发展

  • 1999年提出“Internet of Things”
  • 2005年ITU宣布物联网时代来临
  • 2009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
  • 2010年中国物联网元年”感知中国“

定义

  • 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的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种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等管理和服务功能,从而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2. 物联网特点、基本架构

特点

  • 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

基本架构

  • 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

3. 物联网的主要技术及应用

RFID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感知层)

  • RFID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
  • 优点:无需直接接触、无需光学可视、无需人工干预

EPC编码技术(感知层)

  • 目的:为物理对象提供唯一标识
  • 载体:RFID电子标签

ZigBee技术

  • 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感知层)

  • 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控制模块、通信模块、供电模块

中间件技术

  • 处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的软件,提供简单的开发环境,减小工作量
  • 支持不同通信协议的模块和运行环境

云计算技术

  • 按需收费、远程数据中心
  • 每秒十万亿次运算

UWB技术(超宽带)(网络层)

  • 优点:对信道衰落不敏感、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低截获能力、系统复杂度低以及能提供厘米级定位精度
  • 适用于军事通信和室内等密集多径场所的高速无线接入

MEMS技术(微机电系统)(感知层)

  • 泛指特征尺度在亚微米至亚毫米范围的装置
  • 由微型传感器,微执行器、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通信接口和电源等部件组成的一体化的微型器件系统

物联网应用领域

  • 工业控制、精细农牧业、仓储物流、交通运输、医疗健康、环境监测、安全监控、网上支付、智能家居、国防军事

发展与未来

  • 互联互通设备数目急剧增加,设备体积极度缩小
  • 物体通过移动网络连接࿰
  • 5
    点赞
  • 1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