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巨头-员工薪酬PK:汇川技术、中控技术和新时达

导语

大家好,我是社长,老K。专注分享智能制造和智能仓储物流等内容。

新书《智能物流系统构成与技术实践

在智能制造和自动化行业内,员工薪酬水平是衡量企业人才竞争力和财务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

以下内容为根据上市财报和公开数据整理,若有偏差,请联系小编修改。注意:各公司员工职能比例不同,平均薪酬会有较大不同。平均薪酬与单独个体薪酬毫无关系,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将对三家上市公司——汇川技术、中控技术和新时达的员工薪酬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关键财务指标如人均营业总收入、人均净利润和人均薪酬等,探讨三者在人力资源投资与产出方面的差异。

一、人均营业总收入与人均净利润

汇川技术在2023年的人均营业总收入为138.46万元,人均净利润为21.74万元,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

中控技术也表现不俗,人均营业总收入为136.93万元,人均净利润为17.84万元。

新时达的人均营业总收入为13.20万元,但人均净利润为负数,即-14.77万元,这可能指向该公司在该年度遇到了经营上的挑战。

二、人均薪酬与薪酬效益比率

在人均薪酬方面,中控技术以31.22万元领先于其他两家公司,汇川技术为23.11万元,新时达为24.73万元

从薪酬与总营收的比率来看,汇川技术和中控技术均维持在较为合理的水平,分别为1.67%和2.28%,而新时达的比率为1.87%,略高于前两者。

在薪酬与净利润的比率上,汇川技术和中控技术均超过1,表明薪酬支出占净利润的较大比重,而新时达由于净利润为负,该比率不适用。

三、员工结构与教育背景

从员工的教育背景分析,汇川技术和中控技术拥有较高比例的高学历人才,这可能与其在技术创新和研发上的重视有关。

新时达虽然在博士人数上较少,但其硕士和学士人数的占比也显示了公司对高教育水平人才的重视。

四、职能人员分布

在职能人员分布上,三家公司均在生产、销售、技术和行政等方面有所布局,反映了它们在不同业务领域的人力资源配置策略。

中控技术在技术人员方面的投入尤为突出,这可能是其保持技术领先的关键因素。

结论

综上所述,汇川技术和中控技术在员工薪酬和企业盈利能力方面表现较为强劲,而新时达在2023年可能面临一定的财务压力。

三家公司的薪酬政策和人才结构反映了它们各自的市场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对于潜在的员工而言,这些数据提供了公司财务状况和人才需求的重要参考。

对于企业本身,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和构建科学的人才结构是维持长期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智能制造-话题精读

更多推荐

全球知名工业软件公司市场地位TOP30

MES系统与WMS集成方法(满分100学习资料)

用友和金蝶2023年员工薪酬深度对比

数字化工厂分类和建设重点

细数全球WMS仓储管理系统厂家:各大厂商实力详解

7042亿突破!华为领跑!中国制造2023年成绩单……联想、美的、小米、海尔、TCL……

国产自动化4家头部企业2023年业绩PK

智能工厂整体建设方案

苹果供应链名单大换血:中国大陆企业崛起,4家企业被踢出去

国产PLC的40年演进之路:从引进到深度自主化的历史跨越

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技术现状:核心部件的70%国产化之路!

  • 3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