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开源,分享造物
**
1)电流采集模块 AI5208
2)电压采集模块 AI5208V
3)特殊数字信号采集模块DI751x**
关键参数介绍:
SGM58200芯片支持SPS 6.25HZ~ 960HZ;
仅50/60HZ支持95dB的抗干扰;
SPS 200以下 采用SINC3滤波,200及以上的SPS采用SINC4阶滤波,滤波的阶数在配置SPS数据转化寄存器的时候就被内部设置,无法通过外部修改;
PGA支持范围详见手册;
Sgm58200与TI德州某AD的区别:
TI芯片虽然同样提供SINC3 SINC4阶滤波,但是与SGM58200的转化数据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是4阶滤波的两款芯片,选用SPS=960赫兹,两者的计算方式如下:
TI : 1000ms /960 = 1.0左右
SGM: (1000ms / 960) * 4 = 4.0左右
也就是说,TI的ad芯片在处理完一次信号后就丢出那一次的信号转化值,sgm58200将对一个信号处理4次,在时序图中也就是会产生4个ready信号,如果我们一直读取这4个rdy信号会发现,数值是一样的,这是芯片自己决定的,也是两款芯片的主要差异。
电流采集模块
使用SGM58200芯片数量:1
使用SGM58200 AD通道数量:2/1
嵌入式方案: 通过区分快速采样和慢速采样两种方式,对sps的要求产生960sps和60sps的区别;通过舍弃AD检测通道的功能,采用单次采样和循环采样的区别;
通过两种*两种的组合,产生四种结果,分别应对需要极高速采样,抗工频等不同需求的采样逻辑。
在配置sps值的嵌入式代码上不太有区别,但是需要注意循环采样和单次采样的代码逻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由于单次采样在每次配置以后都会清除rdy信号标志位,所以一般不需要加延时,只要判断到新的rdy就可以;但是连续采样模式中,我们只对AD进行一次配置(因此也节约很多IIC通信配置耗时),MCU通过控制模拟开关来控制信号采集,但是AD不会管这些,它只会一直采集它的AD通道,所以在每次采集完成后,在采样通道切换以后,需要添加延时,这里的延时具体时间就是根据sps的计算(如上),确保在我们读取下一个RDY信号的时候,是由SGM处理完最新的数据而发来的rdy,这样读取数据寄存器的时候才能保持正确,一般来说无法做到完美,所以个人推荐超出10%的容错时间,比如4.0ms,延迟函数提供4.4ms为妥。
电压采集模块
使用SGM58200芯片数量:1
使用SGM58200 AD通道数量:2
嵌入式方案: 通过区分快速采样和慢速采样两种方式,对sps的要求产生960sps和60sps的区别;由于AD两个通道是用作差分电平计算,所以不能舍弃,电压模块不存在做连续采样的嵌入式方案;
特殊数字信号采集模块
使用SGM58200芯片数量:1
使用SGM58200 AD通道数量:1
嵌入式方案: 该模块追求唯一的就是速度要求,因此采用960sps和循环模式,减少一切不必要的耗时,并且与另外两个模块不同的地方在于,嵌入式上使用了循环采样结束以后才离开该采样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