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热处理
热处理 | 温度 | 最终组织 | 作用 |
---|---|---|---|
完全退火 | A c 3 A_{c3} Ac3+(30~50) | 铁素体+珠光体 | |
等温退火 | A c 3 A_{c3} Ac3+(30~50) | 珠光体 | |
球化退火 | A c 1 A_{c1} Ac1+(20~30) | 球状珠光体 | 使珠光体球化,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 |
不完全退火 | A c 1 A_{c1} Ac1~( A c 3 A_{c3} Ac3/ A c m A_{cm} Acm) | 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 | 增大珠光体层片间距,以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 |
去应力退火 / 低温退火 | 500~650 | 组织不变 | 消除加工过程引起的残余内应力 |
再结晶退火 | 650~700 | 组织不变 | 消除冷变形强化和残余内应力,提高塑性 |
扩散退火 | 1100~1300 | 奥氏体 | 消除化学成分不均匀,使成分和组织均匀化 |
正火 | ( A c 3 A_{c3} Ac3/ A c m A_{cm} Acm)+(30~50) | 索氏体S | 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网状碳化物 |
淬火 | A c 3 A_{c3} Ac3以上,( A c 1 A_{c1} Ac1/ A c m A_{cm} Acm) | 马氏体/下贝氏体 | 提高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
单介质淬火 | 同上 | 马氏体 | 形状简单 |
双介质淬火 | 同上 | 马氏体 | 形状复杂、尺寸较大 |
分级淬火 | 同上 | 马氏体 | 形状复杂、尺寸较小、精度高 |
等温淬火 | 同上 | 下贝氏体 | 形状复杂、精度高、强韧性精密零件 |
回火 | A c 1 A_{c1} Ac1以下 | 组织不一 | 获得稳定的组织,防止工件变形和开裂 |
低温回火 | 150~250 | 回火马氏体 | 提高韧性、减少淬火内应力,具有高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
中温回火 | 350~500 | 回火托氏体 | 减少内应力,提高强度、塑性和韧性 |
高温回火 | 500~650 | 回火索氏体 | 得到高强度、较高塑性和韧性 |
1、淬硬性:钢在淬火时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值。碳含量越高,淬硬性越高。
2、淬透性: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用淬硬层深度来表示。过冷奥氏体稳定性越高,C曲线越右移,淬透性越好。合金元素含量越高,淬透性越好。碳含量越高,淬透性先升高后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