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9——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1 无线局域网 WLAN1

一、概述

近几十年来,无线蜂窝电话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现在移动电话数已经超过了发展历史达一百多年的固定电话数。据ITU的统计,在2015年,全世界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已达到 96.8%[W-ITU],大大超过了当时固定电话 14.5%的普及率。据工信部 2020年上半年的统计,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已超过15.9亿户,也大大超过了固定电话的用户数1.88亿户(固定电话的总数仍在逐年下降)。

对移动通信的这种需要也必然反映到计算机网络中。人们也希望能够在移动中使用计算机网络。如果说,互联网在过去曾是PC互联网,那么现在就应当是移动互联网了。

由于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的数据链路层与传统的有线互联网的数据链路层相差很大,因此有必要单列一章来讨论这个问题。

本章先讨论无线局域网 WLAN,其重点是无线局域网MAC层协议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避免CSMACA的原理:接着对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和无线城域网WMAN 进行简单的介绍:最后简要介绍一下蜂窝移动通信网。本来,这种蜂窝移动通信网属于通信领域的内容,与计算机网络并无关联。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蜂窝移动通信网已演进到全部使用IP技术。按照计算机网络对主机的定义,现在的智能手机已经变成了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因此在本书中也应对无线蜂窝通信网进行适当的介绍。

本章最重要的内容是:

  •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特别是分配系统DS(Distribution System)和接入点 AP(AccessPoint)的作用。
  • 无线局域网使用的CSMACA协议(弄清与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CSMA/CD的区别)和无线局域网 MAC 帧使用的几种地址。
  • 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基本概念以及与互联网互连的方法。

接下来介绍无线局域网 WLAN

一、介绍

在局域网刚刚问世后的一段时间,无线局域网的发展比较缓慢,原因是价格贵、数据传输速率低、安全性较差,以及使用登记手续复杂(使用无线电频率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但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由于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局域网也就逐步进入市场。无线局域网提供了移动接入的功能,这就给许多需要发送数据但又不能坐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提供了方便。当一个工厂跨越的面积很大时,若要将各个部门都用电缆连接成网,其费用可能很高;但若使用无线局域网,不仅节省了投资,而且建网的速度也会较快。另外,当大量持有便携式计算机的用户在一个地方同时要求上网时(如在图书馆或股票交易大厅里),若用电缆连网,恐怕连铺设电缆的位置都很难找到。而用无线局域网则比较容易。由于手机普及率日益增高,通过无线局域网接入到互联网已成为当今上网最常用的方式。无线局域网常简写为WLAN(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

请读者注意,便携站(portable station)和移动站(mobile station)表示的意思并不一样。便携站当然是便于移动的,但便携站在工作时其位置是固定不变的。而移动站不仅能够移动,而且还可以在移动的过程中进行通信(正在进行的应用程序感觉不到计算机位置的变化,也不因计算机位置的移动而中断运行)。移动站一般使用电池供电。

二、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无线局域网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有基础设施的,第二类是无基础设施的。本章主要介绍第一类无线局域网。

1、IEEE 802.11

对于第一类有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1997年IEEE制定出无线局域网协议802.11系列标准。2003年5月,我国颁布了WLAN的国家标准,该标准采用ISO/EC 8802-11系列国际标准,并针对 WLAN 的安全问题,把国家对密码算法和无线电频率的要求纳入了进来。它是基于国际标准的符合我国安全规范的WLAN 标准,是属于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该国标在2004年6月已经正式执行,不符合此标准的WLAN产品将不允许出现在国内市场上。

802.11 是个相当复杂的标准。但简单地说,802.11就是无线以太网的标准,它使用星形拓扑。无线局域网的中心叫作接入点AP(Access Point),它是无线局域网的基础设施,也是一个链路层的设备。接入点AP也叫作无线接入点 WAP(Wireless Access Point)。所有在无线局域网中的站点,对网内或网外的通信,都必须通过接入点 AP。现在的无线局域网的接入点AP往往具有100Mbits或1 Gbits的端口,用来连接到有线以太网。家庭使用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点 AP,为了方便居民上网,就把IP层的路由器的功能也嵌入进来。因此家用的接入点 AP往往又称为无线路由器(直接用网线连接到家中墙上的RJ-45 插孔即可)。但企业或机构使用的接入点 AP 还是和路由器分开的。

802.11无线局域网的MAC层使用CSMACA协议(在后面的9.1.3节讨论)。现在802.11系列标准的无线局域网常称为 Wi-Fi。曾经广为流传的“Wi-Fi是 Wireless-Fidelity 的缩写”其实是错误的(本书的前几个版本也曾这样写过)。这点在 Wi-Fi的官网可以查到[WWiFi]。Wi-Fi 是非营利性国际组织 Wi-Fi联盟(Wi-FiAlliance)的一个标记。Wi-Fi 联盟对通过其互操作性测试的产品就发给这样的注册商标四可,表明是经过Wi-Fi联盟认证的。从2000年起到2020年,全球有Wi-Fi注册商标认证的产品已超过150亿个。Wi-Fi的写法并无统一规定,如 WiFi,Wif,Wi-f 等都能在文献中见到。

802.11标准规定无线局域网的最小构件是基本服务集BSS(Basic Service Set)。一个基本服务集 BSS包括一个接入点和若干个移动站(这里所说的移动站,也可包括不经常搬动的台式电脑。这种电脑的主板上都装有 Wi-Fi 适配器)。各站在本 BSS 以内之间的通信,或者与外部站点的通信,都必须通过本BSS的接入点。当网络管理员安装AP时,必须为该AP分配一个不超过 32字节的服务集标识符 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和一个通信信道。SSID 就是指使用该AP的无线局域网的名字。SSID使用字符串而不使用二进制数字的理由就是字符串便于记忆。一个基本服务集BSS所覆盖的地理范围叫作一个基本服务区BSA(BasiService Area)。基本服务区 BSA 和无线移动通信的蜂窝小区相似。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服务区BSA 的范围直径一般不超过100米。我们知道,在网络通信中,链路层设备的唯一标志是其 MAC地址。接入点 AP 在出厂时就已有了一个唯一的 48 位二进制数字的 MAC地址,其正式名称是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在无线局域网中传送的各种的首部中,都必须有节点的 MAC地址(即BSSID,但不是SSID)。请不要把BSSID和SSID弄混。用户通常都知道所连接的无线局域网的名 SSID,但可以不知道其 MAC 地址 BSSID。

现在简单介绍一下无线局域网所用的信道(channel)的概念。无线局域网通常使用的频段是2.4GHz和5GHz频段。每一个频段又再划分为若干个信道,供各无线局域网使用。例如,在 2.4GHz频段中有大约85 MHz的带宽可用。802.11b标准定义了11个部分重叠的信道集。相邻信道的中心频率相差5MHz,而每个信道的带宽约为22MHz。因此,仅当两个信道由四个或更多信道隔开时它们彼此才无重叠。其中,信道1,6和11的集合是唯一的三个非重叠信道的集合。现在已经广泛使用的无线路由器就是典型的接入点设备,并且在出厂时就预先设置了 SSID 和使用的信道(用户也可以自行更改)。例如,当发现附近的接入点使用的频道对自己有干扰时,就可以重新设置本服务集接入点的工作信道。

一个基本服务集可以是孤立的单个服务集,也可通过接入点AP连接到一个分配系统DS (Distribution System),然后再连接到另一个基本服务集,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扩展服务集ESS (Extended Service Set)。ESS 也有个标识符,是不超过 32 字符的字符串名字而不是地址叫作扩展服务集标识符ESSID(如下图所示)。分配系统的作用就是使扩展的服务集ESS对上层的表现就像一个基本服务集BSS一样。分配系统可以使用以太网(这是最常用的)、点对点链路或其他无线网络。扩展服务集ESS还可为无线用户提供到802.x局域网(也就是非 802.11 无线局域网)的接入。这种接入是通过叫作门户(portal)的设备来实现的。门户是802.11定义的新名词,其实它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网桥。在一个扩展服务集内几个不同的基本服务集也可能有相交的部分。下图中的移动站A如果要和另一个基本服务集中的移动站B通信,就必须经过两个接入点AP1和AP2,即A→AP1→AP2→B。我们应当注意到,在的例子中,从AP1到AP2的通信是使用有线传输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还应注意到,下图所示的两个基本服务集的覆盖范围有重合的地方。为了避免在这种重合的地方出现不同信道的相互干扰,这两个接入点所选择的工作信道,必须相隔5个或更多的信道。

上图画出了移动站 A漫游的情况。但移动站A漫游到图中的位置A,时,就能够同时收到两个接入点的信号。这时,移动站A可以选择和信号较强的一个接入点联系。当移动站漫游到位置 A,时,就只能和接入点AP2联系了。移动站只要能够和其中一个接入点联系上,就一直可保持与另一个移动站B的通信。基本服务集的服务范围是由移动站所发射的电磁波的辐射范围确定的。在上图中用一个虚线椭圆来表示基本服务区的范围。由于实际地形条件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一个服务区的覆盖范围可能是很不规则的几何形状。

802.11标准并没有定义如何实现漫游,但定义了一些基本的工具。例如,一个移动站若要加入一个基本服务集BSS,就必须先与某个接入点AP建立关联(association)。建立关联就表示这个移动站加入了选定的AP所属的子网,并和这个接入点AP 创建了一个虚拟线路。只有已关联的 AP才向这个移动站发送数据帧,而这个移动站也只有通过关联的AP 才能向其他站点发送数据帧。这和手机开机后必须和附近的某个基站建立关联的概念是相似的。

移动站与接入点 AP建立关联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被动扫描(如图(a)所示),其过程如下:

  • 接入点 AP周期性发出(例如每秒10次)信标帧(beacon frame),其中包含有若干系统参数(如服务集标识符SSID以及支持的速率等)。图(a)表示移动站A收到了两个接入点发出的信标帧。
  • 移动站A扫描11个信道,选择愿意加入接入点 AP2所在的基本服务集 BSS2,,于是向 AP2发出关联请求帧(Association Request fame)。
  • 接入点 AP,同意移动站 A 发来的关联请求,向移动站A发送关联响应帧(AssociationResponse frame).
  • 这样,移动站A和接入点AP,的关联就建立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另一种建立关联的方法是主动扫描(如图(b)所示),其步骤如下:
  • 移动站 A 主动发出广播的探测请求帧(Probe Request frame),让所有能够收到此帧的接入点都能够知道有移动站要求建立关联(见图(b)中的多个虚线箭头)。
  • 现在两个接入点都回答探测响应帧(Probe Response frame)。
  • 移动站 A 向 AP2发出关联请求帧。
  • 接入点 AP2向移动站A发送关联响应帧,与移动站 A 建立了关联。

为了使一个基本服务集BSS能够为更多的移动站提供服务,往往在一个BSS内安装有多个接入点AP。有时一个移动站也可以收到本服务集以外的AP信号。移动站只能在多个AP中选择一个建立关联。通常可以选择信号最强的一个AP。但有时也可能该 AP 提供的信道都已被其他移动站占用了。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与信号强度稍差些的AP建立关联。

此后,这个移动站就和选定的AP互相使用802.11关联协议进行对话。移动站点还要向该 AP鉴别自身。现在的接入点AP在出厂时就已经嵌入了DHCP模块。因此在关联建立后,移动站点通过关联的 AP向该子网发送DHCP发现报文就可以获取地址。这时,互联网中的其他部分就把这个移动站当作该AP子网中的一台主机。

若移动站使用重建关联(reassociation)服务,就可把这种关联转移到另一个接入点。当使用分离(dissociation)服务时,就可终止这种关联。

一个移动站可以同时进行主动扫描和被动扫描,这样可以更加迅速地和 AP 建立关联。802.11标准没有规定移动站应选择哪一种扫描方式。但很多移动站愿意使用被动扫描,这样可以节省移动站的电源功率消耗。

现在许多地方,如办公室、机场、快餐店、旅馆、购物中心等都能够向公众提供有偿或无偿接入 Wi-Fi 的服务。这样的地点就叫作热点(hot spot)。由许多热点和接入点 AP 连接起来的区域叫作热区(hotzone)。热点也就是公众无线入网点。

由于无线局域网已非常普及,因此现在无论是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机或计算机,其主板上都已经有了内置的无线局域网适配器,能够实现 802.11的物理层和 MAC层的功能。只要在无线局域网信号覆盖的地方,用户就能够通过接入点AP连接到互联网。

无线局域网用户在和附近的接入点 AP建立关联时,一般还要键入用户口令。键入正确后,才能和在该网络中的AP建立关联。在无线局域网发展初期,这种接入加密方案称为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意思是“有线等效的保密”),它曾经是1999年通过的IEEE 802.11b标准中的一部分。然而 WEP的加密方案有安全漏洞,因此现在的无线局域网普遍采用了保密性更好的加密方案WPA(WiFiProtected Access,意思是“无线局域网受保护的接入”)或其第二个版本 WPA2。现在 WPA2是 802.11n 中强制执行的加密方案,微软的 Windows 10支持 WPA2。这表明只有在电脑屏幕上弹出的口令窗口键入正确的口令后,才能与其 AP 建立关联。

2、移动自组网络

另一类无线局域网是无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它又叫作自组网络(adhocnetwork)"。这种自组网络没有上述基本服务集中的接入点 AP,而是由一些处于平等状态的移动站相互通信组成的临时网络(如下图所示)。图中还画出了当移动站A和E通信时,经过 A→B,B→C,C→D 和最后 D→E这样一连串的存储转发过程。因此,在从源节点A到目的节点E的路径中,移动站B,C和D都是转发节点,这些节点都具有路由器的功能。由于自组网络没有预先建好的网络固定基础设施(基站),因此自组网络的服务范围通常是受限的,而且自组网络一般也不和外界的其他网络相连接(当然也不能接入到互联网)。移动自组网络也就是移动分组无线网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自组网络通常是这样构成的:一些可移动的设备发现在它们附近还有其他的可移动设备,并且要求和其他移动设备进行通信。随着便携式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自组网络的组网方式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在自组网络中的每一个移动站,都要参与到网络中其他移动站的路由的发现和维护,同时由移动站构成的网络拓扑有可能随时间变化得很快,因此在固定网络中行之有效的一些路由选择协议对移动自组网络已不适用。这样,在自组网络中路由选择协议就引起了特别的关注。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多播。在移动自组网络中往往需要将某个重要信息同时向多个移动站传送。这种多播比固定节点网络的多播要复杂得多,需要有实时性好而效率又高的多播协议。在移动自组网络中,安全问题也是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移动自组网络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军事领域中,由于战场上往往没有预先建好的固定接入点,其移动站就可以利用临时建立的移动自组网络进行通信。这种组网方式也能够应用到作战的地面车辆群和坦克群,以及海上的舰艇群、空中的机群。由于每一个移动设备都具有路由器转发分组的功能,因此分布式的移动自组网络的生存性非常好。在民用领域,持有笔记本电脑的人可以利用这种移动自组网络方便地交换信息,而不受便携式电脑附近没有电话线插头的限制。当出现自然灾害时,在抢险救灾时利用移动自组网络进行及时通信往往也是很有效的,因为这时事先已建好的网络基础设施(基站)可能都已经被破坏了。

近年来,移动自组网络中的一个子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SensorNetwwork)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构成的自组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就是进行各种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一般并不需要很高的带宽,但是在大部分时间必须保持低功耗,以节省电池的消耗。由于无线传感节点的存储容量受限,因此对协议栈的大小有严格的限制。此外,无线传感器网络还对网络安全性、节点自动配置、网络动态重组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

据统计,全球98%的处理器并不在传统的计算机中,而是处在各种家电设备、运输工县以及工厂的机器中。如果在这些设备上能够嵌入合适的传感器和无线通信功能,就可能把数量极大的节点连接成分布式的传感器无线网络,因而能够实现连网计算和处理。

下图是典型的传感器节点的组成,它的主要构件包括CPU、存储器、传感器硬件无线收发器和电池。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这点和移动自组网络有很大的区别。无线传感器网络主要的应用领域就是组成各种物联网IoT(Intemnet ofThings)。下面是物联网的一些举例:

  • 环境监测与保护(如洪水预报、动物栖息的监控
  • 战争中对敌情的侦查和对兵力、装备、物资等的监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医疗中对病房的监测和对患者的护理;
  • 在危险的工业环境(如矿井、核电站等)中的安全监测:
  • 城市交通管理、建筑内的温度/照明/安全控制等。

关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更详细的内容可参阅[COMM021。

顺便指出,移动自组网络和移动IP并不相同。移动IP 技术使漫游的主机可以用多种方式连接到互联网。漫游的主机可以直接连接到或通过无线链路连接到固定网络上的另一个子网。支持这种形式的主机移动性需要地址管理和增加协议的互操作性,但移动IP的核心网络功能仍然是基于在固定互联网中一直在使用的各种路由选择协议。但移动自组网络是把移动性扩展到无线领域中的自治系统,它具有自己特定的路由选择协议,并且可以不和互联网相连。即使在和互联网相连时,移动自组网络也是以末梢网络(stub network)方式工作的。所谓“末档网络”就是通信量可以进入末梢网络,也可以从末梢网络发出,但不允许外部的通信量穿越末梢网络。

最后需要弄清在文献中经常要遇到的、与接入有关的几个名词。

  • 固定接入(fixed access)–在作为网络用户期间,用户设置的地理位置保持不变
  • 移动接入(mobility access)–用户设备能够以车辆速度(一般取为120km/h)移动时进行网络通信。当发生切换(即用户移动到不同蜂窝小区)时,通信仍然是连续的。
  • 便携接入(portable access)–在受限的网络覆盖面积中,用户设备能够在以步行速度移
    动时进行网络通信,提供有限的切换能力。
  • 游牧接入(nomadic access)–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至少在进行网络通信时保持不变。如果用户设备移动了位置(改变了蜂窝小区),那么再次进行通信时可能还要寻找最佳的基站、

也有的文献把便携接入和游牧接入当作一样的,定义为可以在通信时以步行速度移动。这点在阅读文献时应加以注意。

二、802.11 局域网的物理层

802.11标准中物理层相当复杂。限于篇幅,这里对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不能展开讨论。根据物理层的不同(如工作频段、数据率、调制方法等),对应的标准也不同。最早流行的无线局域网是 802.11b,802.11a和 802.11g。2009 年以后又公布了新的标准 802.11n,802.1lac以及 802.11ax(见表 9-1)。为了使无线局域网的适配器能够适应多种标准,很多适配器都做成双模的(802.1la/g)或多模的(例如,802.1la/b/g//ac)。顺便说一下,“别名”并非一开始就有的。在 802.11 以后的新标准就在原来的 802.11后面增加一个英文字母。但 26 个英文字母很快就用完了。这时就采用附加两个英文字母的办法。在2018年人们普遍感到无线局域网的名字太难记忆时,Wi-Fi联盟就决定使用 Wi-Fi 4/5/6作为802.11n/ac/ax的别名。随后也顺便把 Wi-Fi 1/2/3 作为最早流行的三种无线局域网的别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表中 802.11ax 又称为高效率无线标准 HEW (High-Efficiency Wireless),向下兼容802.11a/b/g/n/ac。其侧重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在密集环境下(如火车站、飞机场等热点和人员都很密集的场所)保持手机的畅通。上表给出的关于802.11ac和802.11ax的最高数据率来自[KHOR19],但现在已有不少 802.11ax 的产品的最高数据率达到了更高的数值。目前正在研究的还有被称为极高吞吐量 EHT (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的 802.11be(Wi-Fi7),其最高数据率有望达到 30Gbits,它的另一个特点是要降低延迟和抖动(迟延要降低到5 ms以下),这对实时游戏具有重要意义。802.11be的标准可能在2024年完成。

2016年的 802.11ah,工作频段在 900MHz,最高数据率为18 Mbit/s,这种无线局域网的功耗低、传输距离长(最长可达1km),很适合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

无线局域网最初还使用过跳频扩频FHSS(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和红外技术IR(InfraRed),但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

以上几种标准都使用共同的媒体接入控制协议,都可以用于有固定基础设施的或无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除IEEE的802.11委员会外,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European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的 RES10 工作组也为欧洲制定无线局域网的标准,他们把这种局域网取名为 HiperLAN。ETSI和IEEE 的标准是可以互操作的。

下面我们讨论 802.11标准的 MAC 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