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的基本概念

11 篇文章 0 订阅
6 篇文章 0 订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文章目录

一、IP地址

二、端口号

三、协议

四、协议分层

 五、OSI五层网络模型

六、封装

七、分用

八、节点转发

九、客户端服务器 请求和响应

十、两台主机之间的网络通信流程


一、IP地址

通常用来表示当前主机在网络中的位置~使用点分十进制来表示即 a.b.c.d 这abcd都是0-255的十进制整数,如192.168.1.1         

特殊的IP 127.*一般是用于本机回环测试,一般是127.0.0.1,主要用于本机通信

二、端口号

IP是用来表述网络中主机的位置,那么你知道主机在哪里的,你是不是还得知道你到底是主机中的那个进程?端口号就是用来定位主机中的进程的~

端口号是0~65535,其实0~1023称为知名端口,这些端口是预留给服务端程序广泛的应用层协议(只是预留了,具体你也可以不用这个预留的)

两个不同的进程,不能绑定不同的端口号,但是一个进程可以绑定多个端口号~

三、协议

就是通信双方,约定一个数据格式,通信双方都遵守这个格式,来进行网络通信

协议:网络协议的简称,网络协议是网络通信(网络传输)经过的所有的网络设备都必须遵守这个协议,约定,比如说怎么建立链接,怎么互相识别等,只有遵守这个协议,计算机之间才可以通信交流(双方约定一个“暗号”)

四、协议分层

 计算机中的协议往往是很复杂的,我们可以将协议分成多个小协议,作用或者定位类似的,可以针对这些协议进行分类,同时针对不同的类别进行分层~

上层调用下层协议,下层给上层提供功能,不能跨层调用

 

 五、OSI五层网络模型

网络协议具体是怎么分层的呢?

应用层:关注传输的数据要干啥用~(传输过来的数据具体要干啥),每个人拿到这个数据,用途也是不一样的,负责应用程序之间沟通(网络编程就是围绕应用层)

传输层:不考虑中间路径 只考虑起点和终点

比如说你买了个东西,你不用关心他中间是怎么运输的,怎么来回转运 我只关心发货地和我的收货地,在规定时间给我送到了就行~

网络层: 两个遥远节点之间的路径规划

比如说我的收货地址    是济南 ,发货地是西安 ,从西安到济南有很多种路可以走:

你可以直接从西安到济南,你也可以以先去山西再到济南 也可以先去深圳 再去济南 ,网络层就是

具体来规划你要走那一条路径~(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路径 可能有的路很堵 有的路很远等等等,会自动调节最佳的路径)

数据链路层:关注两个相邻之间节点的传输

关注从“泰安”->到济南 两个相邻的节点(使用网线/光纤/无线直连的设备),到底用什么方式传输到我这里 ,是用 高铁运过来,还是飞机 还是卡车?~

物理层:网络通信中的基础设施:网线 光纤 网络接口等等(负责光/电信号的传输方式)物理层的能力决定了最大传输速率 距离  抗干扰性等

六、封装

此处举个例子,我用微信给张三发了个消息,那么这个消息在网络中是如何传输的呢?

1.应用层拿到数据,把一些微信封装的格式(此处只是举例)封装,这里举例为我的微信号,张三的微信号,发送的时间,发送的内容(本质上就是字符串拼接)

2.应用层将载荷交给传输层,传输层拿到数据,对数据加上UDP报头,再次进行封装

UDP报头里是一些属性信息,主要的是源目的端口和目的地端口

3.传输层交给网络层,网络层给载荷加上IP协议报头

IP协议报头主要是 源目的IP和目的地址IP

4.网络层交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加上以太网帧头和以太网帧尾

主要是mac源地址 和目的mac地址,

5.数据链路层,最后交给物理层,物理层解析协议,将数据变为0101的二进制数据,转换成对应的光信号/电信号/电磁波信号进行传输

 七、分用

分用的过程正好和封装相反~(这里都是没有转发的情况下)

、节点转发

在真实的网络环境中,数据往往不是直接到达目的地址,都是经过多层转发的~

 当交换机拿到数据时:会对数据进行分用,从物理层分用到数据链路层,只需要知道当前的mac地址是正确的(也就是自己的地址,正确到达了),交换机知道正确之后,就会将数据重新封装,从数据链路层封装到物理层,将数据继续转发~此时的mac地址就已经发生改变了(修改为下一个网络设备的mac地址和目的设备的mac地址)

当路由器拿到数据时:对数据进行分用,从物理层分用到网络层,根据当前的目的IP,进行下一阶段的路径规划,(一遍传输一遍规划的)(也就是寻找一个到达目的地址的最佳路径),规划完后,将数据从网络层封装到物理层(此时也经过了数据链路层,所以mac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也发生了改变),将数据继续转发

总结一下:交换机收到数据时,只会分用到数据链路层(修改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路由器则需要分用到网络层(mac地址也改变),同时根据IP进行路径规划~

所以经常称为交换机是“二层转发” ,路由器是“三层转发”

、客户端服务器 请求和响应

客户端:获取服务的一方

服务器:提供服务的一方进程,可以对外提供服务

一般来说,获取一个网络资源,涉及到两次数据传输

请求:请求数据的发送

响应: 响应相数据的发送

两台主机之间的网络通信流程

1.客户端发出请求到服务端

2.服务端收到请求,并处理数据,执行相应的请求

3.服务端返回响应,发送请求的结果和数据

4.客服端根据服务端返回的响应,显示处理结果


以上介绍本文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私信改正或交流哦~欢迎大佬们.感谢您的支持

  • 2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