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一文读懂Linux的发展历史

目录

起源:Linus Torvalds的个人项目 

早期发展:从内核到完整系统 

走向成熟:Linux发行版的出现 

Debian和Red Hat的崛起 

其他著名发行版 

开源社区的力量:全球开发者的协作 

Linux内核开发 

Linux基金会 

Linux的多样化应用:从服务器到移动设备 

服务器领域的主导地位 

移动设备:Android的崛起 

 超级计算机和物联网 


Linux,这个如今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开源操作系统,其发展历程堪称一部充满创新与协作的传奇史诗。从一位大学生的个人项目起步,Linux逐步成长为影响深远的开源操作系统,对整个计算机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让我们一同回顾Linux的发展历程,探寻它是如何从一个业余爱好项目,发展成为全球开源社区的代表性成就。
 


起源:Linus Torvalds的个人项目
 


Linux的故事始于1991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学生Linus Torvalds,在自己的386 PC上,着手编写最初的内核。当时,他正在使用Andrew S. Tanenbaum教授开发的MINIX系统,这是一个用于教学目的的小型Unix系统,在学术界广泛使用。然而,MINIX由于版权限制,无法自由修改和分发,这让Linus深感不便。受此限制的启发,他决心开发一个完全开源、可自由分发的操作系统内核,这便是Linux内核的雏形。
 
1991年9月17日,Linus Torvalds在Usenet上发布了一条名为“Free Minix-like kernel source for 386-AT ”的帖子,向世界宣布他正在开发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并邀请大家一起参与改进。最初的Linux版本0.01仅包含不到10,000行代码,但它标志着Linux的诞生。
 


早期发展:从内核到完整系统
 


Linux的最早版本仅仅是一个内核,无法单独运行。为了将其打造成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Torvalds和一群早期的贡献者开始集成各种工具和应用程序。在这个过程中,GNU项目提供了重要支持。
 
GNU项目由Richard Stallman于1983年发起,目标是开发一个完全自由的Unix类操作系统。到20世纪90年代初,GNU项目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操作系统的组件,如编译器、库、Shell等,但缺少一个自由的内核。Linux内核的出现,正好填补了GNU操作系统中的内核空白。随着GNU工具链与Linux内核的结合,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由的操作系统,后来被称为“GNU/Linux”。虽然社区中关于操作系统的命名存在争议,但这一组合无疑加速了Linux的成熟。
 
1992年,Linus Torvalds决定将Linux内核以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PL)发布。GPL是一个开源许可证,允许任何人自由使用、修改和分发代码,但必须保持同样的自由性。这一决定使Linux成为了真正的自由软件,吸引了更多开发者参与,进一步推动了其发展。


走向成熟࿱

评论 18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