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ST网络结构
TST网络是电话交换系统中经常使用的一种3级网络,由两级T接线器与一级S接线器组合而成
T接线器:时分,采用PCM
S接线器:空分
具有32条双向时分复用线,且每条时分复用线上由32个时隙,编号相同的入线和出线共同组成一条双向时分复用线。
TST交换网络的第1级有32个T接线器,第2级为一个32 x 32的S接线器,第3级由32个T接线器组成,分别连在每一条输出线上。
第1级T接线器采用的是输出控制方式,第3级T接线器采用的是输入控制方式(当然第1和第3级的控制方式也可以调换),而对于第2级S接线器采用何种方式均可。
- TST网络工作原理
如图2.36所示,假设复用线0上TS2与复用线31上的TS31存在信息交换(双向的信息交换A–>B 和 B–>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建立通路时,在中间级S接线器上选择一个其入线0和出线31都空闲的内部时隙进行A–>B方向的信息交换,假设这个空闲的内部时隙为TS5;
中间级S接线器同时还要选择一个其入线31和出线0都空闲的内部时隙进行B–>A方向的信息交换,假设这个空闲的内部时隙为TS21;
第1级T接线器采用输出控制(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方式,那么在CMA0的第5个单元写入2(TS2交换到TS5),SMA0的第2个单元写入a(假设a是A–>B TS2要交换的信息);
第2级S接线器作用是在TS2和TS31之间建立通路,S接线器并不改变信息所在时隙,所以入线和出线信息所在时隙仍是TS5;
第3级T接线器采用输入控制(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方式,那么在CMB31的第5个单元写入31,(TS5交换到TS31)SMB31的第31个单元写入a。
T接线器:
如果是输入控制方式,那么CM就选择输入端时隙所在单元,在该单元填入输出端时隙(例如TS5交换到TS31,那么CM第5个单元填的是31,SM第31个单元填的是a,即TS5的信息);
如果是输出控制方式,那么CM就选择输出端时隙所在单元,在该单元填入输入端时隙,比如输入端时隙是TSi,就填入i(例如TS5交换到TS31,那么CM第31个单元填入5,SM第5个单元填入a)
3. 需要注意的事项
交换网络一般建立双向通路,因此内部时隙(比如上面例子中的TS5和TS21)的选择一般采用反相法,即两个方向的内部时隙相差半个帧(例如PCM一帧有32个时隙,那么半帧就相差16个时隙)
设:
Nf=一帧的时隙数
Na=A到B方向的内部时隙数
Nb=B到A方向的内部时隙数
则:
Nb=Na+Nf/2
阻塞特性:
TST网络完全无阻赛的条件:m(内部时隙数)=2n(输入时隙数)
控制方式:第1级T接线器和第3级T接线器一般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