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img

一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数人都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八个大字来形容。如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道甚少,有种中国传统文化被大多数人吹捧的感觉。了解了二十四节气,将足够让你深入理解这八个大字,知道葫芦娃的脑袋可不是面团捏的,文化自信心爆棚!

介绍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现行确立二十四节气依据“太阳周年视运动”,也就是太阳黄经度数。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 24 等份,每 15° 为 1 等份,每 1 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两种确立方法虽然不同,但造成斗转星移的原因则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因此两者交节时间基本一致

经历史发展,农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也就成为了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 年 11 月 30 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 惊蛰/春分 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 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 白露/秋分 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 大雪/冬至 小寒/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春夏节始于 6 日,气始于 21 日

下半年逢八廿三,——秋冬节始于 8 日,气始于 23 日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6/8/21/23 可能或多或少一两天

节气演义

接下来先让我们欣赏一首特别有哲理的诗,给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下逼格,给各位看官助助兴。

作者是宋朝的释绍昙。

诗题为《颂平常心是道》,诗云: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真是一首好诗,好诗!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下面请让我化身地理老师,来讲解讲解四季的形成。大家都知道,我们生长在地球村,地球围绕着太阳做公转运动和自转运动,这里先强调一下,公转是四季形成的主要原因,自转只起到辅助的作用。由于地球围着太阳在一个平面上运动,且地球轴心是从右上方到左下角方向的,也就是斜的。导致在地球围绕着太阳转一圈的过程中,由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使地球南北半球接受阳光照射的强度和时间长度都不一样。下面先让我们了解下地球的相关概念。

记得初次看到地理老师拿着歪扭的地球仪就非常疑惑,为什么地球仪是个歪脖子?原来地球相对于运动轨道平面来说,本来就是不正!下图地球仪的样子就是地球的大概运动姿势。

img
img

地球根据南北东西分别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以及东半球和西半球。而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就位于北半球,横跨北回归线,纬度跨度很大,这也就为四季的形成打下基础。 img

下边就是科学给地球强加的各种概念,一看便知,不再赘述。 img

这里需要注意,地球是歪脖子自转的,地球中间的那个切面叫赤道平面,和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平面是成一定角度的,不是在一个平面上。

img
img

好了,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以及地球歪脖子转动的姿势下,解释四季形成就非常简单了。请看图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由于地球是个歪脖子,即赤道平面和公转轨道平面有一定角度,和地球围着太阳转的加持下,导致太阳一会直射赤道,一会直射北回归线(即古人所谓“日北至,日长之至),一会又直射赤道,一会又直射南回归线(即古人所谓“日南至,日短之至)。挨个直射一边也就围着太阳转了一圈,接下来地球就围着魔力转圈圈。。。转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好感人的故事!

接下来看下就让我们看下地球公转和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大道至简,只要理解了地球公转,也就记住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它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一年四季由“四立”开始,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季在一年中交替出现,“四立”标示着四季轮换,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及日照、降雨、气温等的变化规律。

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它将天文、自然节律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根据气候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民间称为“四时八节”或“时年八节”。

img
img
img
img

节气划分

有科学做后盾,接下来见证一下古代划分节气的天文依据。

斗转星移

北极星位于地球地轴的北端,在北斗七星中的天璇与天枢连线的五倍延长线上。由于地球的自转,而北极星正好处在天球转动的轴上,所以相对不动,而在轴边上的北斗星看起来就象围绕着北极星转一样,这就产生了“斗转星移”。

“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廿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节令。由于廿四节气是以北斗星斗柄旋转指向确定,因此这历法也称作“星辰历”。

古天文学称北斗星斗柄所指为“建”,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月份的标准,称为斗建(月建)。斗柄旋转一圈,谓之一岁,“岁”又名为“摄提”、“太岁”,是上古时代的纪元星名,古人以“岁”来表示寒暑交替,《易·系辞》:寒暑相推而岁成。古人认为十二月为宇宙运转的规律法则。十二月建分别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斗柄从正东偏北(寅位,后天八卦图艮位)开始,顺时针旋转一圈,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故“斗柄回寅”为春正;“斗柄回寅”,指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斗指艮为立春,斗指寅为雨水,斗指甲为惊蛰,……斗指丑为大寒。斗柄指向确立的二十四节气虽然是古人根据北斗七星斗转星移制定,其实造成斗转星移的原因则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因此斗柄指向法与太阳黄经法两者交节时间基本相一致。

image-20231121232250743
image-20231121232250743
image-20231121232445292
image-20231121232445292

圭表侧影

采用圭表测影(“平均时间法”)在黄河流域测出日短至(白昼最短)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到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时间段(约 365 日)也就是岁实(回归年),分割为 24 段(每段 15 日),每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平均。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把相邻“中气”之间的时间等分,称为“节气”。平均每月有一个“中气”与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依次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冬、小雪、大雪。“平均时间法”划分节气,以冬至日作为起点,始于冬至,终于大雪。

“平均时间法”划分出的每“节气”之间日期相同,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月中叫“气”。将一个太阳年,划分为季、节、气、候,1 年=4 季=12 节=12 气=72 候。又分为十二节(节令)与十二气(中气),每月有一“节”与一“气”区分,“节”为月之始,“气”的最后一日为月之终。将只有节,没有气的月份,置为上个月的闰月。由于“平均时间法”计算不考虑太阳在黄道上运动快慢不匀,与实际天象不符。因在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在南半球的时间比在北半球约短 8 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image-20231121233128704
image-20231121233128704

太阳黄经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划分的方法,自 1645 年起沿用至今。而从西洋教士定《时宪历》之后直至今的“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太阳黄经度数)来定的,即在一个为 360 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划分为 24 等份,每 15° 一等份,以春分点为 0 度起点(排序仍把立春列为首位),按黄经度数编排。即,视太阳从春分点,也就是黄经零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每前进 15 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24 个节气正好 360 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 15 度为一个“节气”,每“节气”之间度数均等,时间不均等。

廿四节气,“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活动规律为: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0°,此后北移;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廿四个节气是 24 个时间点,“点”具体落在哪天,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划分的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现行的二十四节气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以及自然现象规律。 [14]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 6 日、21 日前后,下半年在 8 日、23 日前后。

img
img

节气与七十二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文字作品。其书以“七十二候”分属于二十四节气,将每个节气分成三个候,各训释其所以然。其以五日为一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由于候的时间单位较小(5 天为一候),而气候的年际及地区差别很大,故难以广泛运用。“七十二候”文字记载最早见于《逸周书卷六·时训解》。

image-20231121230432093
image-20231121230432093

本文由 mdnice 多平台发布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Go语言(也称为Golang)是由Google开发的一种静态强类型、编译型的编程语言。它旨在成为一门简单、高效、安全和并发的编程语言,特别适用于构建高性能的服务器和分布式系统。以下是Go语言的一些主要特点和优势: 简洁性:Go语言的语法简单直观,易于学习和使用。它避免了复杂的语法特性,如继承、重载等,转而采用组合和接口来实现代码的复用和扩展。 高性能:Go语言具有出色的性能,可以媲美C和C++。它使用静态类型系统和编译型语言的优势,能够生成高效的机器码。 并发性:Go语言内置了对并发的支持,通过轻量级的goroutine和channel机制,可以轻松实现并发编程。这使得Go语言在构建高性能的服务器和分布式系统时具有天然的优势。 安全性:Go语言具有强大的类型系统和内存管理机制,能够减少运行时错误和内存泄漏等问题。它还支持编译时检查,可以在编译阶段就发现潜在的问题。 标准库:Go语言的标准库非常丰富,包含了大量的实用功能和工具,如网络编程、文件操作、加密解密等。这使得开发者可以更加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而无需花费太多时间在底层功能的实现上。 跨平台:Go语言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平台,包括Windows、Linux、macOS等。它使用统一的构建系统(如Go Modules),可以轻松地跨平台编译和运行代码。 开源和社区支持:Go语言是开源的,具有庞大的社区支持和丰富的资源。开发者可以通过社区获取帮助、分享经验和学习资料。 总之,Go语言是一种简单、高效、安全、并发的编程语言,特别适用于构建高性能的服务器和分布式系统。如果你正在寻找一种易于学习和使用的编程语言,并且需要处理大量的并发请求和数据,那么Go语言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