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笔记(学习中......)

目录

我的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学到哪,记到哪.

第一章 概述

本章最重要内容是:

互联网概述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因特网交换点IXP

互联网对标准化工作

互联网核心部分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计算机网络对性能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第一章 概述

本章最重要内容是:

  1. 互联网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的作用,以及分组交换的概念
  2.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3. 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次的体系结构的概念,协议和服务的概念.

互联网概述

  1. 起源于美国的因特网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网络.
  2. 计算机网络(简称网络):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节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
  3. 网络和网络之间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构成了互连网——即网络的网络
  4.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互联网把许多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在一起.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 阶段一:单网络ARANET 互连网的发展过程,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的第一个分组交换网.
  • 阶段二:建成三级结构的因特网——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或企业网)
  • 阶段三:形成多层次IPS(因特网服务提供者)结构的因特网.

因特网交换点IXP

允许两个网络直接相连并交换分组,不需要其他网络来转发分组.(更快的转发分组,更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IXP常采用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络交换机,这些网络交换机都用局域网互连起来(典型的IXP由一个或多个网络交换机组成,)

互联网对标准化工作

  1. 互联网标准以RFC文档这种开放的方式存在
  2. ISOC——因特网协会   IAB——因特网体系结构委员会
  3. IETF-互联网工程部       IRTF-互联网研究部互联网组成

边缘部分:

  • 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端系统(用户直接使用)
  • 端系统之间的通信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对等方式(P2P方式)

核心部分:

  • 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对路由器组成.(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
  • 向网络边缘部分的主机提供连通性服务,其核心部件是实现分组交换的路由器(用来转发分组)

互联网核心部分

  • 电路交换: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两个用户在连接期间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连接指专用的物理通道)
  • 分组交换:存储转发,将报文(要发送的整块数据)划分为几个分组,利用相关控制信息进行分装为数据单元 ,然后进行转发(路由器转发分组,即分组交换)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按照网络对作用范围进行分类

  • 广域网WAN
  • 城域网MAN
  • 局域网LAN
  • 个人区域网PAN

2.按照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 公用网
  • 专用网

3.用来把用户接入到互联网的网络

  • 接入网

计算机网络对性能

速率: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

单位:b/s,Kb/s,Mb/s,Tb/s,如果用字节表示,则是B/s,KB/s,MB/s,TB/s,1Byte=8Bit

带宽:在计算机网络中,指的是网络设备所支持的最高速度,单位同速率,是理想条件下最高速率

吞吐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总量

时延:

  •       发送时延:发送端发送一个完整的数据帧所需要的时延
  •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所需要的时间
  •       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处理数据分组时花费的时间
  •       排队时延:在路由器中等待分组时间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 *带宽=时延带宽积(意思是链路上有多少比特的数据)

往返时延RTT: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接收方确认收到为止所花费的时间
RTT=传播时延x2+处理时间(有时可能直接忽略)

利用率

  • 信道利用率:信道利用率=有数据通过时间/有+无数据通过时间
  • 网络利用率:网络利用率=所有信道利用率加权求平均值

时延和利用率的关系图

利用率越高,延迟越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版权声明:该部分转载自CSDN博主「INlinKC」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067603/article/details/106974036)

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IBM制定

OSI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网络标准,但在实际应用中被TCP/IP协议替代

为什么要分层,分层要做什么
(1)发起通信的计算机必须将数据通信的通路进行激活。
(2)要告诉网络如何识别目的主机。
(3)发起通信的计算机要查明目的主机是否开机,并且与网络连接正常。
(4)发起通信的计算机要弄清楚,对方计算机中文件管理程序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工作。
(5)确保差错和意外可以解决。

正式认识分层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考模型

 名称    英文    作用
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    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例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终端仿真)提供服务。如HTTP、SMTP、FTP、DNS等
表示层    Presentation Layer    把数据转换为能与接收者的系统格式兼容并适合传输的格式,即让两个系统可以交换信息
会话层    Session Layer    负责在数据传输中设置和维护计算机网络中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连接
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    负责端到端通讯,可靠传输,不可靠传输 ,流量控制,复用分用
网络层    Network Layer    负责选择路由最佳路径,规划IP地址(ipv4和ipv6变化只会影响网络层),拥塞控制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Layer    帧的开始和结束,还有透明传输,差错校验(纠错由传输层解决)
物理层    Physical Layer    定义网络设备接口标准,电气标准(电压),如何在物理链路上传输的更快

OSI流程简介
网络层及以上,每一层都要对上一层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加个头部)
数据链路层不仅需要加头部,还需要加尾部
物理层什么都不加,只管发送数据(比特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CP/IP参考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层参考模型及其传输过程简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该资源内项目源码是个人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代码都测试ok,都是运行成功后才上传资源,答辩评审平均分达到96分,放心下载使用! ## 项目备注 1、该资源内项目代码都经过测试运行成功,功能ok的情况下才上传的,请放心下载使用! 2、本项目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人工智能、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老师或者企业员工下载学习,也适合小白学习进阶,当然也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作业、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如果基础还行,也可在此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其他功能,也可用于毕设、课设、作业等。 下载后请首先打开README.md文件(如有),仅供学习参考, 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该资源内项目源码是个人的课程设计,代码都测试ok,都是运行成功后才上传资源,答辩评审平均分达到96分,放心下载使用! ## 项目备注 1、该资源内项目代码都经过测试运行成功,功能ok的情况下才上传的,请放心下载使用! 2、本项目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人工智能、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老师或者企业员工下载学习,也适合小白学习进阶,当然也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作业、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如果基础还行,也可在此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其他功能,也可用于毕设、课设、作业等。 下载后请首先打开README.md文件(如有),仅供学习参考, 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