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行思录》之感想20180911

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可待来生----陈寅恪。

1938年,北大,清华,南开大学三所大学迁往昆明,组建西南联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三所风格迥异的大学教授和学生,在同一所大学里教学和学习。而更令人感动的是联大教授和学生们的人格和精神,他们都找到了一种比自己更重要的事情,并将生命奉献给了它。

梅贻琦校长对于教育热爱和执着,闻一多先生对于诗歌和民主自由的追求以至于不惧怕牺牲生命,杨振宁和李政道对于物理的追求,邓稼先制作原子弹以至于付出生命,还有很多很多,这些人的人格和精神将被历史所永记。在阅读此书中,我时不时的想起臧克家诗人《有的人》诗中所写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校长道出了大学的真谛。但联大绝不仅仅是一所大学,它承载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知识分子不仅仅意味着拥有知识,而且也应该是国家道德和精神价值的体现。在战争年代,这群从各个国家留学归来到昆明来教学的教授们,他们不一定留学回来就有专业方面的建树,但是他们的眼光,他们的抉择,却在国人中起到了典范的作用。因为他们是看了世界之后回来的,事关重大,换言之,国人最需要的是他们的眼光,他们的判断。信心,或者说信念和信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起点。

奉献之大与索取之小,正是这一代人的人生模式。在联大的岁月里,他们在物质上是贫穷的,但是他们生活的品质是崇高的,贫穷和富足只是表象,不能决定人生活的品质。真正的人文成果是需要崇高精神的支撑的,精神的崇高更重要,更具决定性。

中国,近代史上数百年之久都一直在最糟糕的体制中挣扎,它是靠着本土的人们对于这个民族的挚爱和信念,自觉地付出与献身来维持和度过危机的,中华民族的存在与发展的力量,源自它深层的文化精神和凝聚力,那些坚守本土,与自己民族在一起同进退的“人杰”,对于中国的生存功不可没。此时,我不禁想起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也许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基。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