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用开发者选项。
- 在 Developer options(开发者选项) 屏幕中,向下滚动至 Drawing(绘图) 部分并选择 Simulate a display with a cutout(模拟具有凹口的显示屏)。
- 选择凹口屏幕的大小。
注:我们建议您通过使用运行 Android P 的设备或模拟器测试凹口屏幕周围的内容显示。
2.2 Android P提供提供的刘海屏适配方案
- 对于有状态栏的页面,不会受到刘海屏特性的影响,因为刘海屏包含在状态栏中了;
- 全屏显示的页面,系统刘海屏方案会对应用界面做下移处理,避开刘海区显示,这时会看到刘海区域变成一条黑边,完全看不到刘海了;
- 已经适配Android P应用的全屏页面可以通过谷歌提供的适配方案使用刘海区,真正做到全屏显示。
2.3 Android P中支持的凹口屏幕类型
目前Android支持了三类凹口屏幕类型:边角显示屏凹口(斜刘海)、双显示屏凹口(刘海+胡子)、长型显示屏凹口(刘海),如下图所示:
目前的手机主要还是长型显示屏凹口,即刘海屏。其他斜刘海和胡子手机应该还没有实物吧?反正是亮瞎了狗眼了。
2.4 刘海屏布局及安全区域说明
2.5 Android P中凹口屏幕相关接口
注意,以下接口都是要Build.VERSION.SDK_INT >= 28
才能调用到。
2.5.1 DisplayCutout类接口
主要用于获取凹口位置和安全区域的位置等。主要接口如下所示:
方法 | 接口说明 |
---|---|
getBoundingRects() | 返回Rects的列表,每个Rects都是显示屏上非功能区域的边界矩形。 |
getSafeInsetLeft () | 返回安全区域距离屏幕左边的距离,单位是px。 |
getSafeInsetRight () | 返回安全区域距离屏幕右边的距离,单位是px。 |
getSafeInsetTop () | 返回安全区域距离屏幕顶部的距离,单位是px。 |
getSafeInsetBottom() | 返回安全区域距离屏幕底部的距离,单位是px。 |
来看下例子。 这里将开发者选项中的模拟具有凹口的显示屏选项改为双显示屏凹口,即这里应当有两个刘海,然后,直接上代码:
public class Notch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开局就一张背景图
setContentView(R.layout.notch);
getNotchParams();
}
@TargetApi(28)
public void getNotchParams() {
final View decorView = getWindow().getDecorView();
decorView.post(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DisplayCutout displayCutout = decorView.getRootWindowInsets().getDisplayCutout();
Log.e(“TAG”, “安全区域距离屏幕左边的距离 SafeInsetLeft:” + displayCutout.getSafeInsetLeft());
Log.e(“TAG”, “安全区域距离屏幕右部的距离 SafeInsetRight:” + displayCutout.getSafeInsetRight());
Log.e(“TAG”, “安全区域距离屏幕顶部的距离 SafeInsetTop:” + displayCutout.getSafeInsetTop());
Log.e(“TAG”, “安全区域距离屏幕底部的距离 SafeInsetBottom:” + displayCutout.getSafeInsetBottom());
List
if (rects == null || rects.size() == 0) {
Log.e(“TAG”, “不是刘海屏”);
} else {
Log.e(“TAG”, “刘海屏数量:” + rects.size());
for (Rect rect : rects) {
Log.e(“TAG”, “刘海屏区域:” + rect);
}
}
}
});
}
}
输出结果为:
06-04 21:57:10.120 5698-5698/? E/TAG: 安全区域距离屏幕左边的距离 SafeInsetLeft:0
06-04 21:57:10.120 5698-5698/? E/TAG: 安全区域距离屏幕右部的距离 SafeInsetRight:0
06-04 21:57:10.120 5698-5698/? E/TAG: 安全区域距离屏幕顶部的距离 SafeInsetTop:112
06-04 21:57:10.120 5698-5698/? E/TAG: 安全区域距离屏幕底部的距离 SafeInsetBottom:112
06-04 21:57:10.120 5698-5698/? E/TAG: 刘海屏数量:2
06-04 21:57:10.120 5698-5698/? E/TAG: 刘海屏区域:Rect(468, 0 - 972, 112)
06-04 21:57:10.120 5698-5698/? E/TAG: 刘海屏区域:Rect(468, 2448 - 972, 2560)
可以看到,即距离顶部和底部各112px的区域就是安全区域了。
2.5.2 设置凹口屏幕显示模式
使用例子:
WindowManager.LayoutParams lp = getWindow().getAttributes();
lp.layoutInDisplayCutoutMode = WindowManager.LayoutParams.LAYOUT_IN_DISPLAY_CUTOUT_MODE_ALWAYS;
getWindow().setAttributes(lp);
Android P中新增了一个布局参数属性layoutInDisplayCutoutMode
,包含了三种不同的模式,如下所示:
模式 | 模式说明 |
---|---|
LAYOUT_IN_DISPLAY_CUTOUT_MODE_DEFAULT | 只有当DisplayCutout完全包含在系统栏中时,才允许窗口延伸到DisplayCutout区域。 否则,窗口布局不与DisplayCutout区域重叠。 |
LAYOUT_IN_DISPLAY_CUTOUT_MODE_NEVER | 该窗口决不允许与DisplayCutout区域重叠。 |
LAYOUT_IN_DISPLAY_CUTOUT_MODE_SHORT_EDGES | 该窗口始终允许延伸到屏幕短边上的DisplayCutout区域。 |
下面我们来写个Demo看下这三种模式的显示效果: Demo很简单,就是显示一张背景图,相关背景布局就不贴了,来看下主要的代码:
public class Notch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去掉标题
requestWindowFeature(Window.FEATURE_NO_TITLE);
//开局就一张背景图
setContentView(R.layout.notch);
//全屏显示
getWindow().getDecorView().setSystemUiVisibility(View.SYSTEM_UI_FLAG_FULLSCREEN | View.SYSTEM_UI_FLAG_LAYOUT_FULLSCREEN);
WindowManager.LayoutParams lp = getWindow().getAttributes();
//下面图1
lp.layoutInDisplayCutoutMode = WindowManager.LayoutParams.LAYOUT_IN_DISPLAY_CUTOUT_MODE_NEVER;
//下面图2
// lp.layoutInDisplayCutoutMode = WindowManager.LayoutParams.LAYOUT_IN_DISPLAY_CUTOUT_MODE_SHORT_EDGES;
//下面图3
// lp.layoutInDisplayCutoutMode = WindowManager.LayoutParams.LAYOUT_IN_DISPLAY_CUTOUT_MODE_DEFAULT;
getWindow().setAttributes(lp);
}
}
这里设置为全屏的显示效果,三种模式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一可以看到上面有黑边。
图二明显看到有刘海。
图三同样是黑边。
可以看到:
LAYOUT_IN_DISPLAY_CUTOUT_MODE_SHORT_EDGES
模式会让屏幕到延申刘海区域中。LAYOUT_IN_DISPLAY_CUTOUT_MODE_NEVER
模式不会让屏幕到延申刘海区域中,会留出一片黑色区域。LAYOUT_IN_DISPLAY_CUTOUT_MODE_DEFAULT
模式在全屏显示下跟LAYOUT_IN_DISPLAY_CUTOUT_MODE_NEVER
一样。
我们再来看看LAYOUT_IN_DISPLAY_CUTOUT_MODE_DEFAULT
模式在沉浸式状态栏下的效果,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Notch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去掉标题
requestWindowFeature(Window.FEATURE_NO_TITLE);
//开局就一张背景图
setContentView(R.layout.notch);
//全屏显示
// getWindow().getDecorView().setSystemUiVisibility(View.SYSTEM_UI_FLAG_FULLSCREEN | View.SYSTEM_UI_FLAG_LAYOUT_FULLSCREEN);
//沉浸式状态栏
getWindow().addFlags(WindowManager.LayoutParams.FLAG_TRANSLUCENT_STATUS);
WindowManager.LayoutParams lp = getWindow().getAttributes();
lp.layoutInDisplayCutoutMode = WindowManager.LayoutParams.LAYOUT_IN_DISPLAY_CUTOUT_MODE_DEFAULT;
getWindow().setAttributes(lp);
}
}
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
当刘海区域完全在系统的状态栏时,
LAYOUT_IN_DISPLAY_CUTOUT_MODE_DEFAULT
的显示效果与LAYOUT_IN_DISPLAY_CUTOUT_MODE_SHORT_EDGES
一致。
所以,当我们进行刘海屏的适配时,请根据实际情况去使用不同的layoutInDisplayCutoutMode
。
2.6 那么刘海屏该如何适配呢?
2.6.1 如果页面存在状态栏
- 那么很简单,不用适配,因为刘海区域会包含在状态栏中了。
- 如果不想看到刘海区域,可以使用
LAYOUT_IN_DISPLAY_CUTOUT_MODE_NEVER
将刘海区域变成一条黑色边。
2.6.2 如果页面是全屏显示
- 不适配的话将会留出一条黑色边。
- 要做到真正全屏的话,那么就先要获取到刘海的区域(危险区域),内容部分(操作按钮等)应当避开危险区域,保证在安全区域中展示。横屏的话两边都需要注意避开刘海(危险区域)。
3.Android P之前的刘海屏适配
上面是Android P才有的解决方案,在P之前呢,上面的代码通通都没用。然而我们伟大的国产厂商在Android P之前(基本都是Android O)就用上了高档大气上档次的刘海屏,所以,这也造就了各大厂商在Android P之前的解决方案百花齐放。下面,我们来看下主流厂商:华为、vivo、OPPO、小米等所提供的方案。
注:相关的代码都已封装好,可以直接拷贝使用。
3.1 华为
3.1.1 使用刘海区显示
使用新增的meta-data
属性android.notch_support
。 在应用的AndroidManifest.xml
中增加meta-data
属性,此属性不仅可以针对Application
生效,也可以对Activity
配置生效。 如下所示:
- 对
Application
生效,意味着该应用的所有页面,系统都不会做竖屏场景的特殊下移或者是横屏场景的右移特殊处理。 - 对
Activity
生效,意味着可以针对单个页面进行刘海屏适配,设置了该属性的Activity
系统将不会做特殊处理。
实际上还有一种代码实现的方式,不过代码比较多,这里就不贴了,有兴趣的话可以在文末的链接中点进去看看。
3.1.2 是否有刘海屏
通过以下代码即可知道华为手机上是否有刘海屏了,true
为有刘海,false
则没有。
public static boolean hasNotchAtHuawei(Context context) {
boolean ret = false;
try {
ClassLoader classLoader = context.getClassLoader();
Class HwNotchSizeUtil = classLoader.loadClass(“com.huawei.android.util.HwNotchSizeUtil”);
Method get = HwNotchSizeUtil.getMethod(“hasNotchInScreen”);
ret = (boolean) get.invoke(HwNotchSizeUtil);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Log.e(“Notch”, “hasNotchAtHuawei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catch (NoSuchMethodException e) {
Log.e(“Notch”, “hasNotchAtHuawei NoSuchMethodException”);
} catch (Exception e) {
Log.e(“Notch”, “hasNotchAtHuawei Exception”);
} finally {
return ret;
}
}
3.1.3 刘海尺寸
华为提供了接口获取刘海的尺寸,如下:
//获取刘海尺寸:width、height
//int[0]值为刘海宽度 int[1]值为刘海高度
public static int[] getNotchSizeAtHuawei(Context context) {
自我介绍一下,小编13年上海交大毕业,曾经在小公司待过,也去过华为、OPPO等大厂,18年进入阿里一直到现在。
深知大多数初中级Android工程师,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或者是报班学习,但对于培训机构动则近万的学费,着实压力不小。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Android移动开发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同时减轻大家的负担。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基本涵盖了95%以上Android开发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可以扫码获取!!(备注:Android)

最后
其实Android开发的知识点就那么多,面试问来问去还是那么点东西。所以面试没有其他的诀窍,只看你对这些知识点准备的充分程度。so,出去面试时先看看自己复习到了哪个阶段就好。
当然我也为你们整理好了百度、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等互联网超级大厂的历年面试真题集锦。这也是我这些年来养成的习惯,一定要学会把好的东西,归纳整理,然后系统的消化吸收,这样才能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和成长进阶。碎片、零散化的东西,我觉得最没有价值的。就好比你给我一张扑克牌,我只会觉得它是一张废纸,但如果你给我一副扑克牌,它便有了它的价值。这和我们收集资料就要收集那些系统化的,是一个道理。
网上学习 Android的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希望这份系统化的技术体系对大家有一个方向参考。
《互联网大厂面试真题解析、进阶开发核心学习笔记、全套讲解视频、实战项目源码讲义》点击传送门即可获取!
会觉得它是一张废纸,但如果你给我一副扑克牌,它便有了它的价值。这和我们收集资料就要收集那些系统化的,是一个道理。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tBtVWQ8a-1712509267796)]
网上学习 Android的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希望这份系统化的技术体系对大家有一个方向参考。
《互联网大厂面试真题解析、进阶开发核心学习笔记、全套讲解视频、实战项目源码讲义》点击传送门即可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