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数据块【ext2_get_bloks】

本文探讨EXT2文件系统中数据块的分配策略,解释了为什么需要组块结构以及它如何减少磁盘碎片。通过分析`ext2_get_bloks`函数,阐述了如何寻找和分配数据块,包括间接块的处理,确保高效的数据访问。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其实硬盘上的文件和内存中的还是有几分相像的,刚开始看的时候复杂程度严重的查处了想象,看完之后很多的操作都是比较经典并且看起来理所当然。硬盘不像内存,随机访问是需要相当大的代价的,所以在存放数据的时候就需要把顺序访问的数据放在一起,而一些经常用到的数据,比如ext2_super_block、ext2_group_desc则每个组中都保存一份,不然每次在访问组的时候要去一个固定的位置去查找超级块的信息,那就疯掉了。

      以前问过别人为什么要由组块这一层结构。因为它并没有保存什么比较有用的信息,更或者说是组块开起来并没有设么必要存在。为了了解这个结构的必要性,先想象它为Ext2做了些什么:把一个很大的空间分成了一块块比较小的空间。那这样有什么好处呢?每个块中都由自己数据块的bitmap,这个经常访问到的数据结构总是在附近,而且同一个文件在分配的时候总是尝试在相同的组块中,这样会避免磁盘碎片。

      如果没有简介块的话,在磁盘上找一个文件中的一块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有间接块的存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麻烦:用到了几个间接块?间接块存在么?等等。但是如果没有间接块的话在我们要保存大文件的时候浪费的空间将是灾难性的。好了,现在来看在找块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static int ext2_get_blocks(struct inode *inode,
				sector_t iblock, unsigned long maxblocks,
				struct buffer_head *bh_result,
				int create)
            其中的iblock是inode中的第几块(不然我们也不需要费这么大劲了:))。磁盘文件可能用到了间接块,那我们怎么知道各个间接块中的offset?调用下面这个函数就可以了,比内存中分页麻烦的地方在于如果第一层够用了就不用地二层了。但是如果第一层不够用我们要把第一层用完,然后把剩下的部分再放到第二层去。最后把目标在各层中的偏移量保存在offset数组中,这些工作由下面的函数完成。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