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构造课程笔记——LSP(里氏替换原则)

1、里氏替换原则的定义和解读
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于1986年有Barbara Liskov提出,他当时是这样描述这条原则的:如果S是T的子类型,那么T的对象可以被S的对象所替换,并不影响代码的运行。1996年,Robert Martin在他的SOLID原则中重新描述了里氏替换原则:使用父类对象的函数可以在不了解子类的情况下替换为使用子类对象。
结合上面的描述,我们将里氏替换原则描述为:子类对象能够替换到程序中的父类对象出现的任何地方,并且保证程序原有的逻辑行为不变和正确性不被破坏。

2.可以应用的设计模式

将里氏替换原则应用于设计模式中,它可以用在许多设计模式中,例如:

工厂模式:子类可以替换父类,而不会影响到工厂的实现。
策略模式:不同的策略可以被替换,而不会影响到程序的正确性。
装饰器模式:装饰器可以替换被装饰的对象,而不会破坏程序的可扩展性。
模板方法模式:子类可以被使用来扩展或修改模板方法,而不会影响到程序的正确性。

3.违反LSP的例子

在设计子类时,要遵守父类的行为约定(或者为协议)
以下是违反里氏替换原则的例子:

  1. 子类违反父类声明要实现的功能
  2. 子类违反父类对输入、输出和异常约定
  3. 子类违反父类注释中罗列的任何特殊说明

4.里氏替换原则存在的意义

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遵循里氏替换原则可以使代码的结构更加清晰,如果程序中的对象可以互相替换,那么维护代码的时候就能够更方便地进行修改和扩展。
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遵循里氏替换原则,可以使代码更容易扩展。如果代码中的对象可以互相替换,那么新的子类可以很容易地替换已有的类,从而实现代码的扩展,而不需要修改原有的代码。
增加代码的可读性。如果遵循里氏替换原则,代码中的类之间的关系会更加清晰明了,这对于其他开发人员来说也更容易理解和阅读。
提高代码的健壮性。遵循里氏替换原则可以使程序更加健壮。如果程序中的对象可以互相替换,那么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会得到提高。
促进代码重用。遵循里氏替换原则,可以使代码更容易重用。如果程序中的对象可以互相替换,那么可以将已有的对象用于新的场景中,从而避免了重复编写代码的情况。

  • 9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