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10月24日,2020中国开源年会暨阿帕奇中国路演在长沙举行,阿里云智能高级技术运营专家金运通应邀在操作系统分论坛上做了主题为「OpenAnolis开源社区的萌芽与发展」的演讲。本文内容根据其演讲内容整理而成。
以下是演讲全文:
近些年开源在国内变得非常流行,开源理念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及公司的认同,机缘巧合,我的职业生涯几乎都在和开源打交道,这里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与开源的缘分。
这张图相信很多人都见到过,它介绍了云计算的技术发展,从最左边的2000年开始,当然我参加工作没有那么早,但我第一次参与开源项目的贡献确实是在SUN 这家公司,那时候国内开源贡献者还是一个很小众的群体,当时我在openSolaris开源社区做桌面系统,包括Firefox开源浏览器的工作,记得在08年随着Firefox 3.0的发布,它一周内的下载量就超过了2000w,这让我第一次切身见证到了开源的力量。
后来SUN这家公司被收购了,已经消失在IT发展历史的长河中,而它的衰落恰恰是和开源相关,虽然后期整个公司实行全面开源的战略,当时也是业界最大的开源公司之一,但因为它开源的战略实施的太晚了,没能赶上产业发展的历史潮流。
所以我觉得开源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开发、协作方式,对公司而言也是一个新的商业战略以及通过开源与产业界构建一种新的产业关系。
这张图里把SUN放到最开始的位置,标称为单台机的发展阶段,但其实它一度对IT界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也有很强的技术洞察力。Sun不仅发明了Java语言,它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出“网络就是计算机”的概念,这些都为后来云计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来VMware在2001年开始虚拟化的工作,AWS在06年开启了云计算元年,我也在11年 加入IBM KVM开源虚拟化团队, 当时也没有意识到开源虚拟化会成为的云计算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并成为整个云计算技术栈的基石,那时KVM也才刚刚出来,身边还很少有人谈论云计算。
后来OpenStack横空出世,掀起了开源云计算的浪潮,我在Intel有幸见证了OpenStack的蓬勃发展,比如本次大会上的开源黑客松的活动,我在15年参加第一届的OpenStack黑客松,当时只有Intel、华为等3家公司,十几个人,现在的黑客松活动有近30家公司,近百人参与,它也见证了开源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国内开发者及公司的认同。
后来随着容器技术的发展和云原生的兴起,我也参与了kata Containers项目,也因此结识国内很多容器的开发者。所以回顾我的职业生涯,好像云计算发展的每个技术浪潮我都赶上,但我认为这不是能说明我对技术发展有多好的判断力,而是因为开源,你会发现,开源往往会让你处于技术发展的前沿。
所以,反过来想,如果我是在开源电子货币领域,现在是不是也财务自由了哈。。。
但现实是我又回到操作系统这一传统的领域,之前一直在系统厂商,做开源系统软件,服务于硬件系统平台,现在来到阿里云做系统软件的开源,那一个云计算公司做系统软件开源与硬件系统厂商做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聊一下社区发起的初衷,再对社区做个介绍,最后和大家一起来探讨社区未来的发展。
社区萌芽
当来到阿里云操作系统团队之后,我发现操作系统这一领域在云计算时代面临着新的挑战,也一直是在老树发新芽:比如云计算的大规模部署所带来的稳定性要求,以及随着云计算规模的扩大,每一点的优化和性能的提升都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所以云平台的全栈集成和优化也就成为云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另外,云计算是希望能够像水、电一样为业务应用提供了即插即用的计算资源,把业务从基础设施中解放出来 ,使得用户可以更加关注业务的创新,而操作系统作为离业务应用最近的一层,需要提供和其他云产品一样的长期稳定版的支持和SLA保障,这也是云平台能力的重要部分。
随着过去10多年阿里云的发展,操作系统团队也一直在探索和实践,构建了Alibaba 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