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中的池化技术

池化技术是现代软件工程中常见的优化技术之一。它主要通过预先创建、维护和复用有限数量的资源(如线程、数据库连接、内存块或对象),避免了每次请求时都需要重复创建资源的开销。池化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并减少资源管理的复杂性。

本文将介绍四种常见的池化技术:线程池、数据库连接池、内存池和对象池,并提供 C++ 和 Python 的实现代码示例。


1. 线程池(Thread Pool)

概述

线程池是一种多线程并发编程的技术,它将多个线程事先创建好并放入池中,当需要执行任务时,从池中获取一个空闲线程来执行任务。线程池避免了频繁创建和销毁线程的开销,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使用场景
  • 高并发任务:当需要处理大量独立的并发任务时,线程池可以有效地管理线程的生命周期,避免了创建和销毁线程的频繁操作。
  • 网络服务:例如 Web 服务器处理请求时,每个请求通常由一个线程处理,线程池可以有效地分配线程来处理这些请求。
C++ 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hread>
#include <vector>
#include <functional>
#include <queue>
#include <condition_variable>
#include <atomic>

class ThreadPool {
   
public:
    ThreadPool(size_t numThreads) : stop(false) {
   
        for (size_t i = 0; i < numThreads; ++i) {
   
            workers.emplace_back([this] {
   
                while (true) {
   
                    std::function<void()> task;
                    {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this->queueMutex);
                        this->cv.wait(lock, [this] {
    return this->stop || !this->tasks.empty(); });
                        if (this->stop && this->tasks.empty()) return;
                        task = std::move(this->tasks.front());
                        this->tasks.pop();
                    }
                    task();
                }
            });
        }
    }

    template<class F>
    void enqueue(F&& f) {
   
        {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queueMutex);
            tasks.push(std::forward<F>(f));
        }
        cv.notify_one();
    }

    ~ThreadPool() {
   
        {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queueMutex);
            stop = true;
        }
        cv.notify_all();
        for (std::thread& worker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