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企业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双重差分模型构建(2003-2022年)-社科数据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paofuluolijiang/90623799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paofuluolijiang/90623799
此数据集聚焦于2003-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政策效应评估,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量化分析制度实施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数据涵盖沪深A股上市公司20年间的面板数据,包含股票代码、行业分类、地区分布、产权性质等核心字段,并依据刘冰冰(2023)、王菁华(2023)等四类权威文献构建了差异化处理组变量(treat1-treat4)和政策时点虚拟变量(post1-post4),形成多维度的DID交互项(did1-did4)。
数据字段具体包括股票代码 股票代码 年份 股票简称 行业名称C 刘冰冰_2023 刘冰冰_2023 刘冰冰_2023 王菁华_2023 王菁华_2023 王菁华_2023 杨兴全_2023 杨兴全_2023 杨兴全_2023 张敏敏_2023 张敏敏_2023 张敏敏_2023 ST或PT为1,否则为0 金融业为1,否则为0 行业代码C 制造业取两位代码,其他行业用大类 东部地区为1,否则为0 西部地区为1,否则为0 中部地区为1,否则为0 所属省份代码 所属省份 所属城市代码 所属城市 国有企业为1,否则为0 是否属于杨兴全和张可欣(2023)对行政垄断行业的划分标准 是否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上三分位数省市。
该数据集对研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经济后果具有多重价值。首先,通过DID模型可识别政策净效应,如杨兴全(2023)发现制度显著促进企业创新,尤其对行政垄断行业效果更显著;其次,刘冰冰(2023)验证了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而李靖(2025)则证实其能有效推动僵尸企业出清。数据中嵌入的产权、行业、地区异质性变量,为分析制度效果的差异化表现(如国企响应更强、西部效果更突出)提供了实证基础。配套提供的Stata代码(.do文件)和参考文献,可直接用于学术论文的稳健性检验与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