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专利是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突破领域。这些专利在实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物联网、量子信息等关键数字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授权量持续增长,跻身全球前列。
此外,冯婉昕(2024)指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政策通过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缓解融资约束,有效推动了地方制造业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这一政策显著降低了企业对金融资产的依赖,进一步鼓励企业将资源向核心研发和技术突破倾斜。相关研究还表明,专利创新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并能通过应用场景的搭建提高技术落地率和市场转化率。因此总体而言,跟踪和分析人工智能专利数据,尤其是在地级市层面的动态变化,能够有效揭示地方政府政策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同时,这类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学者和政策制定者评估不同区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竞争力,识别创新活跃地区和政策导向的效果。人工智能专利已成为衡量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技术自立自强提供了坚实支撑。
本数据是2025年1月最新更新的《地级市人工智能专利数据(1985-2024)》,聚焦选择了中国各地级市,以1985年-2024年为时间区间,并参考《关键数字技术专利分类体系(2023)》,按照当中专利分类号——“人工智能”类技术编码,并结合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信息,搜索匹配各地每年的专利申请,从中筛选出“人工智能“类,而后统计数量。
数据来源
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人工整理。
数据范围
地级市层面
时间跨度
1985-2024年
数据格式
数据格式为Excel形式
数据指标
省份、年份、城市、专利数量
数据展示
参考文献
[1]冯婉昕.人工智能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来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24,(04):141-152.
【下载→
方式一(推荐):主页↓个人↓简介
经管数据库-CSDN博客
方式二:数据下载地址汇总-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