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给淘宝一个差评

无论是在购物还是点外卖的时候,当我们接触一个自己从来没用过没吃过的商品的时候,大家都会去看差评,因为差评的存在能让我们知道这个商品令人不满意的地方,那么这个令人不满意的地方是不是自己不能接受的点。如果是那我会选择不买,如果不是我还会考虑购买。

没有100%优质的商品,所以就有差评的存在,这是件很合理的事情。但是就像上述所说的那样,因为差评的存在,会让一些用户放弃购买一件本来看上的商品,这样就降低了成交率,那么很大概率就降低了平台的收入。

所以九月中旬,淘宝店铺上了一个改动,去掉了中差评的标签,取而代之的是更个性化的标签,比方说感觉不佳和不太好用的关键词(最新的消息是现在有一部分店铺又恢复了中差评的方式),并且对其中的偏贬义的评价词进行刻意的隐藏。

从用户端来说明显的差评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比较隐藏的个性标签。在前期必然会提升用户的成交概率,但是这种去差评的做法是一种釜底抽薪的方法。因为没了差评,用户买到体验不佳的产品概率会会提升,长此以往人们对平台的信任度会下降,结果是总成交量下降,用户迁移。

类似一个商品的差评和好评,是一个商品的基本要素,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好的。一面想要赚钱一面想要用户体验,对于两者的取舍也是企业要做的选择。

我在很久之前的一篇文章说过一段话,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盈利主要靠破坏用户体验为主,对体验破坏的越厉害,短期内获得的收入越多。

在流量增长的早期,获取流量很便宜,那时候大家只要稍微破坏一点用户体验,依靠很庞大的用户规模,还是能赚很多钱,那时候的总收入靠着体量撑起来,收入数据也是很好看的。

那么当互联网的流量增长进入后流量增长时代,流量变得越来越稀缺,买流量变得越来越难,现在一个App的激活成本都到几十块一百多的水平,而且关键是钱都花不出去了,因为流量都被洗完了,各大公司只能转而求存量。

求存量的关键是提高现有用户的客单价,怎么提升客单价?那就只能靠进一步的破坏体验,进一步的突破下限。

相信大家在最近一两年会有这样的感知,这个应用怎么越来越难用,怎么广告越来越长,怎么医疗广告还是有而且越来越多了,怎么功能越来越复杂了,怎么还有vvip这种东西,需要付费的地方越来越多,怎么体验越来越差了点哪里都需要付费。

上面这些就是存量厮杀的结果,如果你打开手中的每一个比较大型的应用,或多或少你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前面几年,平台靠补贴用户圈新量,在后面,将会变成平台杀用户宰存量。

也许到这里了,你会问我,那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要我看很难解决,商业公司都是逐利的。小型公司为了赚更多的钱不择手段,中型公司为了能够上市圈钱搞数据,大型公司为了股价不惜一切做增长曲线。

唯一的破局的方案可能就是不断的有中小企业杀出来,与垄断企业做斗争,让垄断企业有危机感,但这件事情又太特么难了。

算了,我们还是别想着破局了,好好享受为数不多的好日子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