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中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分为弱一致性和强一致性。
现在主流的一致性协议一般都选择的是弱一致性的特殊版本:最终一致性。下面就从分布式系统的基本原则讲起,再整理一些遵循这些原则的协议或者机制,争取通俗易懂。
但是要真正实施起来并把这些协议落地,可不是一篇文章能说清楚的,有太多的细节,要自己去看资料了~
基本原则与理论
CAP(Consistency一致性,Availability可用性,Partition tolerance分区容错性)理论是当前分布式系统公认的理论,亦即一个分布式系统不可能同时满足这三个特性,只能三求其二。对于分布式系统,P是基本要求,如果没有P就不是分布式系统了,所以一般都是在满足P的情况下,在C和A之间寻求平衡。
ACID(Atomicity原子性,Consistency一致性,Isolation隔离性,Durability持久性)是事务的特点,具有强一致性,一般用于单机事务,分布式事务若采用这个原则会丧失一定的可用性,属于CP系统。
BASE(Basically Availabe基本可用,Soft state软状态,Eventually consistency最终一致性)理论是对大规模的互联网分布式系统实践的总结,用弱一致性来换取可用性,不同于ACID,属于AP系统。
2PC
2 Phase Commit,两阶段提交,系统有两个角色协调者和参与者,事务提交过程分为两阶段:
-
提交事务请求(投票阶段)
-
-
协调者向参与者发送事务内容,询问是否可以执行事务提交操作,等待响应
-
参与者执行事务操作,并将undo和redo日志记录
-
参与者回复协调者,执行成功则回Yes否则No
-
-
执行事务提交(执行阶段)
-
-
如果都是参与者都回复Yes,则协调者向参与者发送提交请求,否则发送回滚请求
-
参与者根据协调者的请求执行事务提交或回滚,并向协调者发送Ack消息
-
协调者收到所有的Ack消息过后判断事务的完成或者中断
-
该协议可以视为强一致的算法,通常用来保证多份数据操作的原子性,也可以实现数据副本之间的一致性,实现简单,但是缺点也很多,比如单点故障(协调者挂了整个系统就没法对外服务,任一节点挂了事务就没法执行,没有容错机制)、阻塞(两个阶段都涉及同步等待阻塞,极大降低了吞吐量)、数据不一致(参与者回复Yes/No后如果因为网络原因没有收到提交/中断请求,此时它就不知道该如何操作了,导致集群数据不一致)……
2PC有些优化手段:超时判断机制,比如协调者发出事务请求后等待所有参与者反馈,若超过时间没有搜集完毕所有回复则可以多播消息取消本次事务;互询机制,参与者P回复yes后,等待协调者发起最终的commitabort,如果没收到那么可以询问其他参与者Q来决定自身下一步操作,避免一直阻塞(如果其他参与者全都是等待状态,那么P也只能一直阻塞了)。所以2PC的阻塞问题是没办法彻底解决的。
当然,如果网络环境较好,该协议一般还是能很好的工作的,2PC广泛应用于关系数据库的分布式事务处理,如mysql的内部与外部XA都是基于2PC的,一般想要把多个操作打包未原子操作也可以用2PC。
3PC
3 Phase Commit,三阶段提交,是二阶段提交的改进,系统也有两个角色协调者和参与者,事务提交过程分为三阶段。
-
事务询问(canCommit)
-
-
协调者向参与者发送一个包含事务内容的询问请求,询问是否可以执行事务并等待
-
参与者根据自己状态判断并回复yes、no
-
-
执行事务预提交(preCommit)
-
-
若协调者收到全是yes,就发送preCommit请求否则发布abort请求
-
参与者若收到preCommit则执行事务操作并记录undo和redo然后发送Ack,若收到abort或者超时则中断事务
-
-
执行事务提交(doCommit)
-
-
协调者收到所有的Ack则发送doCommit请求,若收到了No或者超时则发送abort请求
-
参与者收到doCommit就执行提交并发送ACk,否则执行回滚并发送Ack
-
协调者收到Ack判断是完成事务还是中断事务
-
三阶段相对于两阶段的改善就是把准备阶段一分为二,亦即多了一个canCommit阶段,按我理解这样就类似于TCP的三步握手,多了一次确认,增大了事务执行成功的概率。而且3PC的协调者即使出了故障,参与者也能继续执行事务所以解决了2PC的阻塞问题,但是也可能因此导致集群数据不一致。
Paxos
上面两个协议的协调者都需要人为设置而无法自动生成,是不完整的分布式协议,而Paxos 就是一个真正的完整的分布式算法。系统一共有几个角色:Proposer(提出提案)、Acceptor(参与决策)、Learner(不参与提案,只负责接收已确定的提案,一般用于提高集群对外提供读服务的能力),实践中一个节点可以同时充当多个角色。提案选定过程也大概分为2阶段:
-
Prepare阶段
-
-
Proposer选择一个提案编号M,向Acceptor某个超过半数的子集成员发送该编号的Prepare请求
-
Acceptor收到M编号的请求时,若M大于该Acceptor已经响应的所有Prepare请求的编号中的最大编号N,那么他就将N反馈给Proposer,同时承诺不会再批准任何编号小于M的提案
-
-
Accept阶段
-
-
如果Proposer收到超过半数的Acceptor对于M的prepare请求的响应,就发送一个针对[M,V]提案的Accept请求给Acceptor,其中V是收到的响应编号中编号的最大的提案值,如果响应中不包括任何提案值,那么他就是任意值
-
Acceptor收到这个针对[M,V]的Accept请求只要改Acceptor尚未对大于M编号的提案做出过响应,他就通过这个提案
-
-
Learn阶段(本阶段不属于选定提案的过程)
-
-
Proposer将通过的提案同步到所有的Learner
-
Paxos协议的容错性很好,只要有超过半数的节点可用,整个集群就可以自己进行Leader选举,也可以对外服务,通常用来保证一份数据的多个副本之间的一致性,适用于构建一个分布式的一致性状态机。
Google的分布式锁服务Chubby就是用了Paxos协议,而开源的ZooKeeper使用的是Paxos的变种ZAB协议。
Raft
Raft协议对标Paxos,容错性和性能都是一致的,但是Raft比Paxos更易理解和实施。系统分为几种角色:Leader(发出提案)、Follower(参与决策)、Candidate(Leader选举中的临时角色)。
刚开始所有节点都是Follower状态,然后进行Leader选举。成功后Leader接受所有客户端的请求,然后把日志entry发送给所有Follower,当收到过半的节点的回复(而不是全部节点)时就给客户端返回成功并把commitIndex设置为该entry的index,所以是满足最终一致性的。
Leader同时还会周期性地发送心跳给所有的Follower(会通过心跳同步提交的序号commitIndex),Follower收到后就保持Follower状态(并应用commitIndex及其之前对应的日志entry),如果Follower等待心跳超时了,则开始新的Leader选举:首先把当前term计数加1,自己成为Candidate,然后给自己投票并向其它结点发投票请求。直到以下三种情况:
-
它赢得选举;
-
另一个节点成为Leader;
-
一段时间没有节点成为Leader。
在选举期间,Candidate可能收到来自其它自称为Leader的写请求,如果该Leader的term不小于Candidate的当前term,那么Candidate承认它是一个合法的Leader并回到Follower状态,否则拒绝请求。
如果出现两个Candidate得票一样多,则它们都无法获取超过半数投票,这种情况会持续到超时,然后进行新一轮的选举,这时同时的概率就很低了,那么首先发出投票请求的的Candidate就会得到大多数同意,成为Leader。
在Raft协议出来之前,Paxos是分布式领域的事实标准,但是Raft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个现状(raft作者也是这么想的,请看论文),Raft协议把Leader选举、日志复制、安全性等功能分离并模块化,使其更易理解和工程实现,将来发展怎样我们拭目以待(挺看好)。
Raft协议目前被用于 cockrouchDB,TiKV等项目中,据我听的一些报告来看,一些大厂自己造的分布式数据库也在使用Raft协议。
Gossip
Gossip协议与上述所有协议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是去中心化的,上面所有的协议都有一个类似于Leader的角色来统筹安排事务的响应、提交与中断,但是Gossip协议中就没有Leader,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
每个节点存放了一个key,value,version构成的列表,每隔一定的时间,节点都会主动挑选一个在线节点进行上图的过程(不在线的也会挑一个尝试),两个节点各自修改自己较为落后的数据,最终数据达成一致并且都较新。节点加入或退出都很容易。
去中心化的Gossip看起来很美好:没有单点故障,看似无上限的对外服务能力……本来随着Cassandra火了一把,但是现在Cassandra也被抛弃了,去中心化的架构貌似难以真正应用起来。归根到底我觉得还是因为去中心化本身管理太复杂,节点之间沟通成本高,最终一致等待时间较长……往更高处看,一个企业(甚至整个社会)不也是需要中心化的领导(或者制度)来管理吗,如果没有领导(或者制度)管理,大家就是一盘散沙,难成大事啊。
事实上现代互联网架构只要把单点做得足够强大,再加上若干个强一致的热备,一般问题都不大。
NWR 机制
首先看看这三个字母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含义:
N:有多少份数据副本;W:一次成功的写操作至少有w份数据写入成功;R:一次成功的读操作至少有R份数据读取成功。
NWR值的不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一致性效果,当W+R>N的时候,读取操作和写入操作成功的数据一定会有交集,这样就可以保证一定能够读取到最新版本的更新数据,数据的强一致性得到了保证,如果R+W<=N,则无法保证数据的强一致性,因为成功写和成功读集合可能不存在交集,这样读操作无法读取到最新的更新数值,也就无法保证数据的强一致性。
版本的新旧需要版本控制算法来判别,比如向量时钟。
当然R或者W不能太大,因为越大需要操作的副本越多,耗时越长。
Quorum 机制
Quorom机制,是一种分布式系统中常用的,用来保证数据冗余和最终一致性的投票算法,主要思想来源于鸽巢原理。在有冗余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当中,冗余数据对象会在不同的机器之间存放多份拷贝。但是同一时刻一个数据对象的多份拷贝只能用于读或者用于写。
分布式系统中的每一份数据拷贝对象都被赋予一票。每一个操作必须要获得最小的读票数(Vr)或者最小的写票数(Vw)才能读或者写。如果一个系统有V票(意味着一个数据对象有V份冗余拷贝),那么这最小读写票必须满足:
-
Vr + Vw > V
-
Vw > V/2
第一条规则保证了一个数据不会被同时读写。当一个写操作请求过来的时候,它必须要获得Vw个冗余拷贝的许可。而剩下的数量是V-Vw 不够Vr,因此不能再有读请求过来了。同理,当读请求已经获得了Vr个冗余拷贝的许可时,写请求就无法获得许可了。
第二条规则保证了数据的串行化修改。一份数据的冗余拷贝不可能同时被两个写请求修改。
Quorum机制其实就是NWR机制。
Lease机制
master给各个slave分配不同的数据,每个节点的数据都具有有效时间比如1小时,在lease时间内,客户端可以直接向slave请求数据,如果超过时间客户端就去master请求数据。一般而言,slave可以定时主动向master要求续租并更新数据,master在数据发生变化时也可以主动通知slave,不同方式的选择也在于可用性与一致性之间进行权衡。
租约机制也可以解决主备之间网络不通导致的双主脑裂问题,亦即:主备之间本来心跳连线的,但是突然之间网络不通或者暂停又恢复了或者太繁忙无法回复,这时备机开始接管服务,但是主机依然存活能对外服务,这是就发生争夺与分区,但是引入lease的话,老主机颁发给具体server的lease必然较旧,请求就失效了,老主机自动退出对外服务,备机完全接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