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冀商”的 5·18 之旅(图)

资料来源:http://news.sina.com.cn/c/2006-05-19/08008967015s.shtml 
  5月18日早晨8时50分,20多辆轿车在北京到廊坊的高速公路出口集结。这些车上坐着的,是来自北京河北商会的25位企业家。

  这25个人在本次2006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商务节上一亮相,立刻吸引了公众和媒体的目光,因为他们打出了一个崭新的团体旗号——新“冀商”。 
 
 
 
  1、新“冀商”首次集体亮相

  “这是新‘冀商’第一次正式集体亮相。”5月18日,对于此次参加商务节活动的感受,北京河北企业商会会长李建国作如上表述。

  “副省长付双建在会见我们的时候说,希望我们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为河北的建设贡献力量。”李建国笑着说,“实际上,我们就是来投资的。”

  这一天的行程相当紧张。9时15分左右,他们到达廊坊国际会展中心,在开幕式结束之后他们又驱车来到广阳宾馆,参加固安县的项目推介会,下午2时许又到广阳区参加与政府的合作洽谈并参观工业园区,17时,还有另一场项目对接洽谈会等待着他们。在此期间,他们还要接受难以计数的媒体记者采访。也就是说,从下高速开始,他们几乎没有一分钟的休息时间。

  即使如此,众多的项目仍然让他们感到非常兴奋。

  实际上,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到廊坊。

  5月12日,“5·18商务节”开幕的上一个星期五,北京河北企业商会拿到了廊坊方面提供的此次商务节的招商项目明细表。王克剑,北京中企国际建设发展集团的总经理,在北京从事房地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多年,一眼就看上了投资5.6亿美元的廊沧高速公路项目。

  当天下午,商会就与廊坊市有关方面取得联系。5月15日,王克剑就来到廊坊,与当地有关部门进行了洽谈。王克剑表示:“我没有任何条件,需要我全部投我就全部投,需要我控股我就控股,需要我投一部分我就投一部分。”话语中底气十足。

  与王克剑几乎相同,李建国也表示:“只要有好项目,钱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问题。”李建国说,他出身金融投资行业,除本人之外,他的背后还有多家国际投资财团。

  “是浓浓的乡情,让我们作出了这样的选择。”谈到回家乡投资的初衷,向来冷静的李建国难得地露出了深情:“是河北大地培育了我们,虽然很多人离家久了,都已经北京化了,但在心里还是对家乡的感情深一些。所以我们希望能把大家的力量集聚起来,一起为河北的发展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尽管如此,在商言商。李建国坦承:“我们是来投资的,也要依靠家乡的腾飞为我们自身的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作为中华慈善总会的永久理事,李建国在慈善事业上的投入让很多人吃惊,但他表示,投资是投资,慈善是慈善,他们来投资的目的是求得利润。他认为,一个地方的政府一定要创造条件,让投资者有利可图,实现地方与企业的双赢,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实现河北更快更好发展。

  河北的发展环境是在外经商的河北人最关心的事情。王克剑说,前两年北京市场上出现很多劣质饮料瓶,后来一查发现是河北这边造的,王克剑就联合几个朋友,到这个地方去考察,发现当地大都是几千块钱一套的低档设备生产的小作坊,而上一套先进的流水线则需要几百万元,当地没有人能拿得出。他回来后给当地政府写了一封信,表示有意在当地投资这样一条生产线,但到现在也没有回音。不过他表示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改变。

  目前,北京河北商会正在全面搜集来自各地的项目情况,以便在商务节结束后继续与有关地区展开合作。

  2、最关心家乡的创业环境

  事实上,关于“冀商将携百亿资金来河北投资”的消息早在近一周前就广为媒体报道,而今天“围追堵截”25位新冀商的媒体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正是他们究竟将在此次商务节上究竟将有何作为。

  “我们不可能带着100亿元来廊坊。”北京河北商会常务副秘书长张笑辉说,其实他们的本意是说商会会员企业拥有100亿元的投资能力。

  北京河北企业商会成立于1个多月之前的3月28日,当时会员企业有70多家,而在短短一个月之后,会员企业已经增长到100多家。“这说明来自河北的民营企业的不断壮大、民营企业家的不断成长。”

  这次来廊坊参加商务节的商会会员,绝大部分是白手起家的。

  20年前,高考落榜的田汉从保定安新来到北京时,随身的军用挎包里仅有50元钱,那时候,他绝对想不到自己会在20年后掌控一家拥有7个子公司、18亿资产的庞大企业集团。

  出生于一个乡村教师家庭的田汉,在北京打的第一份工是在一个建筑公司做杂工,用了5年时间,他拿下了所有该拿的文凭,并且从最底层的文员一步步做到了公司的副总经理。之后,他做了一个令别人瞠目结舌的决定———辞职,自己创办了一家装饰公司,1996年,田汉的创业生涯自此开始。

  “没资金,没市场,就几位泥瓦工———我们当时几乎走遍了北京的每个角落,专找其他公司不喜欢、看不上又不愿干的活来做。”每当回忆起当年的经历,田汉总是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忍耐和坚持。

  实际上,忍耐、坚持正是河北商人在外地取得成功的重要品格。年产值超过10亿元、占据国内水景项目70%以上市场的东方光大集团董事长贾志学,在上世纪90年代为了偿还经商失败留下的债务,甚至卖掉了自己的汽车。然而凭着自己的坚忍,他最终取得了成功。

  而另一方面,近年来,到北京发展的河北企业越来越多,恒利的李长庚、华龙的范现国、建龙的张志祥、海湾的宋佳成纷纷将总部搬到了北京,谋求更大发展。

  事实上,河北商人并不仅仅是在北京取得成功。2004年9月,重庆河北商会在渝成立,这是继浙江商会、湖南商会之后,外省籍商界人士在重庆成立的第三家异籍商会,目前商会成员企业210家。该商会估算,目前冀商在重庆创办企业上千家,年产值50亿元以上。

  在重庆创办的企业绝大多数为非公有制企业,主要在保温器材、电线电缆和汽摩配件生产、销售行业打拼,尤以销售见长。据介绍,目前冀商控制了重庆保温器材市场销售份额的近1/2,电线电缆、汽摩配件市场销售份额的1/3,金融、建筑等行业也不乏冀商的身影。

  而据记者在本次商务节上了解到的消息,在俄罗斯也已经成立了一家河北商会。

  河北商人遍地开花,但“冀商”的称呼只是在最近一段时间内才频频被人们提及。

  1个多月之前,在北京河北企业商会成立大会上,李建国在就职演说中说道,“我很早就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有著名的晋商、浙商、徽商等等以地域为特点的令人骄傲的品牌,而河北为什么就没有叫得响的冀商的品牌呢,其实河北在北京、在全国各地有很多成功的商人,就是因为没有团结在一起、没有形成凝聚力、没有人去挖掘河北商人的特殊内涵,所以就没有形成‘冀商’这一品牌。”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河北商人群体的不断壮大,尤其是各地河北商会的成立,“冀商”终于浮出水面,而且渐成气候。

  “在同等条件下,我们愿意永远把河北作为投资地的首选。”李建国说。

  3、期待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此次亮相5·18商务节之后,北京河北商会的一系列动作将更加引人注目。

  5月19日,李建国将与部分在北京的河北企业赶赴杭州,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中国首届商帮峰会。在这次峰会上,港商、台商、新(加坡)商、粤商、闽商、浙商、冀商等将成立中国十大商帮联盟,以期促进各地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北京的浙商资本大概有上千亿元之巨,而来自温州的商人集团近年来四处扩张,靠的就是资本的雄厚力量,前一阵温商甚至携数百亿资金来京购并国企。

  “其实无论是资本实力还是影响,在北京,冀商不会输给任何商帮。”李建国表示。据省政府驻京办事处的齐瑞海处长介绍,目前在北京发展的河北人超过100万———这仅仅是指户口仍在河北的,加上已经取得北京户口的河北裔人士,人数之多,令人惊讶。

  尽管如此,李建国言语中却毫不掩饰对国内几大商帮的欣赏:“我们只是一个小弟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参加的。”

  在李建国看来,浙商也好、粤商也好,最大的优势就是“团结”,这使他们具有了巨大的发展内劲。

  这可能是河北商会最上心的问题之一。目前他们正在筹建由各地冀商组成的“冀商投资团”和以该商会为主体、联合国内外多个商会组织共同组成的“冀商投资联盟”,未来几年的投资总规模将达到500亿元。

  李建国认为,这种资本的迁移实际上也是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一个必然,北京的定位就是总部经济,发展高科技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而河北未来将是京津冀都市圈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这种角色定位其实也是未来都市圈中京津冀各自要扮演的角色。现在这种冀商入京的现实其实正是契合了这个趋势。

  “继晋商、浙商、徽商、苏商相继崛起后,我们要打造‘中国冀商’在京津冀乃至全国的品牌影响力,要把在京冀商联合到一起,发挥各自优势、全方位整合现有资源,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该商会秘书处负责人表示。

  在北京河北企业商会的规划中,未来不仅要在北京建一座冀商大厦,而且还要在3年之内,将北京河北企业商会发展成国内规模、实力和影响力最大的商会。

  “有悠久的商业文化历史,有众多优秀的企业家,更重要的,有6800万家乡人民的支持,新‘冀商’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李建国说。

  □本报记者 徐国栋 孙占稳[发自廊坊]

  背景

  历史上的冀商

  ■“老呔帮”东北称雄

  乐亭人经商的历史由来已久。清朝中晚期,长城以北及东三省———包括黑龙江以北的伯力、海参崴等地,都有乐亭商人的踪迹。据有关资料记载,最盛时,乐亭商人超过10万,有“东北一个省,无商不乐亭”之称。在东北,昌黎、滦县、乐亭一带商人被称为“老呔帮”,后来这种称谓范围扩大到丰润、玉田、遵化以及抚宁、三河、香河等地商人。

  上世纪80年代有大批“老呔”及其后代广泛散布于东北各地。

  1935年,乐亭县总人口23万,从事商业者男42000多人,女3600多人,经商人口占总人口的18%。

  代表人物:

  刘新亭:创办“泰发合”、“益发合”、“广发合”三大商号,资金规模均居东北之首。

  赵汉臣:在吉林四平开设义和顺、义和厚商店,义和商铺、大同百货、中央大戏院等。

  ■张库大道盛极一时

  康熙年间,随着清政府与俄、蒙贸易开放,张家口出现了很多买卖人。有直隶帮、京帮、本地帮等区别。他们经常往来于张家口与库仑之间,用中国内地的绸缎、布匹、茶叶、瓷器等物,换取马、骆驼、牛、羊、皮张以及鹿茸、麝香,或者俄罗斯的毛呢、水晶石、赤金等。

  在张库大道经营的商户,在同治年间达到530多家,上世纪初仅大镜门外就有1500多家,致使房价暴涨,一间标准房月租金超过50两白银。

  商业的兴盛引来了众多外资,1910年左右,有40多家外国企业在张家口从事皮毛采购等贸易,这个数量,几乎可以与上海、天津等地相媲美。

  全盛时期,张库大道年交易额达1亿5千万两白银。

  ■无一处无冀人行踪

  史料记载,冀州“偏隘,天不足养,而多商业”,“全国二十二省无一处无冀人之行踪”。北京琉璃厂经营古旧书号的冀州人就有数十家之多。冀州人在天津居住、经商者很多,将故乡习俗带进天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聚集区。

  ■药不经祁州无药味

  明代成化年间,有了这样的说法。清末民初,安国药市名扬天下,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有东北、山西、北京等十三个商帮在安国聚集。

  ■辛集皮毛兴于明清

  明清之际,辛集成为全国皮毛交易中心,最多时,仅外国人在辛集设立的厂子就有24家。

  此外,清道光年间,束鹿(今辛集)人就开始在武汉三镇酿造白酒,民初时,束鹿人在武汉从事酿酒、卖酒的商人超过1万人,自武汉至上海,长江两岸束鹿人开设的酒馆密集。重要的是,束鹿人首创用玻璃瓶装酒的方法。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