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传感器
文章平均质量分 83
霖夕何夕
Day Day UP
展开
-
微流控文献分享2
早期筛查食源性病原体是控制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关键。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微流控阻抗生物传感器,结合用于细菌分离的免疫磁性纳米颗粒(MNP)、用于生物信号放大的脲酶和用于阻抗测量的微流控芯片,用于快速、灵敏、连续流检测大肠杆菌O157: H7。将链霉亲和素修饰的MNP与生物素化多克隆抗体(PAb)缀合形成免疫MNP后,MNP首先将目标细菌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形成MNP-细菌复合物。然后,将脲酶修饰的金纳米粒子(GNP)和针对大肠杆菌O157:H7的适配体与MNP-细菌缀合,形成MNP-细菌-GNP-脲酶复合物。原创 2024-04-09 16:55:16 · 1012 阅读 · 0 评论 -
微流控芯片文献分享
MS2技术集成了微流体和智能手机组件,实现了移动传感,近年来得到了许多应用。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开发了一个用于核酸检测的MS2平台(一个集成试剂盒),其中包括壳聚糖修饰的极简微流控芯片(CM3芯片)、基于智能手机的荧光检测器(SF检测器)、用于成像和分析的APP、试剂和附件。一旦裂解的样品被装载到经1%浓度和200–260 kDa分子量的壳聚糖修饰的CM3芯片中,以下测定可以在大约1小时内完成。Mkit可以检测3×10◦μL1的拷贝数,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效率为96.8%。原创 2024-03-21 11:26:44 · 373 阅读 · 0 评论 -
微流控芯片技术
这种技术将化学和生物等领域中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细胞培养、分选、裂解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或基本集成到一块几平方厘米甚至更小的芯片上,由微通道形成网络,以可控流体贯穿整个系统,从而实现常规化学、生物、材料、光学等不同实验室的各种功能。其内部通常由微流道、微阀门、微泵等微型流体控制组件构成,通过利用微流道内壁的表面张力和流道几何结构的设计,控制流体流动的速度和方向,实现液滴的生成、混合、分离、传输和检测等操作。在纸基免疫微流控芯片中,通过精确控制液体的流动和混合,实现了对免疫样本的高效处理和分析。原创 2024-03-21 11:11:45 · 986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