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什么是现场总线?
安装在制造或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之间的数字式、串行、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称为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一般是指一种用于连接现场设备,如传感器(sensors)、执行器以及像PLC、调节器(regulators)、驱动控制器等现场控制器的网络。
现场总线是应用在生产现场、在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信的系统,也被称为开放式、数字化、多点通信的底层控制网络。
现场总线是一种串行的数字数据通信链路,它沟通了生产过程领域的基本控制设备(现场设备)之间以及更高层次自动控制领域的自动化控制设备(车间级设备)之间的联系。
现场总线是连接控制系统中现场装置的双向数字通信网络;现场总线是从控制室连结到现场设备的双向全数字通信总线。
现场总线是用于过程自动化和制造自动化(最底层)的现场设备或现场仪表互连的现场数字通信网络,是现场通信网络与控制系统的集成。
现场总线是用于现场仪表与控制系统和控制室之间的一种全分散、全数字化、智能、双向、互联、多变量、多点、多站的通信网络。由此网络构成的系统称为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2、现场总线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现场总线系统中,各现场设备分别作为总线上的网络节点,设备之间采用网络式连接是现场总线系统在结构上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1)系统的开放性
开放系统是指通信协议公开,不同制造商提供的设备之间可实现网络互连与信息交换,现场总线开发者就是要致力于建立统一的工厂底层网络的开放系统。
(2)互可操作性与互用性
互可操作性,是指网络中互连设备间的信息传送与交换,可实行点对点,一点对多点的数字通信。而互用性则意味着不同生产厂家的性能类似的设备可进行互换而实现互用。
(3)通信的实时性与确定性
现场总线系统的基本任务是实现测量控制。 现场总线系统中的媒体访问机制、通信模式、网络管理与调度方式等都将保证通信的实时性、有效性与确定性。
(4)现场设备的智能化与功能自治性
智能主要体现在现场设备的数字计算与数字通信能力上。功能自治性是指将传感测量、补偿计算、工程量处理与控制等功能分散到现场设备中完成,仅靠现场设备即可完成自动控制的基本功能,并可随时诊断设备的运行状态。
(5)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
工作在生产现场,作为工厂网络底层的现场总线,是专为在现场环境工作而设计的,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采用两线制实现送电与通信,并可满足本质安全防爆要求等
3、现场总线系统的优势是什么?
1导线和连接附件大量减少:一根总线电缆直接互接N台现场设备,电缆用量大大减少;连接附件用量大大减少。
2仪表和输入/输出转换器(卡件)大量减少
采用人机界面、本身具有显示功能的现场设备或监视计算机代替显示仪表,使仪表的数量大大减少;输入/输出转换器(卡件)的数量大大减少。
3安装和调试费用大大降低—安装和校对的工作量大大减少;
可根据需要将系统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调试,使调试工作变得灵活方便;强大的故障诊断功能使得调试工作变得轻松愉快。
4维护开销大幅度下降——优点4
系统的高可靠性使系统出现故障的机率大大减小; 强大的故障诊断功能使故障的早期发现、定位和排除变得快速而有效,系统正常运行时间更长,维护停工时间大大减少。
5系统可靠性提高——优点5
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高度分散性决定了系统的高可靠性;现场总线协议/规范对通信可靠性方面的严格规定保证了通信的高可靠性。
6系统测量与控制精度提高——优点6
在现场总线中,各种开关量、模拟量就近转变为数字信号,所有总线设备间均采用数字信号进行通信,避免了信号的衰减和变形,减少了传送误差。
7系统具有优异的远程监控功能——优点7
可以在控制室远程监视现场设备和系统的各种运行状态;可以在控制室对现场设备及系统进行远程控制。
8系统具有强大的(远程)故障诊断功能——可以诊断和显示各种故障,如总线设备和连接器的断路、短路故障以及通信故障和电源故障等;
9设备配置、网络组态和系统集成方便自由—用户可以通过同层网络或上层网络对现场设备进行参数设置,而不必到现场对每一个设备逐个进行配置;
10现场设备更换和系统扩展更为方便——优点10 现场设备具有互操作性和互换性,损坏的设备可用功能类似的任何厂家的设备替换,实现“即插即用”;
4、现场总线控制网络与上层网络的连接方式有哪几种?
1、采用专用的网关完成不同通信协议的转换,连接到以太网上。
2、采用现场总线的PCI网卡,在PC机内完成数据交换。
3、将WEB服务器直接置入现场控制设备内,借助WEB服务器和通用浏览工具。
1、什么是总线操作和总线仲裁?
总线上数据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连接→数据传送→脱开这一操作序列称为一次总线操作。总线仲裁是根据裁决规则来确定下一时刻具有总线占有权的设备。
2、数字数据编码的类型主要有哪些?特点是什么?
即用高低电平的矩形脉冲信号来表达数据的0,1状态。
(1)单极性码(2)双极性码(3)归零码(RZ) (4)非归零码(NRZ)
根据信息传输方式,可分为平衡传输和非平衡传输。平衡传输指无论“0”或“1”都是传输格式的一部分;而非平衡传输中,只有“1”被传输,“0”则以在指定的时刻没有脉冲来表示。
(5)差分码
用电平的变化与否来代表逻辑“1”和“0”,规定电平变化代表“1”,不变化代表“0”。
(6)曼彻斯特编码
可见在一个时间段内,其中间点总有一次信号电平的变化。而不需另外传送同步信号。
3、模拟数据编码的方法主要有什么?
模拟数据编码采用模拟信号来表达数据的0,1状态。幅度、频率、相位是描述模拟信号的参数,可以通过改变这三个参数,实现模拟数据编码的三种编码方法。即:
幅值键控ASK(Amplitude-Shift Keying) 频移键控FSK(Frequency-Shift Keying)相移键控PSK(Phase-Shift Keying)
4 、同步的概念?
以数据帧为单位传输数据,可采用帧同步信号,由发送器或接收器提供专用于同步的时钟信号。所有传输的数据位都和这个时钟信号同步。计算机网络采用同步传输方式时,常将时钟同步信号植入数据信号帧中,以实现接收器与发送器的时钟同步。
位同步(bit synchronous): 收发两端按数据位保持同步。 字符同步(character synchronous):收发两端按字符保持同步。
帧同步(frame synchronous):指数据帧发送时,收发双方以独特的字符段或数据位的组合(帧头和帧尾)为特征实行同步。
5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的区别?
异步传输(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以字符为单位传输数据,发送器和接收器具有相互独立的时钟(频率相差不能太多),并且两者中任一方都不向对方提供时钟同步信号。
收发两端对时间的精确度要求高低而已。同步要求高,异步没有同步要求那么高。 异步通信”是一种很常用的通信方式。异步通信在发送字符时,所发送的字符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任意的。同步传输通常要比异步传输快速得多。
6 、传输差错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一般按照单位数据域内发生差错的数据位数及其分布分为以下三种错误类型:
(1)单比特错误
在单位数据域内只有一个数据位出错。
(2)多比特错误(离散错误)
在单位数据域内有1个以上不连续的数据位出错。
(3)突发错误
在单位数据域内有2个或2个以上连续的数据位出错。
7、冗余校验技术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差错检测中广泛采用冗余校验技术。即在基本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加上附加位,在接收端通过这些附加位的数据特征,校验判断是否发生了传输错误。
(1)奇偶校验
(2)求和校验
(3)纵向冗余校验LRC(Longitudinal Redundancy Check)
(4)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
8、设数据为111011 ,生成多项式为 G(x)=x4+x3+1,求数据111011的CRC编码。
关注作者了解更多
我的其他CSDN专栏
关注作者了解更多
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