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网络,就这么简单!

本文转自简书:https://www.jianshu.com/p/3473935e0828

是一片很好的介绍移动通信的科普贴,简洁明了。手机是通过基站处理信号,基站有用户容量限制,然后光纤回传至中心网络处理,再根据请求分配到另一个基站,然后跟另一台手机建立链路通信。

我们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移动通信系统。

在介绍具体的系统组成之前,首先请大家记住下面这段重要的话——

“绝大部分通信系统,都可以用分层的角度来看,也必须用分层的角度来看。看懂了这个系统的层级,就看懂了这个系统的70%。——小枣君”

简而言之,看网先看层

哪些层呢?三个,由下至上分别是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

不管是移动通信网络,还是企业办公网络,哪怕是家庭网络,基本都是这个逻辑。

我们就从移动通信网络开始看起。

我们的手机,如果想要打电话,必须连入运营商的通信网络之中。把手机终端连接起来的这一级网络设备,就叫做接入网(层)设备。

大家很熟悉的基站,就属于接入网设备中的一种。

在我们的生活中,基站随处可见。但是,事实上,大部分人对基站的认知,并不准确。

例如下面这张图:

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基站。其实,并非如此。

上面那张图,其实是若干个不同基站的天线(白色那个),还有一个角钢铁塔。

严格意义来说,铁塔并不是基站设备的组成部分,它只是通信基础设施。

一个基站,应该称之为一套基站系统,它由多个独立设备共同组成。以现在主流的4G LTE网络来说,基站就包括BBU、RRU、射频天线,这三个主要部分。

BBU,基带处理单元,主要负责信号调制。RRU,远端射频单元,主要负责射频处理。馈线,负责连接RRU和天线。天线,主要负责线缆上导行波和空气中空间波之间的转换。(结合上一篇通信基础理论,这段话理解起来应该不会困难。)

通常BBU会安装在机房里,RRU在机房或者室外都可以安装。而天线,刚才说了,安装在铁塔或抱杆上,在室外楼顶上经常会看到。

除了主设备和天线之外,一个完整的基站机房还包括电源、蓄电池、空调、安防监控等配套设备。

上面我们所说的,是宏基站。宏就是大的意思,大家在野外看到的大铁塔,上面基本上就是宏基站的天线。铁塔下,是宏基站的机房。

宏基站

 

除了宏基站之外,基站还有很多种。根据站型大小和功率,主要分为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飞基站

基站的分类

 

宏基站刚才介绍过了,不再赘述。

微基站呢,像下面这样小小的,经常摆放在室内或人口密集的公共区域:

微基站

 

皮基站比微基站更小,是这样的:

皮基站

 

大概和两块砖头一样大。

飞基站,主要是家庭用户使用,体积更小,和家里的路由器其实差不多:

飞基站

 

微基站、皮基站和飞基站,通常合称为“微小站”

皮基站和飞基站,通常合称为“皮飞站”

不同类型的基站,使用场合和自身定位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室外宽阔区域,需要覆盖面积足够大,所以,会使用功率最大的宏基站。

有时候,还会搭配使用直放站,解决信号盲区弱区的覆盖问题。

直放站其实就是一个信号中继器(Repeater)对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加强

 

在室内,因为砖墙的阻隔,信号传播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并不适合使用宏基站,而会大量使用微基站、皮基站和飞基站。它们的天线发射功率较小,对人体的影响也小,对室内空间的覆盖效果更好。

一般来说,除了微基站之外,为了加强信号质量,还会使用室内分布系统,也就是大家经常会听到的“室分”。

“室分”其实也是信号的二次中继和增强覆盖。从信源(例如微基站或直放站)接出馈线,然后到各个房间或通道,再利用天线发出信号。

室分系统,和大家经常用的WiFi很像

 

这里要补充说明一下。

电磁波的重要特性,就是波长和频率成反比——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差,传播的距离越短。

最开始我们使用1G和2G的时候,主要是使用800~900MHz左右这样的频段,属于低频频段,频率低,穿透能力较好,单站覆盖范围较大。

后来,用户数量激增,800~900MHz频率资源不太够用,于是,就新增了1700~1900MHz的一些频段。覆盖范围明显小了很多,但缓解了容量问题。

再后来,我们使用3G,因为对上网速率有更高的需求,加上低频段被2G占用,所以,不得不使用1800~2000MHz,甚至2000MHz以上的频段。覆盖效果当然不如2G GSM网络。

所以3G网络建成之后,在野外偏远地区,或者室内偏僻角落位置,往往只有2G信号,没有3G信号。

4G LTE就更明显了,使用频段甚至到了2600MHz左右,覆盖范围更小,室内信号更差。

而80%以上的数据流量,都来自室内。所以,催生了微基站和皮飞基站,用于室内人群的信号覆盖,保证能够正常上网。

即将到来的5G,会开始使用毫米波(波长达到毫米级的电磁波),频率类似于28GHz(28000MHz),覆盖范围更加小。

这样一来,室内将使用大量的微小基站进行覆盖。所以,大家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小型化基站,出现在身边。

当基站完成和手机的连接之后,又该怎么办呢?

显然,就是打通基站和中心机房之间的连接。

这个负责承载数据、汇聚数据的网络,就是承载网

如果说接入网是通信网络的四肢,那么,承载网就是通信网络的动脉。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面积庞大,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一个运营商的承载网,显然会比较复杂。它会分为接入层、汇聚层、骨干层,分别位于不同的行政层级(例如骨干层通常在省会)。

2G移动通信网络的承载网架构

 

承载网主要是传输数据。以前基本是使用电缆,后来,因为数据上网业务的激增,流量变得很大,所以,开始使用网线、光纤光缆进行传输。

光纤,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因为它的低成本(相对电缆来说)和高速率,现在已经成为通信网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纤的传输能力,目前也已经达到PB级(1PB/s=1024TB/s)。

如今的承载网,说白了,就是很多很多的光纤和光纤设备。

最有代表性的承载网设备,就是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

OTN设备

 

随着5G时代到来,终端速率激增,承载网作为管道,当然也要能够承受住巨大的流量。现在新闻里经常出现的所谓“400G OTN”,就是指OTN的单载波承载能力,达到了400G。

华为400G OTN设备

 

承载网将数据从接入网发送到核心网。嗯,也就是整个通信网络的大脑。

核心网,是通信网络最核心的部分,主要负责数据的处理和路由。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超级路由器”

在2G时代,核心网比较简单,只有很少的几种设备:

MSC就是移动交换中心,核心网的最主要设备。HLR、EIR和用户身份有关,用于鉴权。

 

它们实现的功能,也比较简单,就是打电话。

那个时候,基本上还是用电缆为主,电缆划分为好多路通道,通常称为电路,不同的电路给不同的用户占用,用于通话。这样专有通道占用的交换方式,叫做电路交换。所以,2G 核心网的MSC之类设备,也叫做电路核心网设备

后来,到了2.5G。是的没错,2G和3G之间,还有一个2.5G——就是GPRS。

在之前2G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基础上,有了GPRS,就开始有了数据(上网)业务。

于是,核心网有了大变化,开始有了PS核心网。PS,Packet Switch,分组交换,包交换。

分组交换不再是独占通道,而是发数据包,一个包一个包地传输。

很快,2.5G演进到了3G,网络结构基本定型,变成了这样:

到了4G时代,也就是LTE时代,出现了LTE网络。

LTE网络,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3G时代PS网络的升级版。说白了,LTE网络也属于PS网络,只能支持上网(数据业务)

上面那张图,变一下:

LTE作为4G的PS,取代了3G的PS

 

LTE替换PS之后,正常情况下,我们就是用2/3G的CS网络打电话,用4G的LTE网络上网。应该能看懂吧?

当时,负责制定通信标准的组织,3GPP,决定加个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取代传统CS,提供包括打电话在内的多媒体业务。

于是,理想中的4G LTE网络,就变成下面这样:

这种IMS+LTE的语音解决方案,将使得手机用户可以同时打电话和上网。这个方案,就是大家经常听说的VoLTE

打电话和上网可以同时进行!

VoLTE是目前最完美的LTE语音解决方案。

即使到了5G时代,虽然数据业务可以使用5G NR(New Radio,5G的正式名称),但打电话还是依靠IMS。而VoLTE,到了5G时代,也变成了VoNR

核心网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最顶层,完成数据的路由和交换,最终实现了手机用户和互联网的通道建立。

通道建立之后,手机用户就可以访问互联网上的数据中心,也就是服务商的服务器,从而使用服务商提供的业务和服务。

好啦,以上,就是一个标准移动通信网络的组成结构。 



作者:鲜枣课堂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3473935e0828
来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 1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一、5G技术的发展简介2018年6月,5G NR独立组网标准冻结,标志着5G时代的来临。5G仅仅是比4G的网速更快吗?绝非如此。5G不仅提供了极高的网速,而且将网络时延、可靠性、容量等性能大幅提升,使得5G成为一个万物互联的平台,从而可以极大地推动大量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国信息信研究院在其研究报告中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正在阔步前行,它将以全新的网络架构,提供至少十倍于4G 的峰值速率、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开启万物广泛互联、人机深度交互的新时代。”中国电信在其《5G技术白皮书》中也写道:“5G将是引领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发展新经济的基础性平台”。  由此可以看到,5G技术的应用,将不再局限于用户间的信联系以及个人用户的信息获取,而是渗透到了诸多行业,满足各种行业应用的信需求,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智能化进程,这将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信变革。二、本课程的特色这门课程,是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阅读了大量的资料的基础上,精心编写、录制而成的。这门课程的目标人群是那些已经有了一定的移动通信知识,但对5g网络尚未有系统了解和掌握的朋友们。在编写课件的过程中,我力争做到深入浅出,既能把技术问题探讨到一定的深度,不流于肤浅,又能易于理解,避免晦涩难懂。从内容的选择上,我力争做到全面而系统,对于5G的组网策略、核心网、接入网、承载网、网络切片技术、大规模MIMO和移动边缘计算等内容都纳入了课程内容。如果各位认真地学完这门课程,我想您会对5G移动通信技术有一个相当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您会感到“课有所值”。三、本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1、从1G到5G在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了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1G、2G、3G、4G和5G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5G的三大应用场景—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海量大连接)、URLLC(低时延高可靠),并以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智能家居、农业传感、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具体应用来说明5G在垂直行业的应用场景。2、5G的独立组网和非独立组网模式主要讲述5G的组网方案,包括独立组网的2种模式和非独立组网的3个系列8种模式。课程中对各种组网方式的网络结构、优缺点、对业务的支持情况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讲解了双连接、用户面、控制面、锚点等概念,并且对目前5G网络运营商如何选择各种组网模式进行了介绍。3、5G核心网解析主要讲述5G核心网SBA(基于服务的架构)、网络功能虚拟化、微服务、NF的调用、CUPS(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网络切片等内容,课程中对5G核心网的总体结构和各个NF(NSSF、NEF、NRF、PCF、UDM、AUSF、AMF、SMF、UPF)的作用都进行了讲解。4、5G接入网架构在这一部分,首先为大家回顾了从2G到4G接入网的发展过程,简述了它们各自的结构和特点。接下来,重点讲解了5G接入网的总体架构,CU、DU、AAU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划分。最后介绍了5G标准支持的多种接入网设备部署方案,包括CU/DU合设的两种方案和CU/DU分设的两种方案,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5、5G承载网作为移动通信网的三大子网之一,5G时代的承载网同样需要向前演进。这部分课程首先讲解了5G网络对承载网在带宽、时延、时间同步和网络切片等方面的性能需求。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尽量将这些性能需求量化,以期达到能够对实际工作起到指导和参考的作用。在带宽需求方面,针对前传、中传和回传网,分别给出了带宽需求的范围。接下来,课程讲解了5G承载网的技术实现方案,包括前传网的三种技术方案:光纤直连、无源WDM和有源OTN,以及中传和回传网络用分层结构、PAM4技术、FLEX-E技术、SR技术等,并介绍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的5G中、回传网技术方案:SPN(切片分组网络)、M-OTN(面向移动承载优化的OTN)和IP RAN增强,讲解了这三种技术的发展由来和技术特点。6、MIMO及大规模MIMO技术这一章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MIMO技术的原理,主要讲述了MIMO技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对网络性能的改善(提高系统容量、对抗多经衰落、降低系统内干扰)等。第二部分讲MIMO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MIMO技术的三种应用方式—空间复用、传输分集和波束成形的技术特点和优势,以及MIMO技术在WLAN、3G、B3G和4G系统的应用。第三部分讲解大规模MIMO技术的原理,包括它的技术特点、对系统性能的改善(信道容量大幅增加、波束更窄、系统内干扰更低、可实现3D波束赋形)以及它的缺点(算法复杂度高等)。第四部分是大规模MIMO技术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它在4G和5G网络的应用,分析了大规模MIMO技术对4G网络容量提升的实测结果。7、5G网络切片技术这一章首先介绍了在5G网络中引入网络切片技术的必要性,以及网络切片技术的定义等内容,然后讲解了实现网络切片的技术基础。网络切片的实现,需要两个主要的技术来支撑,一个是NFV(网络功能虚拟化),另外一个是SDN(软件定义网络),课程中对这两项技术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最后讲述了5G网络切片的实现,内容包括核心网切片、接入网切片以及承载网切片的实现,涉及到网络切片的选择、GROUP A、B、C三种切片构成方式、子载波间隔的选择等内容。8、5G与移动边缘计算这一章首先介绍了MEC(移动边缘计算)的起源和发展,追溯了IBM与诺基亚西门子开发的最早的MEC,ETSI在MEC方面的工作,以及3GPP在4G和5G标准中关于MEC的相关内容。接下来,讲解了MEC在5G网络的部署,包括边缘级、区域级和地区级MEC三种部署方式以及它们的适用场景。最后列举了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来说明MEC的应用情况,包括视频优化加速、车联网、VR直播和视频优化分析。四、讲师简介老铁于199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电子系。从1994年开始,进入移动通信行业,先后在摩托罗拉公司、中国联和中国电信的省级公司工作。2011年进入高校,从事移动通信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在联和电信工作期间,老铁从事过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规划、优化等工作,可以说在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在联工作期间,参加过许多技术项目,也获得了一些奖项,包括中国信标准化协会颁发的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信息产业部颁发的“CDMA网络创新贡献”奖,以及中国联的“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