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物理学名词解释

  1. 空穴

    • 空穴是指在半导体材料中的价带(近满带)中,由于电子缺失而形成的正电荷载流子。它们可以被看作是带有正电荷的粒子,并具有正的有效质量。空穴的运动实际上是电子在价带中移动而形成的。
  2. 有效质量

    • 半导体中的电子和空穴在晶格势场的影响下,其运动表现出来的质量并不等于自由电子的质量。这表现出来的质量被称为有效质量,它反映了电子在周期性势场中受到的阻碍。
  3. 替位式杂质

    • 这是通过将杂质原子替代晶体中原有的原子位置来实现掺杂的一种方法。杂质原子与被替代的原子具有相似的原子半径,但可能有不同的价电子数。
  4. 间隙式杂质

    • 与替位式杂质相反,间隙式杂质是指杂质原子插入到晶格的间隙中,不取代任何原有的晶格原子。这种掺杂方式更常见于金属中,但在半导体中也有发生。
  5. 施主杂质

    • 施主杂质是指那些在半导体中提供额外电子的杂质。这些杂质通常是磷(P)、砷(As)等五价元素,它们在四价元素的晶格中提供一个额外的电子。
  6. 受主杂质

    • 受主杂质是接受电子的杂质,它们在半导体中创建空穴。常见的受主杂质包括硼(B)、铝(Al)等三价元素,它们在四价元素的晶格中缺少一个电子,形成一个空穴。
  7. 杂质电离能

    • 这是使杂质电离,产生自由载流子的所需能量。对于施主杂质,电离能是将束缚在施主能级上的电子释放到导带所需的能量;对于受主杂质,则是将电子从价带转移到受主能级所需的能量。
  8. 施主能级和受主能级

    • 施主能级是施主杂质提供电子后留下的能级,位于禁带的上部,而受主能级是受主杂质接受电子后形成的能级,位于禁带的下部。这些能级与半导体材料的本征能带结构有关。
  9. 波函数的形式和物理意义

    • 在量子力学中,波函数描述了粒子(如电子)的概率分布。波函数的平方模表示在某个位置找到电子的概率密度。波函数的形式反映了电子在原子轨道或晶体结构中的空间分布。
  10. 单电子近似

    • 这是半导体物理中的一种简化模型,假设电子在周期性势场中独立运动,忽略了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近似在解释许多半导体现象时非常有用。
  11. 共价键

    • 共价键是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在半导体中,如硅和锗,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晶格结构,每个原子共享四个电子形成稳定的四面体结构。
  12.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