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品产品专家盖勇:如何做出超越用户期待的智能硬件产品?

1. 智能硬件产品经理是否一定要有硬件背景?

问题描述:合格的智能硬件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硬件知识这个是必须的,但是想要做智能硬件产品经理是否一定要有硬件背景呢?

答:产品经理的职责更多的是研究和分析用户需求,定义产品功能,引导产品方向,硬件产品经理也一样。

是否有硬件背景并不是必须条件,反而我觉得没有硬件背景或许会更好一些,原因如下:

1)了解技术会限制想象力,在提出问题之前就被自己的“背景”否定掉。

对于硬件研发人员来说,他们的学科可能已经存在了数十年甚至是上百年,很可能一些技术刚出现的时候受到当时整体环境影响无法实现的功能或者作出的妥协,作为传统一直延续下来,潜意识里根本跳不出这些坑来,反而是没有专业背景的人可以从其他角度去思考,从而给出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2)有技术背景的人,在设计和开发产品(无论软件还是硬件),都可能存在过度设计的问题,经常为了应用新技术而去超前开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盛大研究院的那些东西,盛大盒子、bambook,这些产品在技术上都是领先的,但都因为市场需求过弱,最终没能成为优秀的产品。

当然,如果有硬件背景,又能开阔思维,了解市场懂用户,这自然是最好的。

另外,不需要有硬件背景不代表不需要学习,只谈用户体验不谈实现都是扯淡。

2. 智能硬件产品方案选型,支持良好的用户体验与成本如何平衡?

问题描述:题主最近面临的一个问题,在做智能硬件产品时,领导层因为出于成本考量,选择的产品方案并不能很好的支撑用户体验。请问,在支持良好的用户体验与硬件成本之间的平衡,各位都是如何取舍与实现的?

答:理论上自然是支持良好的用户体验是最好的,具体的取舍还是要看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

1)需要满足的用户体验是否是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如果是,那应该尽量满足用户体验。

用我做空调时的例子,如果在制冷或者制热能力上,高成本的方案如果能够提供良好的体验,那么应当尽量满足体验,如果说为了外观漂亮,要提高所谓的用户体验而采用高成本,那就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了,毕竟空调的核心功能还是制冷或者制热,装完空调之后你甚至都不会再去多看一眼空调,你现在能记得你房间里的空调是什么样子么?

(有装修需求的朋友,推荐你们去搜索一下“风管机”)

2)你的“用户体验”方案与竞品相比,是怎样的,使用高成本方案后是否能带来巨大的优势

如果竞争对手的基本方案与你的“高成本方案”比较已经是一样的了,你说做还是不做?

3)“高成本方案”能够带来多少的收益提升

按照我的一些经验,如果成本上提高1毛钱,到了消费者手里很可能就是多了1块钱,我刚入行的时候,一直觉得一个wifi模块不就10块钱么,为什么不加上呢?后来算算,10块钱的成本,工厂要增加安装的工位、增加检测的工位、增加检测的设备和软硬件,工人工资,企业利润、经销商利润,这10快钱成本,到了消费者手里很可能就是100-200的价格了。如果单纯是为了提升一点点用户体验,产品都卖不出去了,那这个自然是没有必要的了。

4)成本到底提高了多少,还有没有优化的可能。

传统企业在计算成本的时候都是1分钱1分钱去计算的,一个元器件节省1分钱,很可能整批货就节省了几十万的成本。

我在海尔的时候,公司有一个最高级别的“金锤奖”,是为了奖励为公司做出巨大贡献的员工,有一个同事得奖的原因是因为他把设备内部的电线用量从1m减少到了0.5m,只有0.5m的长度,但是如果是100W台呢,那就是50Wm,这个优化带来的成本收益是巨大的,得奖自然是实至名归的。

互联网企业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喜欢砸钱,不计成本,毕竟软件做坏了同一批人换个方向,可能几个周又出一个新产品,就可以挽回损失。传统企业不一样,一条生产线搞下来,做不出好产品,这家企业基本上也就完蛋了,自然领导层更倾向于保守,使用固有的成熟方案。

3. 智能硬件登录页面是否应该为注册页?

问题描述:因为智能硬件大部分只需要登录一次,以后就会一直绑定了,那么按一次的标准来做的话,一定是做成优先展示注册页,其次展示登录页,但如果智能硬件同时兼备工具属性,这时候该如何处理更好些呢?

答:理论上讲,大部分的产品,在登录注册页面的展示上,都可以是注册页面优先展示,没有用户愿意一次次的登录,也不会有开发者希望用户每次都要重新登录。智能硬件也没有例外。

银行类的这些安全性要求极高的除外,用完随时退出登录的可以优先展示登录页面。

如果非觉得隐私重要,也可以不做成退出登录,而是增加数字密码或者指纹密码来解决登录问题,而不是采用账号的登录和退出方案。

4. 智能硬件产品经理跟纯APP产品经理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问题描述:最近在混智能硬件的产品经理,一直在思考,产品的种类很多,硬件类的产品经理跟纯APP的区别主要在哪里呢? 我想我们这里很多的各种类别的产品经理,大家都来说说,自己思维里,各种产品的差别跟主要能力?

答:硬件产品和软件最大的区别,一个是让用户随时想起产品,一个是让用户彻底忘记产品。

好的软件产品经理,是希望用户在遇到有需求的场景下能够尽量的想到自己的APP并解决问题。

好的硬件产品经理,应该是在遇到用户有需求的场景下能够尽量让硬件提用户解决问题,用户最好不要想起有这个硬件。

用我经常跟别人聊天时举的一个例子,传统空调在设计的时候,是希望用户在冷或热的情况下通过设备解决问题。智能空调,在设计的时候,则应该是,能够发现用户冷或者热,然后自己启动解决问题,而不是让用户打开手机找到APP然后通过APP开关控制空调。

5. 如何提高智能硬件所配套使用的APP使用频率?

问题描述:公司做移动WiFi的,现做了个以移动上网,文件存储、资源共享为核心的APP,如何能提高智能硬件的使用频率,同时带动APP的使用频率?求指点!谢谢!

答:智能硬件,首先是一台硬件,是一台机器,机器诞生最原始的作用就是提高效率和解决问题,使用过程中一定需要一个App或者其他设备才能用,反而影响了效率,说严重点,这是反人类的。

单从需求上讲,如果硬件已经解决了用户的问题了,自然没必要打开APP,况且智能硬件并不是一定就需要一个app。当然作为一家企业,是希望能够多与用户接触,获得更多用户信息和数据从而在用户身上获得更高的价值,这种想法是没错的。

如果能够影响到决策层,我建议可以换个思路,移动wifi可以窥探到用户所有的行为(我知道你会说“我们”不窃取用户任何数据),在这里面做好文章,即使是一个wifi的登录页,其广告的含金量也是足够高的,不非要打开App。

如果不好影响决策层,非要执行,那就要多想想,与用户的接触点是什么,怎样才会让用户更自然的打开App。

例如,如果有文件备份的功能,是不是可以备份完文件/照片,可以顺带着让用户清理下相册,这样既能帮助节省用户手机的空间,又能让用户在下次需要历史文件的时候打开app。(具体的方法要依赖于具体的硬件,不能一概而论)。

6. 智能硬件不靠硬件挣钱而靠服务挣钱这种逻辑在现在成立吗?

问题描述:在我看来现在是有一些硬件, 比如手机, 是可以靠服务挣钱的, 因为他们的出货量很大, 能收集的数据和提供的服务量都很大, 所有还是有价值的. 不过很多需求不大, 使用不频繁的智能硬件, 他们的数据量似乎收集了也并没有太大的甜头. 这样的增长是很有瓶颈的, 面对比较高的成本很多公司都很难撑下去, 至少我就知道有好几家是这样. 那智能硬件的很火的羊毛出在猪身上的逻辑根本就只对那几个品类成立吧。

答: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盈利的方式多种多样,很难有定式,如果有定式我哪儿还有工夫来回答问题。

首先,现在卖手机的厂商,绝对不是在靠手机数据卖服务挣钱,都还是在靠硬件挣钱,只不过是他们压缩了收益,想要薄利多销。上一个想不靠硬件挣钱,靠服务挣钱的企业叫乐视,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发个工资都能上新闻。

听说过哪家汽车公司靠买汽油和4S保养挣钱的么?

其次,可以说现在的“智能硬件”都还只是可上网设备,远远没做到收集数据这么高大上的能力,收集来的数据还是主要做为下一代产品的优化之用,要给用户画像需要多种传感器协调采集,现在的单个设备上很少能采集足够的数据,用户也不会为“你要采集我的数据给我提供更好的服务”去买单,要通过硬件给用户画像,继而提供服务还有一段路要走。健康类直接收集用户身体数据走的会快一点,比如我厂;

做硬件由于投入巨大,且转型慢,一旦失误就很容易死掉,自然投资者还是先愿意硬件本身能收回成本,那些企图便宜硬件靠服务整钱的公司,应该有很多都是花完投资人的钱就跑路的吧,比如那些各种不靠谱的共享XX。

我厂目前的方法还是比较合理的,首先硬件要保证挣钱,我厂手机的是身体数据,很容易分辨出是否需要锻炼、健康服务,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出售相关的服务,目前我们的提供的服务,客单价和利润远高于硬件本身,这都是建立在硬件足够好且挣钱的基础上的。

7. 如何针对使用移动端概率很低的老人做数据采集?智能硬件的高成本和地推的低效率怎样制衡?

答:既然老人使用移动端概率低,那就别让老人去用移动端,让设备自己上报数据。成熟的方案可以用移动公司提供的“物联卡”方案,最新有华为在做的NB-IOT方案。

硬件成本高低和地推是否高效,取决于收益,传统的医疗设备,成本极高,地推效率极低,但收益巨大。我猜你也是医疗器械相关的,做好一单生意,够吃好几年,只要收益足够,把产品做好,不要太计较成本和地推效率。

8. 智能硬件产品如何规划、协调软硬件开发进度?

问题描述:背景:智能硬件产品有硬件、APP和后台;硬件研发周期长,成本高;软件(APP和后台)小步快跑; 困扰:软硬件系统联调,软件经常因为硬件交付时间和版本受到影响,时间和风险不好控制。

答:软硬件协同开发时,在产品规划过程中,尽量把软硬件拆成独立的任务线。

硬件部分,硬件的功能大部分在设计之初就是已经确定了的,按照这些功能去做好软件端的方案,定期同步和联调,不要强求跟软件一起发版,做好功能之后跟随某个版本上线即可。

纯软件层面,尽可能抽离功能,不依赖硬件,保持小步快跑,硬件功能先完成适配需求,再做依赖硬件的用户需求,从样机出来都量产怎么着也有几个月的时间,足够做依赖硬件功能的需求了。

9. 作为产品经理或项目经理如何高质量把控(智能)硬件研发及项目生产进度?

问题描述:智能硬件研发涉及 硬件设计(ID、电路设计、底层功能)、包装、试产、联调、备料和库存、生产、物流,软件侧涉及常见软件开发流程。在项目中,经常多项并行,而且经常出现不可预知风险。有哪些可以操作的方法可以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答:与问题8一致。软硬件协同开发时,在产品规划过程中,尽量把软硬件拆成独立的任务线。

硬件部分,硬件的功能大部分在设计之初就是已经确定了的,按照这些功能去做好软件端的方案,定期同步和联调,不要强求跟软件一起发版,做好功能之后跟随某个版本上线即可。

纯软件层面,尽可能抽离功能,不依赖硬件,保持小步快跑,硬件功能先完成适配需求,再做依赖硬件的用户需求,从样机出来都量产怎么着也有几个月的时间,足够做依赖硬件功能的需求了。

10. 想向市场推出智能硬件产品,在研发和营销上的投入应该如何分配?

问题描述:1.本人所学专业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大学期间也有做项目的经历,现在有和朋友合作创业意向,相关事宜正在筹划当中,我觉得技术为重,但是现在就职的公司的老板并不是很在意技术,反而很注重销售,作为一家智能硬件提供商,我觉得应该以华为为榜样,大力投入研发,只有产品质量上去了销量才能上去。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环境下该坚守技术为根本还是投入精力进行营销手段上的创新?

答:首先,我非常认可技术研发在产品中的重要地位,要持续的重视技术研发,但也需要看现实问题。创业公司的基本需求是先活下去,先吃饱再吃好,先吃饱的过程中可能不一定非常在意吃相,等到公司活下来可以稳定发展再考虑吃相。你们老板现阶段考虑的是先活下去,活下去才会有能力给你提供更好的环境研发和创新。华为的前三年也只是一家交换机代理商,随着对市场的了解和足够稳定的收入,才开始进入自主研发的阶段。

其次,研发能力能力强不代表着产品质量优秀,产品质量的优秀更依赖于整合供应链的能力,但凡是市面上已经存在的产品,如果忽略专利问题,只要有足够的整合供应链能力,就可以提供足够好的产品质量。

过于强调研发,有可能会导致过度设计,开发出来的新功能在市场上没有需求,白白浪费了研发资源、资金和宝贵的时间。比如你有足够的研发能力,去把温度检测精度从0.1℃降到0.01℃,而你的产品只是一台民用级别的空调,有必要去做这个研发么?

新的技术从研发到量产,都需要漫长的时间,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新技术的出现都需要经过“军用-商用-民用”的这种步骤,从发明创造到投放市场到市场认可,这期间的变量无数,说死就死,如果创业公司一上来就跳进研发的坑,将会走的非常艰难。

11. 多个硬件产品的配套app是否应该集合在一起?问题描述:目前公司有几款硬件产品,现在要开发对应产品的app,这些对应的功能独立开发成app比较好还是集成在同一个app中更好?

答:如果产品之间的关联性很弱,一个是灯泡,一个是冰箱,大可不必集成在一起,集成在一起甚至可能会搞得项目进度一团糟。

如果多个产品之间存在强关联,集成在一起更好,比如健康分析,如果你有血压、血糖、心电等设备,自然是集成在一起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如果你有很多硬件产品的话(比如小米百货公司),用户也会买很多,且对你的认知是品牌而非产品,考虑到用户的使用成本,即使关联性很弱也可以集成在一起。

还有再重复一次我的观点:

智能硬件,首先是一台硬件,是一台机器,机器诞生最原始的作用就是提高效率和解决问题,使用过程中一定需要一个App或者其他设备才能用,反而影响了效率,说严重点,这是反人类的。

所以最终的解决方案是,你可以一个APP都不开发,不需要考虑是否多个APP还是集成在一起:)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