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接着放出人工智能的第三大绝技——无中生有的例子和相关源代码,主要是单图超分辨率技术,然而期间为了完成医学的CT诊断神经网络又陷入了技术旋窝,而后全矩阵运算使得新的神经网络在普通台式电脑执行速度达到疯癫状态:
MNIST手写识别60000张1000次迭代训练2.3秒,准确度92.8%
虽然医学影像没有Wild数据用于测试,但直接用训练数据测试的准确度是91.3%,实际应比该值略低(1000次迭代)
作为化学专业阴差阳错的“爱上”人工智能并因此走向计算机领域的“misguided soul”,我突然暂时不想演示人工智能中人工神经网络的“无中生有”(单图超分辨率),而是先“莫名其妙”地说下“超”相关的一些东西:
超自然,超导体,超流体,超级计算机……
《奇异博士》(即《Doctor Strange》)对于神学(玄学),哲学系的人来说很好理解,因为它不是一部科幻电影,而是一部基于科幻的魔幻电影。因为很多科学信仰“坚定”到“固化”的人很容易将《Doctor Strange》列为迷信和玩具作品,在战狼2吴京手举五星红旗狂吸票房之前,《Doctor Strange》可是遥居票房榜首,所以这里就极其混乱的将化学和物理专业的童鞋,带入“莫名其妙”的哲学和量子世界,玩玩诡异的精神领域。
《Doctor Strange》的核心内容也很简单:精神(意识)来源于物质(现实),而物质(现实)形态是精神(意识)塑造的。简单的说,你得到一个温暖的褐色的陶瓷茶杯,是因为你的眼睛(视觉)和手(触觉)让你的神经系统认为它是褐色的温暖的,换句话说是你的意识塑造了现实形态!
进一步来说,对于色盲的人,它是灰色的,对于X射线,它是透明的;对于绝对零度,它将是滚烫的,对于突破库伦势垒热核反应临界温度它却冰冷异常;而对于不同尺度的力,它则可能是柔软的(就像“刚烈”的玻璃做成光纤却可以像绳子一样弯曲)。
《Doctor Strange》有句很有意思的台词:“You think that this material universe is all there is?What is real?”(你认为这个物质的宇宙就是全部了吗?什么是现实?)这不得不让人想起把哲学系学生搞成唯心主义者的《骇客帝国》,然而这里情况有所不同,我们来跟物理和化学专业的童鞋扯一扯。
物质形态不用说了,“每一个受过科学教育的人”都知道那是“固态”、“液态”和“气态”,最多不过于从固态直接到气态的升华,仅此而已!事实上,将氢气置于超高压力下,氢会紧密联合而出现到点现象,从而成为金属态,也就是科幻电影中的金属氢!木星的内部就是金属氢的“海洋”,再大几十倍它的重力就会点燃(氢氦聚变)成为第二个太阳。
“那只不过是某些科学家做几个脑残实验得出的单方面结论而已!”,在高温下物质会出现电离,成为不是液态而具备液态离子共存的等离子态!
“不,不,不!三种形态,三种,不能太多!”我大学时的黄教授是个科研狂人,他势必会知道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费米凝聚态!我们来看看这个几十年来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焉哉乎也。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其实就是极低温度下,物质粒子间表现出同一种性质的状态,比如大家熟知的超导现象(电阻为零,磁悬浮,轨道炮)和诡异的超流体现象(摩擦系数为零,注意军事上潜艇的超空泡技术是另外一回事)。
此外,2017年不仅是人工智能爆发的一年,也是新材料技术突飞猛进的一年,就在2017年,Intel提交了首个量子计算芯片,“液态光”完成实验室制备。可以说前沿的科学理论实践已经将人类科技的曲线带到了指数曲线的拐弯点!
至于什么是量子计算,什么是液态光我就不走太远了,回到《Doctor Strange》这部汇集了古今中外各种哲学和科学理论及假说的影片,现在我们已经走过“What mysteries lie beyond the reach of your senses?”(你感知之外还有多少未知之迷?)
科学是进步的过程,对于教育家和哲学家来说,科学是克服迷信走向真理的信仰,而科学有个问题:它的结论来源于人的感知!哈勃望远镜之前,人类并没有发现,宇宙其实比肉眼观测的要“拥挤”好几倍!所以,奇异博士跟莫多有句对白:“Some magic is too powerful to sustain, so we imbue objects with it”(有些魔法太过于强大难以承受,我们将它灌输到物体里),也就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走在当今量子物理,人工智能等等诸多高新科技大道上,曙光明亮,同时也危机四伏。人工智能会不会反派(见威尔·史密斯《智能叛变》,即《I,Robot》),人类会不会制造出一个黑洞把地球给吞了,某些阴谋家会不会逆流时空改变过去……
《Doctor Strange》中有个情节,奇异博士按书所说施展了一个逆转时间的魔法,结果差点将世界带入死循环,之后他说:“Really should put the warnings before the spell”(它真的应该把警告写在咒语的前面!)
当今的科学没有奇异博士的镜子维度,我们的一切都在现实环境中进行实验,当年苏联人的沙皇氢弹把当量调低为原来的三分之一(5000万吨)还差点把北极炸出个窟窿!所有抗病毒的疫苗都是在病毒感染体上培育的!
或问:人工智能危险吗?对于我来说人类被机器代替那是时间问题,面对AI,人类相对于古往今来所有物种的优势瞬间变成了战斗力负值的渣渣,好不容易有了高于动物水平的智能,结果多疑、虚荣、贪婪、自私……不过大家不用恐慌,人工智能发动战争的概率,远远小于人类被猪踩死的概率,它们只要断电待机,等人类“老死”就行!
即便是人工智能本身,如《Doctor Strange》中的台词:“the law of nature,all things age,all things die”,实际上人工智能即便要“干掉”人类也很可能是在干掉它们自己之前!
在量子的世界里,粒子是很大的尺度,甚至可以说是宏观尺度了,所以不要太过于“矜持”现有的各种思维和理论定式,也不要用常规的模型去评判客观世界,如《Doctor Strange》:“I am not ready!”(我没准备好!)“No one ever is!”(没有人是准备好的!)正所谓:“水到渠成”!
最后,《Doctor Strange》是一部很难说的清楚的东西,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经历的人会有不同的感触,建议大家放开思维去看,会有意想不到的启发,对于未来:Actually,I do not k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