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
随着眼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兴趣转移到 ASD 患者对社会刺激的注意偏好上来,其中很多研究与面孔注视有关。众所周知,ASD 患者需要尽早干预,然而临床上一 般需要在儿童 2 岁左右时才能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如果可以在早期发现 ASD 的行为标记, 那对 ASD 儿童的发现和干预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
在看下文之前,大家可以先脑海中预想一下,自闭症儿童是否对人脸有偏好?偏好看人 脸的哪个部位?
这里先选取 Quentin Guillon 等人(2014)对 ASD 儿童社会注意行为的几个假设做出的 评估:
假设 1# 与典型发育的个体(TD)体相比,ASD 个体对社会相关刺激(如,面孔)的注意较少
评估结果:
大部分研究支持这一假设,但这一假设并不适用于所有实验情境,一些研究 指向:在社会性信息较为复杂时(如,动态刺激、多人刺激等),与 TD 个体相比,ASD 个 体对面孔的注意较少,但是在社会性信息较为简单时(如,静态刺激,一人刺激),TD 与 ASD 个体之间无显著差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丰富的社会信息对 TD 儿童更具有吸 引力,同时这些结果也意味着 ASD 患者在面孔注意方面并没有缺陷。未来的研究需要检验 社会性刺激内容如何影响 ASD 个体对人脸的观看模式,最好在较为自然场景中检验。另外, 不同的数据分析方式也会造成不同的结果,例如,对每个刺激采用相同的兴趣区和对每个刺 激采用定制化的兴趣区也有可能造成结果上的差异。
假设 2# 与 TD 相比,ASD 患者看眼睛少看嘴多
评估结果:
很少有研究支持这一假设。截至 2014 年,只有一个研究报道了与 TD 和 DD 相比,ASD 婴幼儿看眼睛的时间少,看嘴的时间长,且眼睛注视与社交能力(ADOS 社会得 分)成正相关。而反对该假设的研究较多,一些研究表明注视嘴的时间与语言表达有关,但 不能预测 ASD 临床诊断。造成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不仅有年龄、ASD 症状的严重程度等 因素,还可能与刺激内容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