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roaching ANXIETY DISORDER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

关键词:文献综述、焦虑

焦虑的发生、发展,甚至是演化成焦虑症,是一个过程。焦虑往往和恐惧捆绑在一起,从进化的角度来说,具有适应的功能。已有研究发现,焦虑者在注意和情绪的认知加工机制上存在异常,尤其是在处理负性刺激时表现出明显的注意偏向。也就是说,焦虑者会对威胁或与威胁相关的负性刺激(如,生气面孔、疾病和战争图片)分配更多的注意资源,并且这种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广泛存在于不同焦虑类型的个体中。而且,一旦对负性信息投入了注意也很难转移,表现为受损的注意控制能力。当然,这些结论主要是通过实验法得到的。总之,迄今为止,对焦虑的神经机制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并且成果颇丰。

前几期推文已经梳理过基础理论的研究(有兴趣可以浏览往期焦虑相关的系列推文),本次更多关注焦虑症及其治疗方法和疗效评估等。

(图片来源:Google,侵删)

【焦虑症】

『焦虑症是明显感觉焦虑和恐惧的一种精神疾病。焦虑是对未来事件的担心,恐惧则是对当前事件的反应,这些感觉可能会导致特定的身体症状,如心跳过速和颤抖。常见的焦虑症有:

广泛性焦虑症、特殊恐惧症、恐慌症、广场恐惧症、社交障碍、分离焦虑障碍、情境性焦虑、强迫性障碍、选择性缄默。

全球大约12%的人口患有焦虑症,5~3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患有一次焦虑症,女性的焦虑症发生率约为男性的两倍,且通常自25岁以前就开始发作。最常见的为对于特定事物的恐惧症,将近12%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候曾有此类问题;社交焦虑症则占了10%,患病者通常介于15至35岁之间,且年纪通常不会超过55岁。欧美国家的发生率较其它国家更高。

焦虑引起症状的原因,目前归结两大类:1)精神心理因素。许多学者认为焦虑症状的形成与思维、认知过程有着密切、重要的关系。已有研究表明,一些人(如高神经质人群)更愿把一些普通的事情、甚至是一些良性的事情解释为灾难的先兆,这与抑郁情绪的产生也有一些联系。(2)生化因素,例如甲状腺的病症或神经化学递质功能失调因素所致。

患有焦虑症却不治疗的话,一般不会自行复原。常见的治疗方法包含改变生活形态、寻求心理咨询以及药物控制等。心理咨询一般会配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可改善症状的药物包含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等。』

(图片来源:Google,侵删)

『焦虑症治疗疗效的研究』

“认知行为组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group therapy,CBGT)和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被认为可以通过独特的情绪调节机制来帮助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患者。最新的一项研究比较了CBGT和MBSR对SAD患者大脑认知重评、接纳力、消极情绪指标的影响。在一项随机临床试验中,共有108名被诊断为广泛性SAD的未服药成人被随机分配到为期12周的CBGT、MBSR或候补名单中。最后共有31名患者接受了CBGT治疗,32名患者接受了MBSR治疗,以及32名候补患者。数据于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收集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之后分析了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CBGT和MBSR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SAD患者调节认知和注意力的大脑网络具有长期益处。尽管不同治疗方法带来改变的模式不同,但CBT和MBSR两种治疗方法都可能增强患者重新评价和接纳力相关的情绪调节策略。

原文DOI: 10.1001/jamapsychiatry.2021.1862.

(图片来源:Google,侵删)

“经颅磁刺激(TMS)已被评价为重度抑郁症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选择。然而,评估经颅磁刺激对其他神经精神障碍(如焦虑和创伤相关障碍)疗效的研究有限。有研究者回顾了TMS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应用于焦虑和创伤相关疾病的文献。在Embase、Medline和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搜索截至2017年12月发表的文章,并按照“系统评论和Meta分析报告的首选条目”(Preferred Items for Reporting of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 analysis, PRISMA)语句进行检索。文章(N = 520)评价TMS应用于焦虑和创伤相关疾病筛选这样一个小子集,符合标准的文章(N = 17)被包含在系统综述内。其中9篇涉及到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4篇是广泛性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症)的研究,2篇是特定的恐惧症(SP),还有2篇是研究恐慌症患者的。由于PD(panic disorder,PD)和SP(specific phobia,SP)的研究数量和样本量不足,只对PTSD和GAD(general anxiety disorder,GAD)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在焦虑和创伤相关障碍中,TMS作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法已被广泛研究。TMS对PTSD (ES = 0.88, 95% CI: 1.42, 0.34)和GAD (ES = 2.06, 95% CI: 2.64, 1.48)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较多地应用在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由于很少有研究评估经TMS对SP和PD的影响,因此很难能得出结论。该研究的Meta分析表明,TMS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GAD和PTSD的方法。

原文DOI: 10.1002/brb3.1284

(图片来源:Google,侵删)

【知识点补充】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种心理治疗的取向,也是一种谈话治疗,以目标导向与系统化的程序,解决功能丧失的情绪、行为与认知问题。存在不同的治疗方式,如行为治疗、认知治疗,以及其他依照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研究组合而成的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心理行为干涉疗法,在精神病患者的应对中是应用最广泛的基于证据治疗原则的方法。CBT聚焦于开发个人的应对机制,旨在解决当前问题和改变认知(例如观点,信仰,态度)中无用的模式,进行行为和情感调节。这一疗法起源于重性抑郁障碍的治疗,现被用于多种精神健康问题。

『正念减压疗法』

正念的概念最早源自于佛法。然而,当代的正念大多已去宗教化、去仪式化,只留存其中的心智锻炼方法,并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中。简单来说,当代的正念,指的就是活在当下,让人更专注在生活的每一刻,并随时观照和重整内心状态的一种态度与做法。

『佛法中的正念』

四念住(巴利语:satipaṭṭhāna,梵语:smṛtyupasthāna),亦称四念处、四意止,为南传上座部佛教跟汉传佛教《阿含经》根本修行方法,称为内观。指从“身”“受”“心”“法”四个面向,建立持续及稳固的觉知。也就是观察当下的身体、感受、心识,乃至于世间一切诸法(现象),明了其刹那生灭、无常、苦、及无我的本质,断除贪瞋痴烦恼,从苦解脱。(Wikipedia)

正念是四念住修行中的某一阶段,其心理操作的解释是:念心所(心所,精简概述为心理活动的内容和现象)上作体认、反复体认、体认到念一如的境界;径直一如,回到人自身的状态。“一如”是事物安住在自身存在里的状态,一个感知者的感知体验,所以祂是一个朦胧的感知体验,祂是一种非常前语言性的体验,因此是经验。当我们心理上的事物、生命上的事物、人自身领域的种种事物,保持在祂自身的状态中,被当事者本身感知着的时候,这个状态就叫做一如,一如状态。举例,我高兴,我体验着我的高兴;我的认知,我体验着我的认知,就一直安住在自身的状态中,让这种状态存在着,这就是一如态。(个人实修的阐释)

『当代的正念』

引领当代西方主流社会正念潮流的第一人,是“正念减压法”创始人乔·卡巴金。乔·卡巴金对于Mindfulness的操作型定义是在有注意的、有目的的、当下的、无评断的状态而产生的觉知,是一种专注于当下、全然开放的自我觉察,不需要带有自我批判的心态,改以好奇心和接纳,迎接内心和脑海的每个念头,也就是强调正视当下、觉知和无评断。经由长时间的观察和文献报告,觉察减压对于精神官能症、焦虑症、思觉失调症、恐慌症、忧郁症、强迫症、重大创伤后症候群和慢性疼痛,都有相当程度的改善作用。

『TMS治疗』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技术是一种利用时变磁场作用于大脑皮层产生感应电流来改变皮层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从而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活动的磁刺激技术。TMS是一种无疼痛、无创伤、安全可靠的大脑皮层(以及外周神经)刺激方法。

目前,TMS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国内的TMS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癫痫病、神经心理科(抑郁症、精分症)、康复科、儿科(脑瘫等)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应用。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TMS治疗在临床上对抑郁症、睡眠障碍等疾病取得了可观的疗效。

(图片来源:Google,侵删)

【结尾】

本期主要内容是对于焦虑症的阐释和几种常见治疗方法的知识性介绍。供有缘人阅览。

关于这个系列的推文,也要接近尾声了。感谢有缘人的浏览。

接下来,将开启新的篇章了。

(图片来源:Google,侵删)


参考文献

[1] Cirillo, P. , Gold, A. K. , Nardi, A. E. , Ornelas, A. C. , Nierenberg, A. A. , & Camprodon, J. , et al. (2019).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anxiety and trauma‐related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rain and Behavior, 9(6).

[2]Goldin PR, Thurston M, Allende S, et al. Evaluation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vs Mindfulness Meditation in Brain Changes During Reappraisal and Acceptance Among Patients With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Psychiatry. 2021;78(10):1134–1142.

[3] Simon, N. M. , Hofmann, S. G. , David, R. , Hoeppner, S. S. , Hoge, E. A. , & Eric, B. , et al. (2020). Efficacy of yoga vs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vs stress educ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Psychiatry, 77(12), -.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

全文完结,整理不易,看不完记得收藏,最后希望点赞支持一下!

了解更多,请关注“心仪脑”公众号!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