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P-H12-821题库笔记(101-150)

101、传统的流量统计的实现方法和局限性:
(1)基于IP报文计数:无法针对多种信息进行统计
(2)使用ACL:要求ACL的容量很大,对于ACL规则以外的流没有办法统计
(3)SNMP协议:功能不强。要不断的通过轮询向网管查询,浪费CPU和网络资源
(4)端口镜像:成本高,同时消耗设备的一个接口,对于无法镜像的端口无能为力
(5)物理层复制:成本高,同时还需要购买专用的硬件设备

基于 IP 报文计数: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只能对 IP 报文进行统计,对其他类型的流量无法进行准确的统计,例如 ICMP、ARP 等非 IP 协议的报文不在计数范围之内。

使用 ACL:ACL 的容量受限,如果 ACL 容量较小,则无法覆盖大量的流量,无法对规则以外的流量进行统计,同时还需要涉及到 ACL 的管理和配置,增加了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SNMP 协议:该协议功能简单,无法提供更复杂的统计方法,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向网管进行轮询,会消耗一定的 CPU 和网络资源,在大规模网络中效率较低。

端口镜像:这种方法需要使用设备的镜像端口进行流量采集,成本较高,而且会消耗设备的一个接口,对于部分无法镜像的端口无法进行统计。

物理层复制:与端口镜像的方法类似,需要额外购买专用的硬件设备,成本高,且对于无法复制的物理层链路无法进行流量采集。

102、import-route limit命令可以限制一个OSPF进程内可以引入的最大外部路由数量

mport-route limit命令是用于控制OSPF进程中引入的路由数量,避免因为路由数量过大导致OSPF进程过载而影响网络性能。
该命令可以限制一个OSPF进程内可以引入的最大外部路由数量和最大内部路由数量。
通过限制OSPF进程中引入的路由数量,可以提高OSPF进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还可以减少路由表的占用空间,降低网络拥塞的风险。

103、MQC中流分类命令可以匹配
(1)源MAC地址
(2)Inbound-interface
(3)DSCP值

MQC(模块化 QoS CLI)中的流分类命令可以匹配多种流量特征,其中包括:

源MAC地址:可以使用类似 match mac source-address 的命令来匹配源 MAC 地址,从而将特定的流量归类到相应的 QoS 类别中。

Inbound-interface:可以使用类似 match input-interface 的命令来匹配接收到该流量的进口接口,从而根据流量来源不同对其进行不同的 QoS 处理。

DSCP值:可以使用类似 match ip dscp 的命令来匹配 IP 报文的 DiffServ 代码点(DSCP)字段,从而根据不同的 DSCP 值对流量进行分类和处理。

除了上述特征外,MQC 中的流分类命令还可以根据目的 IP 地址、协议类型、TCP/UDP 端口号等多种特征来对流量进行分类和处理,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 QoS 需求

104、在RSTP协议提供的安全机制中,根保护是配置在指定接口上的,环路保护功能只能在根端口或Alternate端口上配置

在RSTP协议提供的安全机制中,根保护和环路保护都是用来保障网络冗余性和防止环路产生的。不过,它们的作用和配置方式略有不同。

首先,根保护是为了避免树形拓扑中发生突然变化导致根网桥重新选举的情况。在RSTP网络中,每个交换机都有一个优先级值,用于计算生成树的根网桥。如果一个端口连接到一个具有更高优先级的交换机,那么这个端口就会被认为是非根端口,而不是根端口。但是,如果你想让某个端口一直保持为根端口,那么可以在该端口上启用根保护功能。当根保护被启用时,如果收到的BPDU包的优先级小于此端口的优先级,则会将该端口状态设置为根端口,避免树形拓扑重新计算的情况发生。

其次,环路保护是为了防止因为链路异常造成环路而引起的数据包洪泛现象。在RSTP网络中,只有根端口和交换机的alternate端口可以转发BPDU,其他端口只能作为指定端口或阻塞端口。当交换机收到一个BPDU包时,会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自己发送了这个BPDU包,那么就说明当前链路存在环路。为了避免环路引起的数据包洪泛,可以在根端口和alternate端口上启用环路保护功能,当链路直接连接到一个环路保护端口时,该端口会直接被阻塞,从而阻止环路产生。

总结来说,根保护是配置在指定端口上用于控制生成树的重新计算,而环路保护是用于防止环路产生的一种安全机制,只能在根端口或Alternate端口上进行配置。

105、IGMP协议运行在网络层,而IGMP Snooping则运行在链路层,运行IGMP Snooping的二层设备通过对收到的IGMP报文进行分析,为端口和MAC组播地址建立起映射关系,并根据这样的映射关系转发组播数据。当二层设备没有运行IGMP Snooping时,组播数据在二层被广播;当二层设备运行了IGMP Snooping后,已知组播组的组播数据不会在二层被广播,而在二层被组播给指定的接收者。

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是一个运行在网络层的协议,它用于使主机和路由器能够有效地管理多播组。而IGMP Snooping(Internet组管理协议Snooping)则是一种网络交换机技术,它运行在链路层,可以根据接收到的IGMP报文动态地维护MAC地址表中的组播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转发组播数据。
当一个组播数据包到达一个启用了IGMP Snooping的交换机时,交换机会检查其MAC头部中的目的地址,然后向MAC地址表中的相应端口转发该数据包,从而防止了该组播数据包在二层被广泛地传播,避免了组播数据引起的洪泛效应,节省了带宽,提高了网络的性能

106、BGP路由器只发送增量的BGP路由更新,或进行触发更新(不会周期性更新)

BGP(边界网关协议)是一种自治系统(AS)之间的路由协议,它主要用于在不同AS之间交换路由信息。BGP路由器之间交换的路由信息往往非常多,如果采用全量更新,将会导致网络拥堵和带宽浪费等问题。因此,BGP路由器通常只发送增量的BGP路由更新,即只向其它路由器发送有变化的路由信息,而不是全部路由信息。这样可以减少update消息的数量,节省网络带宽,并提高路由器的计算、传输效率。

在BGP协议中,还存在触发式更新(Triggered Update)。当某个BGP路由器检测到与其相邻的某个BGP路由器或多个BGP路由器之间的某些路由发生了变化时,会立即触发更新消息的发送,以便及时地通知其它路由器更新其路由表。这样可以更快地响应网络变化,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07、从IBGP对等体获得的BGP路由,BGP设备只发布给它的EBGP对等体;从EBGP对等体获得的BGP路由,BGP设备发布给它所有EBGP和IBGP对等体;当存在多条到达同一目的地址的有效路由时,BGP设备只将最优路由发布给对等体;路由更新时,BGP设备只发送更新的BGP路由;所有对等体发送的路由,BGP设备都会接收。

BGP(边界网关协议)是一种自治系统(AS)之间的路由协议,它广泛应用于互联网中:

从IBGP对等体获得的BGP路由,BGP设备只发布给它的EBGP对等体;从EBGP对等体获得的BGP路由,BGP设备发布给它所有EBGP和IBGP对等体。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BGP设备从其IBGP对等体那里学习到了一条路由,它只会将该路由发送给它的EBGP对等体,而不会发送给其他IBGP对等体。而当一个BGP设备从其EBGP对等体那里学习到了一条路由,它会将该路由信息发送给它的所有EBGP和IBGP对等体。

当存在多条到达同一目的地址的有效路由时,BGP设备只将最优路由发布给对等体。
BGP路由协议采用路径矢量算法来寻找最优路由,并选择成本最小的路由进行转发,这个最优路由称为最佳路由。因此,当有多条有效路由到达同一目的地址时,BGP设备会选择成本最小的路由,并将其作为最佳路由发送给对等体。

路由更新时,BGP设备只发送更新的BGP路由。
BGP协议能够检测到路由发生变化,并根据需要发送更新的BGP路由给对等体,这样就避免了全量更新所带来的问题。这种增量更新方式大大减少了网络流量并提高了协议的效率。

所有对等体发送的路由,BGP设备都会接收。
在BGP协议中,所有对等体发送的路由都会被BGP设备接收。这意味着BGP设备将会学习来自各个对等体的路由,并选择最佳路由进行处理。这也是BGP协议可以实现自治系统之间路由交换的重要机制。

108、一个MST域内可以生成多棵生成树,每棵生成树都称为一个MSTI,每个MSTI都使用单独的RSTP算法,计算单独的生成树。每个MSTI(MST Instance)都有一个标识(MSTID),MSTID是一个两字节的整数。VRP平台支持16个MST Instance,MSTID取值范围是0~15,默认所有VLAN映射到MST Instance 0。VLAN映射表是MST域的属性,它描述了VLAN和MSTI之间的映射关系,MSTI可以与一个或多个VLAN对应,但一个VLAN只能与一个MSTI对应。
MSTP兼容STP和RSTP,既可以快速收敛,又提供了数据转发的各个冗余路径,在数据转发过程中实现VLAN数据的负载均衡。MSTP 它是基于RSTP来开发的,底层就是RSTP,有相同的角色、拓扑变更机制和收敛机制

多层交换机网络中为了避免发生环路和提供冗余路径,会使用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协议来实现跨网络的生成树计算:

一个MST域内可以生成多棵生成树,每棵生成树都称为一个MSTI,每个MSTI都使用单独的RSTP算法,计算单独的生成树。
这意味着,在一个MST域内,可以存在多个MSTI,每个MSTI都使用单独的RSTP算法来计算它自己的生成树。生成树是跨网络的网络拓扑,用于避免环路和提供冗余路径。MSTP协议中,每个MSTI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MSTID。

每个MSTI(MST Instance)都有一个标识(MSTID),MSTID是一个两字节的整数。VRP平台支持16个MST Instance,MSTID取值范围是0~15,默认所有VLAN映射到MST Instance 0。
在一个MST域内,每个MSTI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MSTID,该标识符是一个两字节的整数。在VRP平台中,最多支持16个MST实例,MSTID的取值范围是0~15,默认情况下,所有VLAN都映射到MST Instance 0。

VLAN映射表是MST域的属性,它描述了VLAN和MSTI之间的映射关系,MSTI可以与一个或多个VLAN对应,但一个VLAN只能与一个MSTI对应。
VLAN映射表是MST域的属性,用于描述VLAN和MSTI之间的映射关系。在MSTP协议中,一个MSTI可以与一个或多个VLAN对应,但一个VLAN只能与一个MSTI对应。这样,通过VLAN映射表,就可以将VLAN和生成树一一对应起来。

MSTP兼容STP和RSTP,既可以快速收敛,又提供了数据转发的各个冗余路径,在数据转发过程中实现VLAN数据的负载均衡。
MSTP协议是兼容STP和RSTP的,可以提供快速收敛和冗余路径等功能。与STP协议相比,MSTP协议可以在不同的VLAN之间建立独立的生成树,从而提供更好的网络性能和可靠性。此外,MSTP协议还能够实现VLAN数据的负载均衡,从而更好地利用网络带宽。

109、在IGMPv1中,如果一个组的所有组播组成员全部离开后,路由器需要130秒才会删除对应的组播转发表项
110、IGMPv3报告:
(1)(G,INCLUDE,(S1)):仅接收源S1向组播组G发送的数据
(2)(G,EXCLUDE,(S2)):不接收指定源S2向组播源组G发送的数据

IGMPv3 报告确实支持 (1) 和 (2) 所描述的加入模式,这些模式通常称为过滤模式(Filter Mode)。

(1)(G, INCLUDE, (S1))表示接收组播组 G 中所有源的数据,但仅限于源 S1。也就是说,该报告请求接收组播组 G 中来自源 S1 的数据,而忽略其他源发送的数据。

(2)(G, EXCLUDE, (S2))则表示不接收来自组播组 G 中源 S2 发送的任何数据。也就是说,该报告请求不接收 G 组中来自源 S2 发送的数据,但接收其他源发送的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在 IGMPv3 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加入模式:(G, INCLUDE, (*)),表示接收组播组 G 中所有源的数据。

111、BFD没有邻居发现机制,是通过被服务的上层应用通知其邻居信息来建立会话

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协议本身是没有邻居发现机制的,因此它需要依靠其他协议来提供邻居信息,如 OSPF、BGP 等协议。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使用 BFD 的上层协议会负责告知 BFD 协议其邻居信息,以便 BFD 可以与邻居建立会话。例如,当 OSPF 发现与某个邻居链路出现问题时,可以通知 BFD 协议,让 BFD 协议与该邻居建立会话以进行快速故障检测和恢复。

112、BFD检测报文被承载于UDP头部之上

BFD 报文通常会被封装在 UDP 报文中进行传输,而该 UDP 报文本身则被包含在 IP 数据报中。

具体来说,当 BFD 建立会话时,各端会相互交换 BFD 控制报文来协商会话参数。之后,双方会开始周期性地发送 BFD 检测报文(Echo Packets),以便检测链路的连通性和延迟等指标。

这些 BFD 检测报文会被封装在一个 UDP 数据包中,并使用源端口和目的端口来标识 BFD 会话的两端。

113、当R1R2在一个VRRP备份组,R1故障,那么R1不能发通知,所以R2会等待,约为3.61秒后完成接管;当R1主动放弃,会发送优先级为0的VRRP报文,致使被路由器快速切换为主路由器,约为0.61秒;当R1故障后,R2成为主设备,当R1恢复后,R1会立刻切换为主设备。

对于 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协议,当 R1 和 R2 在同一个备份组时,R2 会监测 R1 是否正常工作。当 R1 发生故障时,R2 会等待一定时间(默认为 3.61 秒),然后接管主路由器的角色,成为新的主路由器。

如果 R1 主动放弃主路由器的角色,则会发送一个优先级为 0 的 VRRP 报文,告知其他设备放弃主路由器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其他设备会快速地切换为新的主路由器,通常只需要0.61秒的时间。

当 R1 故障后,R2 成为了新的主路由器。此时,如果 R1 恢复了,它会立即检测到自己的优先级高于当前的主路由器,并尝试重新接管主路由器的角色。实际上,VRRP 协议会在故障的主路由器重新恢复正常后,立即触发主备份切换,以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和故障恢复能力。

114、在WLAN组网中,速度由快到慢:VRRP热备份>链路热备份>链路冷备份>N+1备份

在 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组网中,备份方式的速度排序如下:

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热备份:VRRP 协议可以实现多台路由器之间的主备份切换,当主路由器出现故障时,备用路由器可以快速接管主路由器的角色,通常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可以实现无感知的故障恢复。

链路热备份:链路热备份是指在主备份设备之间使用热备份协议,在主设备出现故障时,备份设备可以快速地接管主设备的功能。这种方式的速度比冷备份要快,通常只需要几秒钟到十几秒钟的时间。

链路冷备份:链路冷备份是指备份设备事先和主设备配置好相同的设置,并保持关闭状态,当主设备出现故障时,备份设备需要打开并启动相关服务来接管主设备的功能。这种方式的速度比热备份要慢,在主备份切换时可能需要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

N+1备份:N+1备份是指在系统中增加一个备份设备来提高系统可靠性。当主备份设备出现故障时,备份设备可以快速地接管主设备的功能。但是,由于需要增加备份设备,这种方式的成本较高,而且在备份设备较少时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冗余保护。

115、一个典型的NetStream系统由NDE(网络流进行分析处理,提取符合条件的流进行统计)、NSC(运行于Unix或者Windows上的一个应用程序,负责解析来自NDE的报文,把统计数据收集到数据库中,可供NDA进行解析)和NDA(网络流量分析工具,它从NSC中提取统计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生成报表)三部分组成

对于一个典型的 NetStream 系统,它包含了 NDE(NetStream Data Export)、NSC(NetStream Collector) 和 NDA(NetStream Data Analyzer) 三个部分。

NDE:NDE 负责进行网络数据流的实时分析和处理,提取符合条件的流量数据,生成相关的统计信息和日志记录,然后将这些数据发送给 NSC 进行存储和管理。

NSC:NSC 运行在 Unix 或 Windows 操作系统上,是一个中央化的数据收集器,负责接收来自 NDE 的流量数据,并将其解析成统计信息和事件日志,最终将这些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进行管理。NSC 还提供了一些管理和监控工具,可以帮助管理员实时监测系统状态和流量分析情况。

NDA:NDA 是一个网络流量分析工具,它从 NSC 中提取出统计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生成各种详细的报表和图表,使管理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网络流量的情况。NDA 还提供了一些数据查询、导出和报警功能,可以帮助管理员更好地监控和管理网络流量。

116、NDP的重复地址检测功能:
(1)一个IPv6单播地址在分配给一个接口之后且通过重复地址检测之前成为试验地址
(2)接口在启用任何一个单播IPv6地址前都需要先进行重复地址检测
(3)IPv6重复地址检测技术和IPv4中的免费ARP类似

对于 NDP(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的重复地址检测功能,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NDP 重复地址检测功能用于检查一个 IPv6 单播地址是否已经被其他节点使用。这个功能在 IPv6 地址分配和配置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避免地址冲突和网络通信故障。

在 IPv6 地址分配的过程中,当一个地址被分配给一个接口时,该地址可能会先成为试验地址(tentative address),然后需要进行重复地址检测。如果检测通过,这个地址就可以正式使用;否则,这个地址就会被视为未被分配的地址,从而导致分配失败。

另外,在启用任何一个单播 IPv6 地址之前,接口都需要先进行重复地址检测。这是因为,如果一个接口上出现了重复的地址,就会导致网络通信故障和数据包丢失。

不同于 IPv4 中的免费 ARP(Gratuitous ARP)技术,IPv6 中的重复地址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发送多播 ICMPv6 报文实现的。当一个节点想要使用一个 IPv6 单播地址时,它会发送一个多播 NS(Neighbor Solicitation)报文,询问该地址是否已经被其他节点使用。如果没有收到任何回应,该节点就可以认为这个地址是可用的。

117、在双链路备份负载分担组网中,AC的优先级取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在双链路备份负载分担组网中,AC(Active Controller)的优先级是用来确定 AC 的主备状态的。一般情况下,当 AC 的主控失效时,备控会自动切换为主控,从而保证网络的连通性和稳定性。以下是关于 AC 优先级的一些说明:

AC 的优先级取值越小,优先级越高。这是因为,在双链路备份负载分担组网中,主控 AC 需要负责整个网络的管理和控制,包括数据包的转发、链路的监测和故障的恢复等等。因此,优先级高的 AC 会被指定为主控,以保证网络的高性能和可靠性。

在双链路备份负载分担组网中,一般会有两个 AC,一个作为主控,另一个作为备控。当主控失效时,备控会自动接替主控的功能,成为新的主控。这个切换过程需要依赖 AC 优先级的设置,从而避免出现主备不一致的情况。

AC 的优先级设置需要按照实际网络部署和管理的需求进行。通常情况下,主控 AC 的优先级会比备控 AC 的优先级更高。这样做可以保证主控 AC 具有更强的控制能力和更快的故障恢复速度,从而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118、L2TP是一种二层的VPN技术,L2TP一共有三种典型的应用场景,分别是NAS-Initiated VPN、LAC-Auto-Initiated VPN和Client-Initiated VPN

L2TP(Layer 2 Tunneling Protocol)是一种二层的 VPN 技术,它可以通过 Internet 或其他公共网络来建立虚拟专用网络(VPN),从而实现远程用户访问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连接。对于 L2TP 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NAS-Initiated VPN:这种场景下,VPN 连接是由 NAS(Network Access Server)设备发起的。NAS 设备会在需要时向 VPN 服务器发起 L2TP 连接请求,并将 VPN 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发送到服务器。此时,VPN 服务器会验证身份信息,并为该用户分配 IP 地址和其他配置参数,从而建立 VPN 连接。

LAC-Auto-Initiated VPN:这种场景下,VPN 连接是由 LAC(L2TP Access Concentrator)设备自动发起的。在这种模式下,LAC 设备会定期向 VPN 服务器发送 L2TP 连接请求,并携带该 LAC 设备所管理的 VPN 用户信息。VPN 服务器会根据这些信息为 LAC 设备所管辖的所有用户建立 VPN 连接,以实现远程访问网络资源的功能。

Client-Initiated VPN:这种场景下,VPN 连接是由 VPN 客户端自行发起的。在这种模式下,VPN 客户端会与 VPN 服务器进行 L2TP 握手,并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一旦身份验证通过,VPN 客户端就可以建立 L2TP 连接,并与企业内部网络进行通信。

119、确认主从和DR优先级没关系,而是Router id大的为主

在 OSPF 网络中,主从和 DR(Designated Router)优先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其中,Router ID 是用于唯一标识 OSPF 路由器的 IP 地址,通常情况下选择最高的 loopback 接口 IP 地址作为 Router ID。

在 OSPF 网络中,每个区域都需要选举一个 DR 来负责管理该区域内的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和转发表,从而减少网络的路由计算开销。DR 的选举过程会参考候选 DR 的优先级,但不决定谁是主或从。当有多个候选 DR 的优先级相同时,将选择 Router ID 最大的路由器作为 DR。选定的 DR 会向其他 OSPF 路由器发送 Hello 报文,让它们知道自己是 DR,并将自己的 Router ID 存储在 Hello 报文中,以便其他路由器能够识别。

主从是在 OSPF 点到点网络中设置的,用于确定两个路由器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更高优先级的路由器将成为主,具有较低优先级的路由器将成为从。但是,如果两个路由器的优先级相等,则将根据 Router ID 进行选举,Router ID 更高的路由器成为主。需要注意的是,主从关系只在点到点网络中才有,在广播网络或 NBMA 网络中不存在主从之分,而是使用 DR/BDR 来管理网络拓扑。

120、在框式设备硬件模式中,主控板提供了整个系统的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管理平面功能:
(1)环境监控
(2)系统升级
(3)系统加载

在框式设备硬件模式中,主控板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提供了整个系统的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其中包括以下功能:

环境监控:主控板可以对整个系统内的各种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例如温度、湿度、风扇状态、电源状态等。一旦检测到任何异常情况,主控板将发送警告信息通知管理员或操作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设备故障。

系统升级:主控板可以对整个系统进行软件升级,并且可以管理所有其他模块的升级过程。在升级过程中,主控板会监控设备的状态,确保升级过程的顺利完成,避免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等问题。

系统加载:主控板可以控制系统启动顺序,加载并初始化所有模块,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同时,主控板还可以监视和管理系统加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可能发生的故障。

121、OSPFv3采用与OSPFv2相同的路由通告方式:在OSPFv3区域视图通过network命令进行通告(错误)

实际上,在 OSPFv3 中,虽然也是使用 network 命令进行网络通告,但其方式却与 OSPFv2 不同。

在 OSPFv3 中,通过使用 IPv6 地址族、新的 LSA 类型以及重新定义的路由器 ID 等方式来支持 IPv6 网络。相比于 OSPFv2,OSPFv3不再使用 IP 子网掩码,而是直接使用 IPv6 本身的地址前缀来识别网络范围。

122、BGP协议属性Community(团体)、Origin(起源)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是一种常用于互联网中的路由协议,用于实现自治系统(AS)之间的互联和路由选择。在 BGP 中,一个路由器的路由选择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就包括路由属性,而 Community 和 Origin 就是 BGP 路由属性中的两个重要属性。

Community 属性
Community 属性通常被称为团体属性或者社区属性,它是一种标记或者标签,用来描述某个 BGP 路由的属性信息。通过 Community 属性,一个自治系统可以将某个路由的接收或者转发限制到指定的一个或多个 AS 中,从而控制路由的流向,实现对流量的管理和优化。

Community 属性是一个由 32 个比特位组成的数字,通常使用冒号分隔符进行表示。例如,0:123 表示一个由 AS0 定义的、编号为 123 的团体属性。当一个路由器收到一个带有 Community 属性的 BGP 路由时,如果其本地配置了相应的规则,则会根据这个属性进行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

Origin 属性
Origin 属性通常被称为起源属性,它描述了一个 BGP 路由的起源信息,即这个路由来自于哪个 AS 或者是自己所属的 AS。Origin 属性在 BGP 路由选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可以帮助路由器判断和选择最佳路径。

Origin 属性值一般有以下三种类型:

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表示路由信息来源于本地自治系统内的 IGP 协议,例如 OSPF 或 IS-IS 等。
EGP(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表示路由信息来源于第一个自治系统之外的其他自治系统,例如 BGP 等。
Incomplete:表示路由信息的来源不确定。

123、在规模比较大的组播网络中,会存在多个RP,BSR还能将不同的组播映射到不同的RP上,但是同一个组播组只能映射到一个RP上

在规模较大的组播网络中,为了实现组播数据的可扩展性和高效可靠性传输,通常会采用多个 Rendezvous Point(RP)的方式来管理和维护组播状态信息。此时,可以使用协议如 PIM-SSM 或 MSDP 来支持多个 RP 的组播数据转发。

在这种多 RP 的组播网络中,可以使用 Bootstrap Router(BSR)来自动分配和管理 RP 的信息,同时也可以使用 Anycast 技术来实现多个 RP 之间的负载均衡和容错备份等功能。但是,对于同一个组播组来说,只能映射到一个 RP 上,因为每个组播组有且仅有一个 RP 负责维护和转发该组的数据流。

当组播组成员加入一个特定的组播组时,它会向对应的 RP 发送 Join 消息,以表明它需要接收该组的数据流。RP 接收到 Join 消息后,会缓存相应的状态信息,并将其用于控制和转发组播数据。而在多 RP 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多个 RP 同时收到 Join 消息的情况,此时 BSR 可以根据不同的策略将该组映射到某个 RP 上,并将该信息通知给组播域内的其他路由器。

124、在BGP中使用路由聚合会导致AS_Path属性丢失,可能会产生环路的风险

在 BGP 中,路由聚合(Route Aggregation)是一种常见的优化策略,它可以将来自同一发送者的多条 IP 前缀路由合并为一条更具有概括性的路由。通过路由聚合,可以减少 BGP 学习和交换的路由数量,降低网络带宽和路由器计算负载,提高路由选择的效率和可靠性。

在进行路由聚合时,通常会使用 BGP 路由聚合功能中的 AS_SET 属性来记录原始 IP 前缀路由的来源 Autonomous System(AS) 的集合。这个 AS_SET 属性是 BGP 学习和选择路由时非常重要的属性之一,它可以用来检测和避免 AS Path 中的环路(Loop)问题。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路由聚合也可能会导致 AS_Path 属性丢失,从而可能会产生环路的风险。例如,当某个路由器收到一个经过路由聚合后的路由信息时,由于其 AS_Path 属性被替换成了一个聚合的 AS 数字范围值,而不是原始 IP 前缀路由的逐跳 AS 路径,因此在路由器学习和选择路由时可能会出现环路问题。

125、在BGP中通过Network方式注入的路由必须是存在于IP路由表中的路由条目,同时这种方式注入路由比较精确

在 BGP 中,网络注入(Network Injection)方式是一种常见的向 BGP 路由表中注入路由信息的方式。通过使用 Network 注入方式,可以将一个或多个 IP 前缀路由信息自动转换成 BGP 路由,并将其注入到 BGP 路由表中,从而实现网络路由的学习和交换。

在进行网络注入时,需要确保注入的 IP 前缀路由信息已经存在于 IP 路由表中,否则 BGP 路由器将无法正确处理该路由信息。因为 BGP 只能学习和传递其它路由协议已经学习和处理过的路由信息。

同时,通过 Network 方式注入的路由比较精确,因为它是基于具体的网络地址范围来定义的,可以准确地描述网络拓扑中某个特定的 IP 前缀路由信息。

126、RSTP针对STP做的变更,如果在连续3个hello之间内发现无法收到对方设备发送过来的BPDU,就认为邻居出了问题

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RSTP)是一种快速的生成树协议,它是基于 Standard Spanning Tree Protocol(STP)的改进版本。相比于 STP,RSTP 在网络故障恢复的速度、链路冗余切换的效率等方面更加优秀。

其中,RSTP 在处理链路故障时,引入了一个新的机制——边缘端口快速转移(Edge Port Fast Transition),可以在连续 3 个 hello 之间内发现邻居设备出现问题,并快速切换到备份链路上,从而加速了网络的故障恢复时间。

具体来说,RSTP 是通过检测 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 来判断网络中设备的连通性和状态。每个 RSTP 设备都会周期性地发送自己的 BPDU 广告信息,以及接收并解析其它设备发送的 BPDU 信息。如果在连续 3 个 hello 之间内都没有收到邻居设备的 BPDU 广告信息,则该邻居设备被认为已经离线或出现了故障,此时当前设备将会立即进行相应的链路转移和拓扑重计算工作。

127、在OSPF中,若网络类型为NBMA或广播型,且路由器两台或多台时,必须指定DR和BDR

在OSPF协议中,若网络类型为NBMA(非广播多点连接)或广播类型,并且路由器有两台或多台时,必须同时指定DR(Designated Router)和BDR(Backup Designated Router),以保障网络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128、缺省情况下,BGP使用报文出接口作为TCP连接的本地接口

缺省情况下,BGP确实使用报文出接口作为TCP连接的本地接口。这是因为,在与BGP邻居建立TCP连接时,BGP会使用本地IP地址和对等体的IP地址作为TCP连接的源IP和目的IP。而在BGP路由器中,报文出接口通常具有最佳的路径信息,因此BGP默认使用报文出接口作为TCP连接的本地接口。

在BGP路由器中,报文出接口指的是向特定目的地发送数据报文时,系统所采用的网络接口。该接口通常是网络拓扑中最优的出口,能够提供最快的响应速度和最好的转发性能。

129、OSPF使用触发更新和定期更新

OSPF协议使用了两种更新方式:触发更新(Triggered Update)和定期更新(Periodic Update)。

在OSPF协议中,每个路由器都维护了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Link State Database,简称LSDB),其中包含了整个网络拓扑的详细信息。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如有链路断开或添加新的链路,这些变化会被感知并记录到LSDB中。

触发更新是在链路状态发生改变时,对邻居路由器立即发送更新信息,以通知其发生的变化。这种更新方式可以尽快地将变化通知给网络中的其他节点,从而减少网络收敛时间,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定期更新是指路由器周期性地向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发送链路状态信息,以确保网络中所有节点都能获取最新的网络拓扑信息。这种更新方式虽然消耗一定的带宽和计算资源,但可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30、NAT:
(1)NAT:一对一
(2)NAPT:多对一,每个公网地址的不同端口对应不同的私网地址
(3)NAT server:公网地址的端口对应私网地址的端口,用于私网服务器提供共我刚访问的服务

NAT(网络地址转换)是一种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的技术,可以实现多台设备共享同一个公网IP地址的目的。根据转换方式的不同,NAT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对一NAT(One-to-One NAT):指将私有IP地址映射为唯一的公共IP地址,实现私有网络与公共网络之间的通信。每个私有IP地址都会被映射到一个公共IP地址,这种方式使用范围较窄,一般用于企业的服务器或网络设备中。

多对一NAT(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NAPT):指将多个私有IP地址映射到同一个公共IP地址和不同端口号上,实现多台设备共享一个公共IP地址的目的。在这种方式下,公共IP地址的端口号被用来区分不同的私有IP地址,从而保证它们之间的通信不冲突。

NAT服务器(NAT Server):也称为端口映射(Port Mapping),是一种将公共IP地址的端口映射到私有IP地址及其端口的技术,可以用于私有网络中的服务器提供对外服务。通过将公共IP地址的端口映射到内部私有IP地址及其端口,可以实现从公共网络中访问内部私有服务器的目的,如Web服务器、FTP服务器等。

131、BFD可以自行检测底层链路,也可以依赖路由协议自动指定检测对端的地址

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是一种快速故障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在多种网络协议中检测和报告链路故障。它可以检测底层链路的状态,并及时发现和恢复链路出现的故障,从而降低网络故障对业务的影响。

BFD技术的实现主要依赖于两个方面:自身检测和路由协议指定。具体来说,BFD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完成链路的检测:

自身检测:当配置了BFD会话后,BFD会定期向对端发送BFD控制报文,以检测链路的状态。如果某一端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对端发送的BFD控制报文,则认为链路出现故障。BFD控制报文的发送时间间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

路由协议指定:有些路由协议可以将BFD集成到其代码中,从而实现自动指定检测对端的地址。例如,在OSPF协议中,可以使用BFD来检测OSPF链路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BFD会话的两端地址会自动通过OSPF协议进行交换,无需手工指定。

132、在MA网络中的两台DR other路由器建立邻居关系,邻居状态显示为2-way

在MA网络中,如果两台DR或two-way路由器之间建立了邻居关系,那么它们的邻居状态会显示为2-way状态。这种状态表示两台路由器之间已经成功地建立邻居关系,并且它们可以相互交换路由信息。

具体来说,当两台路由器之间建立邻居关系时,它们会进行以下步骤:

发送Hello报文:路由器会周期性地向相邻路由器发送Hello报文,以确认邻居是否处于活动状态。默认情况下,Hello报文的发送间隔为10秒。

确认邻居关系:如果两个路由器都能收到对方发送的Hello报文,则它们会开始交换协商信息,以确定哪一个成为DR或BDR路由器。

交换LSA(链路状态通告):在DR或BDR路由器的带领下,其他路由器会向DR或BDR路由器发送它们所知道的网络拓扑信息,包括目的网络地址、路由器接口、链路状态等。

计算路由:通过收集和处理其他路由器发送的LSA信息,路由器可以构建网络拓扑图,并计算出每个目的网络地址的最佳路径。这个过程也称为路由计算。

维护邻居关系:路由器会周期性地向相邻路由器发送Hello报文,并在规定时间内检测不到相邻路由器的响应时,将其标记为失效。

133、关于OSPF asbr-summary命令:
(1)asbr-summary命令只在需要汇聚的ASBR上部署才能生效
(2)使用asbr-summary命令汇总的路由会以5类LSA在区域内传递
(3)使用asbr-summary命令汇总的路由能够被泛洪到其他区域
(4)abr-summary命令可以汇总被asbr-summary聚合后的LSA(错误)

正确。asbr-summary命令只能在需要汇聚ASBR的路由器上部署才能生效。

正确。使用asbr-summary命令汇总的路由信息会以Type 5 LSA在区域内进行传递。

正确。使用asbr-summary命令汇总的路由信息可以被泛洪到其他区域。

错误。abr-summary命令不能汇总被asbr-summary聚合后的LSA。abr-summary命令用于在两个相邻区域之间传播Type 3 LSA,以便在不同区域之间汇聚路由信息。而asbr-summary命令是在ASBR上部署,用于汇总ASBR产生的需要向外汇聚的LSA信息,生成一条Type 5 LSA进行传播。在多区域OSPF中,两种命令具有不同的作用,不能混淆。

134、在MSTP中CIST和MSTI都是根据优先级向量来计算:
(1)根交换设备ID是用于选择CIST中根交换设备的
(2)域根ID是用于选择MSTI中域根的
(3)根交换设备ID中的Priority是MSTI 0的优先级
135、在代理检测方式中,集群系统正常运行时,集群成员交换机以30秒为周期通过检测链路发送MAD报文

在代理检测方式中,堆叠系统正常运行时,堆叠成员交换机以30s为周期通过检测链路发送MAD报文。堆叠成员交换机对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收到的MAD报文不做任何处理;堆叠分裂后,分裂后的两台交换机以1s为周期通过检测链路发送MAD报文以进行多主冲突处理。

136、缺省条件下,OSPF引入外部路由的缺省度量值为1,引入的外部路由类型为Type2,设置缺省标记值为1

对于OSPF协议,引入外部路由的缺省度量值为1是正确的。而外部路由分为Type1和Type2两种类型,其中Type2是默认的,其为固定的度量值,无法通过带宽、延迟或其他指标进行计算得出。因此,如果在引入外部路由时没有指定类型,则会默认使用Type2。

另外,缺省标记值为1也是可以设置的,这表示当一个网络被传输到同一个AS内的其他路由器时,该网络的缺省路由应该优先于所有其他路由加入到路由表中。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标记只在相同的AS内才会生效,对于其他AS来说则没有任何影响。

137、IANA规定,IPv4组播MAC地址的高24位为0x01005E,第25位为0,低23位为IPv4组播地址的低23位,例如IPv4组播组地址224.0.1.1对应的组播MAC地址为01-00-5E-00-01-01

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规定了IPv4组播MAC地址的格式。IPv4组播MAC地址的高24位为固定值0x01005E,第25位为0,低23位则对应着IPv4组播地址的低23位。

举例来说,对于IPv4组播地址224.0.1.1,其对应的组播MAC地址的计算方式如下:

将IPv4组播地址转换成二进制形式:11100000 00000000 00000001 00000001

取IPv4地址的低23位,即后面的23位:00000000 00000001 00000001

将上述23位与固定的0x01005E拼接起来,得到组播MAC地址的前六个字节:01-00-5E-00-01-01

因此,IPv4组播地址 224.0.1.1 对应的组播 MAC 地址就是 01-00-5E-00-01-01。

138、在多个ASBR将同一条外部路由引入到同一个OSPF域内时,使用metric-tvpe为2的外部路由类型,可以避免次优路径(错误)

使用metric-type为2的外部路由类型并不能避免次优路径,而是可以在多个ASBR将同一条外部路由引入到同一个OSPF域内时,使用度量值来区分不同的ASBR,并对这些ASBR宣布的外部路由进行路径选择,优选最优路径,但仍有可能存在次优路径。

当多个ASBR将同一条外部路由引入到同一个OSPF域内时,如果使用默认的metric-type为1的外部路由类型,会造成所有的外部路由都被认为是相等的,这就会出现不同的ASBR之间存在多个相同的外部路由,从而导致发生回路和不必要的浪费。使用metric-type为2时,每个ASBR对于同一条外部路由可能会有不同的路由度量值(即权值),这个度量值正好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ASBR。因此,在运行OSPF的网络中,当有多个ASBR宣布了同一个目的地网络时,metric-type为2的外部路由类型可以通过比较这些ASBR宣布的外部路由的度量值,选择最优的路径,但是即使使用metric-type为2,仍然无法保证不存在次优路径的情况。

139、NDP使用ICMPv6的5种相关报文,不同机制运用报文:
(1)RS(Router Solicitation):路由请求报文,type=133,code=0;
(2)RA(Router Advertisement):路由通告报文,type=134,code=0;
(3)NS(Neighbor Solicitation):邻居请求协议,type=135,code=0;
(4)NA(Neighbor Advertisement):邻居通告协议,type=136,code=0;
(5)重定向:type=137,code=0

NDP 是 IPv6 中的一种重要协议,用于解决邻居发现、地址解析等问题,它使用了 ICMPv6 的 5 种相关报文。
NDP 协议中五种报文的作用及机制运用如下:
Router Solicitation (RS) 路由器请求报文:IPv6 主机在启动时会向广播地址 ff02::2 发送 RS 报文请求获得默认网关的 MAC 地址。路由器接收到 RS 报文后,可以回复 Router Advertisement(RA)报文。
Router Advertisement (RA) 路由器通告报文:地知主机通过 RA 报文获取路由器的信息,包括路由器的 IPv6 地址、默认网关的 IPv6 地址和 ICMPv6 路由器优先级等参数。
Neighbor Solicitation (NS) 邻居请求报文:IPv6 主机在使用某个 IPv6 地址前,需要先确认该 IPv6 地址是否已经被占用。NS 报文可以用来查询 IP 地址与 MAC 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
Neighbor Advertisement (NA) 邻居通告报文:如果收到 NS 报文的主机的 IPv6 地址已被使用,那么这台主机将返回一个 NA 报文,其中包含它的 MAC 地址,同时也会更新自己的缓存中的条目。邻居通告报文可以用来更新本地主机的邻居缓存表(neighbor cache)。
Redirect 重定向报文:当 IPv6 主机向错误的默认网关发送数据包时,接收到该数据包的路由器可以返回一个 Redirect 报文,指示主机将这个数据包发送给正确的网关。重定向报文可以提高网络的效率。

140、filter-policy export命令用来配置对发布的路由进行过滤,只有通过过滤的路由才能被BGP发布

ilter-policy export 是 BGP 配置中的一个命令,用于配置发布路由时的过滤策略,只有符合过滤条件的路由才会被发布到 BGP 邻居中。

在具体使用时,可以通过 filter-policy export 命令设置路由策略,其中包括一系列规则或匹配条件。这些规则或匹配条件可以根据路由属性、访问列表等来指定,以决定哪些路由应该被限制或允许发布到 BGP 中。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filter-policy export 命令并不是用来过滤接收到的路由,而是用来过滤将要发布的路由。如果需要过滤已经接收到的路由,可以使用 import-policy 命令,该命令用于设置接收路由时的过滤策略。

141、不同协议之间通信只能使用路由引入的方式(错误)

不同协议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其中包括路由引入、隧道技术、NAT 等。

路由引入是指将一个协议的数据包引入到另一个协议的处理流程中。比如,可以使用路由器在 IPv4 和 IPv6 之间进行路由引入,将 IPv4 数据包转换为 IPv6 数据包或者将 IPv6 数据包转换为 IPv4 数据包,从而实现跨协议的通信。

隧道技术是指在通信两端之间创建一个虚拟通道,通过该通道可以传输不同协议的数据包。比如,可以使用 GRE 隧道技术在 IPv4 网络中传输 IPv6 数据包,也可以使用 IPsec VPN 技术在 Internet 上安全地传输 IPv4 或 IPv6 数据包。

NAT 是指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它可以将一个 IP 地址转换成另一个 IP 地址,从而实现不同协议之间的通信。比如,可以使用 NAT 在 IPv4 网络和 IPv6 网络之间实现通信。

因此,可以看出不同协议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而不仅仅是通过路由引入的方式。

142、DHCPv6服务器在收到release时,不会回复reply报文

DHCPv6 协议定义了四种消息类型,包括 Solicit、Advertise、Request 和 Reply。其中,Release 消息并不会引起 DHCPv6 服务器的回复,因为 Release 消息是由客户端发送的,用于释放已经分配到的 IPv6 地址和配置信息,相当于取消地址租约。

当 DHCPv6 服务器收到客户端发送的 Release 消息时,会将客户端的 IPv6 地址从自己的租用列表中删除,并释放该 IPv6 地址。此时,DHCPv6 服务器不需要向客户端发送任何响应报文。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 DHCPv6 客户端在释放地址之前,未能与 DHCPv6 服务器进行通信,那么该客户端所分配的 IPv6 地址可能仍然会被其他客户端使用。因此,在实际网络中,建议 DHCPv6 客户端在释放地址之前先与 DHCPv6 服务器进行通信,以避免由于地址重叠而导致网络故障。

143、路由器为被裁剪的下游接口启动一个剪枝定时器(默认210秒)

被裁剪的下游接口”通常指的是一些没有激活或者不需要转发数据流量的接口,比如一个没有连接任何设备的物理接口或者一个配置了 IP 地址,但是没有启用 OSPF 或其他路由协议的逻辑接口。

对于这种情况,路由器通常会为被裁剪的下游接口启动一个阻塞定时器,用来阻止该接口发送或接收任何数据包。阻塞定时器的默认值为 20 秒,可以通过配置来修改。

而针对 PI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协议无关组播)协议,路由器会为被裁剪的下游接口启动一个剪枝定时器,用来管理 PIM 视图并剪枝不必要的组播流量。剪枝定时器的默认值为 210 秒,可以通过配置来修改

144、关于OSPF Router ID,若使用物理接口地址作为OSPF的Router ID时,IP地址最大的被选为该设备OSPF Router ID

 OSPF 协议中,Router ID 是一个 32 位的标识符,用来唯一标识一个 OSPF 路由器。在 OSPF 协议运行过程中,Router ID 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它会影响到 OSPF 算法的计算以及网络拓扑的构建。

通常来说,网络管理员可以手动配置 Router ID,也可以让 OSPF 自动分配 Router ID。而在自动分配 Router ID 的情况下,OSPF 协议会依据以下原则进行选择:

如果 Router ID 已经手动配置,则使用手动配置的值。
如果 Router ID 没有手动配置,则使用具有最高 IP 地址的 loopback 接口地址作为 Router ID。
如果没有 loopback 接口,则使用具有最高 IP 地址的物理接口地址作为 Router ID。
可以看出,如果没有配置 loopback 接口,OSPF 会选择具有最高 IP 地址的物理接口地址作为 Router ID,而不是选择 IP 地址最大的物理接口。因此,IP 地址大小并不是选择 Router ID 的关键因素,而是通过比较 IP 地址大小来选择最高的接口地址作为 Router ID。

145、OSI定义的网络管理功能模型的功能区域:
(1)性能管理
(2)故障管理
(3)配置管理

OSI定义的网络管理功能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区域:

故障管理(Fault Management):包括故障监测、故障定位、故障诊断和故障恢复等任务,主要用于发现并排除网络中的故障。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包括网络元素配置信息的管理、变更管理、版本管理等任务,主要用于维护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确保网络设备之间的协调性。

性能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包括性能监测、性能数据采集、性能数据分析等任务,主要用于监测网络设备的性能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进行网络优化和管理。

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包括安全策略的制定、防火墙管理、加密解密管理等任务,主要用于保护网络及其资源的安全性。

计费管理(Accounting Management):包括对网络中资源的计量、计费、账单查询等任务,主要用于网络资源的管理和控制。

146、N+1备份属于冷备份,不备份AP信息和STA信息
147、BFD会话的发送间隔和接收间隔协商是结合对方的:
(1)例如:R1发30S,收50S;R2发30S,收100S,那么就看R1发和R2收,取小值

148、RSTP中边缘端口无需等待forwarding delay,可直接进入forwarding状态。如果边缘端口接收到了BPDU,则边缘端口会被直接关闭并进入error down状态(错误),边缘端口不参与RSTP计算,可以由Discarding直接进入Forwarding状态。但是一旦边缘端口收到配置BPDU,就丧失了边缘端口属性,成为普通STP端口,并重新进行生成树计算,从而引起网络震荡。边缘端口的UP和Down,不会引起网络拓扑的变动。
149、ISIS拥有3种级别的路由器,分别是level-1、level-2、level-1-2。

在ISIS协议中,确实存在三种级别的路由器,分别是Level-1、Level-2和Level-1-2,用于实现IS-IS协议中的层次化路由。这些级别的路由器在实现IS-IS协议时,负责不同的任务和服务,以提高网络的可伸缩性和稳定性。
简单来说,Level-1路由器主要负责本地区域内的路由信息交换,Level-2路由器则负责不同区域之间的路由信息交换,而Level-1-2路由器则具备这两种路由器的功能,既可以将本地区域内的路由信息交换给其他Level-1路由器,也可以将不同区域的路由信息交换给其他Level-2路由器。

150、不同级别之间进行交互的报文也是有所区别的,常规的ISIS报文分有4大类:IIH、LSP、CSNP、PSNP

在IS-IS协议中,不同级别之间进行交互的报文确实具有不同的类型和结构,一般分为以下四类报文:

IIH报文(Hello报文):这是一个邻居发现报文,用于在同一级别的路由器之间建立邻居关系,包括维护邻居状态和路由器能力等信息。

LSP报文(链路状态包):用于广播本地网络拓扑信息,包括链路状态、邻居关系等。LSP包根据其内容和序列号的变化,可以判断网络拓扑的变化和更新情况。

CSNP报文(用于确认邻居全量LSP数据库):CSNP(Complete Sequence Number Packet)报文用于邻居间确认自己的链路状态数据库(LSP)与邻居的LSP数据库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传送那些邻居尚未收到的LSP,以便建立相互一致的LSP数据库。

PSNP报文(用于确认邻居差异LSP数据库):PSNP(Partial Sequence Number Packet)报文用于回应另一个路由器邻居的请求——该请求包含了它所缺失的部分LSP。通过发送PSNP报文,路由器向邻居通告自己缺少哪个LSP,邻居可以将缺失的LSP发送回来。
  • 1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深度学习0407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