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java基础
倩_feng
Java死磕
展开
-
## break continue
break continuebreak在任何循环语句的主体部分,均可以用break控制循环的流程。break用于强行退出循环,不执行循环中的剩余的语句。(break语句也在switch语句中使用)continue语句用在循环语句体中,用于终止某次循环过程,即跳过循环体中尚未执行的语句,接着进行下一次是否执行循环的判定。public class Break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 0 ;原创 2021-02-17 10:42:34 · 83 阅读 · 0 评论 -
For循环
For循环虽然所有循环结构都可以用while 或者 do while表示,但java提供了另一个中语法,for循环,使一些循环结构变得更加简单。for循环语句时支持迭代的一种通用结构,是最有效、最灵活的循环结构。for循环执行的次数是在执行前就确定的。语法格式如下:for(初始化;布尔表达式;更新){ //代码语句}public class ForDemo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原创 2020-12-26 14:29:09 · 165 阅读 · 0 评论 -
用for循环打印九九乘法表
public class ForDemo0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打印九九乘法表 for (int i = 1; i <= 9; i++) { for (int j = 1; j <= i; j++) { System.out.print(i+"*"+j+"="+(j*i)+"\t"); }原创 2020-12-26 14:30:47 · 150 阅读 · 0 评论 -
增强for循环
增强for循环java5引入了一种主要用于数组或集合的增强型for循环java增强for循环语法格式如下:for (声明语句:表达式){//代码句子}声明语句:声明新的局部变量,该变量的类型必须和数组元素的类型匹配。其作用域限定在循环语句块,其值与此时数组元素的值相等。表达式:表达式是要访问的数组名,或者是返回值为数组的方法public class ForDemo05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原创 2021-02-17 10:42:00 · 114 阅读 · 0 评论 -
打印三角形``
打印三角形``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打印五层的三角形 for (int i = 1; i <=5; i++) { for (int j = 5; j>=i ; j--) { System.out.print(" "); } for (int原创 2021-02-17 10:43:07 · 85 阅读 · 0 评论 -
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java的基本结构就是顺序结构,除非特别指明,否则就按照顺序一句一句执行。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有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public class ShunXuDemo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hello1"); Syst原创 2020-12-17 17:03:49 · 228 阅读 · 0 评论 -
可变参数
可变参数Java支持传递同类型的可变参数给一个方法。在方法声明中,在指定参数类型后加一个省略号(…)。一个方法中只能指定一个可变参数,它必须是方法的最后一个参数。任何普通 的参数必须在它之前声明。public static void printMax(double...numbers){ if (numbers.length == 0){ System.out.println("NO argument passed"); } double result = numbe原创 2021-04-17 13:02:14 · 77 阅读 · 0 评论 -
递归
递归A方法调用B方,我们很容易理解!递归就是:A方法调用A方法!就是自己调用自己利用递归可以用简单的程序来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它通常把一个大型复杂的问题层层转化为一个与原问题相似的规模较小的问题来求解,递归策略只需要少量的程序就可描述出解题过程所需的多次重复计算,大大减少了程序的代码量。递归的能力在于用有限的语句来定义对象的无限集合。递归结构包括两个部分:递归头:什么时候不调用自身方法。如果没有头,将陷入死循环。递归体:什么时候需要调用自身方法。public class D原创 2021-04-17 13:03:36 · 124 阅读 · 0 评论 -
## 方法的重载
方法的重载重载就是在一个类中,有相同的函数名称,但形参不用的函数。方法的重载的规则方法名必须相同参数列表必须不同(个数不同、或类型不同、参数排列顺序不同等)方法的返回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仅仅返回类型不同不足以成为方法的重载实现理论:方法名称相同时,编译器会根据调用方法的参数个数、参数类型等去逐个匹配以选择对应的方法,如果匹配失败,则编译器报错。public class Demo0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原创 2021-04-17 13:01:12 · 68 阅读 · 0 评论 -
方法
方法System.out.println(),那么它是什么?System是类,out是对象,println()是方法java方法是语句的集合,它们在一起执行一个功能。方法是解决一类问题的步骤的有序组合方法包含于类或对象中方法在程序中被创建,在其他地方被引用设计方法的原则:方法的本意是功能块,就是实现某个功能的语句块的集合。我们设计方法的时候,最好保持方法的原子性,就是一个方法只完成一个功能,这样利于我们后期的扩展。public class Demo01 { //原创 2021-04-17 12:59:51 · 103 阅读 · 0 评论 -
java数据类型两大类
java的数据类型分为两大类基本类型 // 八大基本数据类型 //最常用的是int int num1 = 10; byte num2 = 20; short num3 = 30; //long 类型要在数字后面加个Llong num4 = 30L; //小数/ 浮点数 //float类型在后面加个F float num5 = 50.10F; double num6 = 50.101; //字符 //char只能是一个字或者一个字母 char原创 2020-11-10 20:27:32 · 237 阅读 · 0 评论 -
## 类型转换
类型转换由于Java是强类型语言,所以要进行有些运算的时候,需要用到类型转换。低------高byte,short,char=>int => long => float => double运算中,不同类型的数据先化为同一类型,然后进行运算。强制转换(由高到低):int i = 127 byte b = (byte) i // (类型) + 变量名自动转换(由低到高):会自动转换int i = 127 double b = i // 自动转化原创 2020-12-11 16:28:52 · 178 阅读 · 0 评论 -
数组的四个基本特点
数组的四个基本特点其长度是确定的。数组一旦被被创建,它的大小就是不可以改变的。其元素必须是相同类型,不允许出现混合类型。数组中的元素可以是任何数据类型,包括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数组变量属引用类型,数组也可以看成是对象,数组中的每个元素相当于该对象的成员变量。数组本身就是对象,java中对象是再堆中的,因此数组无论保存原始类型还是其他对象类型,数组对象本身就是在堆中的。数组的边界下标的合法区间:[0,length-1],如果越界就会报错;public static voi原创 2021-04-18 13:55:05 · 1952 阅读 · 0 评论 -
数组三种初始化
数组三种初始化静态初始化int[] a = {1,2,3};Man[] men = {new Man(1,2), new Man (2,2)};动态初始化int[] a = new int[2];a[0]=1;a[1]=2;数组的默认初始化 数组是引用类型,它的元素相当于类的实例变量,因此数组一经分配空间,其中的每个元素也被按照实例变量同样的方式被隐式初始化。相关代码public class Demo02 { public static void原创 2021-04-18 13:10:41 · 228 阅读 · 0 评论 -
数组的声明创建
数组的声明创建首先必须声明数组变量,才能在程序中使用数组。下面是声明数组变量的语法:dataType[] arrayRefVar; // 首选的方法或dataType[] arrayRrfVar[]; // 效果相同,但不是首选方法java语言使用new操作符来创建数组,语法如下:dataType[] arrayRefVar = new dataType[arraySize];数组的元素是通过索引访问的,数组索引从0开始。获取数组长度: arrays.length代码原创 2021-04-17 13:51:01 · 104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