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更新系列文章包括104、61850、modbus 、单片机等,欢迎关注+星标。
说到电能质量,通常需要考虑以下主要指标:
一、电压质量
-
电压偏差:
-
定义:实际电压与标称电压(如220V或380V)之间的偏差。
-
重要性:过大的电压偏差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性能下降。
-
标准:我国有明确的电能质量标准,例如GB/T 12325-2008规定了不同电压等级下的电压偏差限值。 我国规定,35kV及以上电压允许变化范围为±5%,10kV及以下为±7%,低压照明及农业用户为+5%~-10%。
-
-
电压波动:
-
定义:电压在短时间内出现周期性的或不规则性的变化。
-
原因:可能由负载变化、电网故障等因素引起。
-
影响:对设备的正常运行构成威胁。
-
-
电压闪变:
-
定义:电压在短时间内频繁变化的现象。
-
影响:通常会导致视觉上的闪烁感,对照明、显示等设备的使用体验产生负面影响。
-
-
暂态过电压、电压暂降和电压中断:
-
这些现象虽然持续时间短暂,但可能对敏感设备造成严重后果。
-
二、频率质量
-
频率偏差:
-
定义:实际频率与标称频率(我国为50Hz)之间的偏差。
-
重要性:频率的稳定性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
-
标准:GB/T 15945-2008规定了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频率偏差限值为±0.2Hz,当系统容量较小时,偏差限值可放宽到±0.5Hz。
-
三、波形质量
-
波形畸变:
-
定义:电压或电流波形偏离理想正弦波的程度。
-
原因:主要由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负载引起。
-
重要性:波形畸变会增加设备损耗、产生振动和噪声,甚至引发设备故障。
-
衡量指标:谐波含量是衡量波形畸变的重要指标。谐波是指频率是基波频率整数倍的正弦波分量。 我国规定110kV电网不大于2.0%,35~66kV电网不大于3.0%,6~10kV电网不大于4.0%,0.38kV电网不大于5.0%。
-
四、其他指标
-
供电连续性:
-
定义:通过平均停电时间和平均停电频率来衡量,反映了供电系统保持持续供电的能力。
-
重要性:频繁的停电或长时间的停电都会对用户造成不便和经济损失。
-
-
三相电压不平衡:
-
定义:在三相供电系统中,各相电压或电流幅值不相等或相位差不为120°的状态。
-
影响:会导致设备效率降低、损耗增加,甚至引发设备损坏。
-
标准:GB/T 15543-2008规定了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电压不平衡度限值。
-
综上所述,分析电能质量时需要考虑电压质量(包括电压偏差、电压波动、电压闪变等)、频率质量(频率偏差)、波形质量(波形畸变)以及其他指标(如供电连续性、三相电压不平衡等)。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衡量电能质量的标准体系,有助于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的用电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