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中介绍了 drbl的一些学习方法,但是不够直观和通俗易懂。 这次呢,我把我目前学习到的经验和方法都分析出来。结合时间,让大家更易理解。方便大家后续学习和探索。
在此阅读之前,需要了解的知识有:pxe,tftp,dhcp(网络启动相关的3个核心点),这3个点学要提前了解,不然后续比较难理解和把控流程。弄清楚这三个点后,基本上就知道网络启动的大概流程是怎么样的了。
首先,我们先看下drbl
drbl -- Diskless Remote Boot in Linux ,它的介绍我不多讲,看官网即可。我们直接讲干货。
drbl其实在企业实际使用中,就关注以下几个点:
- 安装
- 配置
- 导入再生龙镜像
- 设置默认启动项
我总结下来的就这几个用到的比较多(制作和还原母盘),其他功能我使用的比较少,也没有分享的经验。
安装:
官网的安装大家就做一下参考,不好用。最好用的,最方便的安装方式其实是 鸟哥私房菜 中提到的方法。http://linux.vbird.org/linux_enterprise/0130drbl_clonezilla.php
其实 yum install drbl clonezilla 这两个就可以了,其他的 syslinux tftp dhcp bind 等根据情况安装。安装完成后就可以用drbl命令了(红圈为用得比较多的命令)